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西学东渐评测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西学东渐评测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西学东渐评测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西学东渐评测练习 岳麓版必修31.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救亡图存 b.发展资本主义 c.政治民主化 d.反封建统治2.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纹章 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5. 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6.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8.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9.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士大夫群体“先觉”“先行”的表现和社会影响。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并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adbda db(1)表现: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付诸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3分)影响:西学东渐,促进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3分)(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2)李大钊、陈独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