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基本原理3课件_第1页
学习的基本原理3课件_第2页
学习的基本原理3课件_第3页
学习的基本原理3课件_第4页
学习的基本原理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 学习的含义学习的分类学习的理论 学 学习 的由来 习 学 意为在一间房子里一个大人教一个小孩知识 雏鹰谓之 羽 习 意为小鹰尝试离开巢穴练习飞行 中国古人的 学习 包含了 知 与 行 的辨证统一 体现了中国人高度的智慧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哪些行为是学习 一个幼儿迈出了她的第一步 一个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强烈地吸引着 有的儿童生病后打针 以后看到医生他就感到害怕 从不会弹钢琴到会弹钢琴 钱包放在口袋里被偷过 下次出门坐车时警惕性提高 二 人类学习的特点 以间接经验为主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性 三 学生的学习内容1 知识 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 学习的分类 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 既涉及学习者内部的过程又涉及到外部影响 既有内容问题又有形式问题 既有简单的学习形式 又有复杂的高级学习形式 持有不同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二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1 知识学习要解决知与不知 知之深浅的问题2 技能学习要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3 社会规范的学习要解决愿意与不愿意的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根据学习材料的意义是否由学习者发现的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又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学习的材料 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并认为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三 奥苏贝尔学习的分类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学说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 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1 生平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 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 桑代克的尝试 错误说 1874 1949 2 研究简介 被试 猫等工具与材料 迷箱研究方式 观察与测量 桑代克提出试误说理论是建立在这一实验基础上的 饿猫入笼乱叫乱撞偶触机关笼开猫出再次入笼乱叫乱撞偶触机关笼开猫出饿猫入笼触碰开关笼开猫出至此 猫已在关在装有机关的笼子 情境 里与正确的开门动作 反应 之间形成了联结 因此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 最终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结的过程 实验视频 3 基本观点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S R 学习规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二 经典条件反射 一 巴甫洛夫的实验 i食物唾液分泌 无条件反射 ii铃声无唾液分泌iii铃声食物 铃声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 二 经典条件反射 二 华生的学习理论华生 1878 1958 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用于学习领域 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用刺激 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小艾伯特的恐惧实验 被试 11个月的阿尔波特实验过程 呈现中性刺激 小白兔兔子出现后 紧接出现铁锤敲击钢管的声响 无条件刺激 三次结合后 小白兔单独出现也会引起艾伯特的恐惧与防御反应 六次结合后 反应强烈 产生泛化 害怕所有有毛的东西 如老鼠或有胡子的人 三 经典条件反射的行为法则 1 泛化与分化泛化指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射 辨别指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2 消退与恢复消退指条件刺激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随 则条件反射会变弱 直至最后消失 消退现象过一段时间后 条件反射以微弱的形式自动恢复 二 经典条件反射 三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1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箱 2 行为分类 引发的反应 应答行为自发的反应 操作行为 经典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刺激情境 操作性反应 强化物 SD R SR 杠杆 压杠杆 食物 实验视频1 实验视频2 3 强化学说 1 强化与惩罚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过程叫强化 减弱或压抑行为的过程叫惩罚强化类型正强化 给予喜爱的负强化 取消或终止厌恶的惩罚的类型 正惩罚 行为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负惩罚 行为之后去除某个愉快的刺激 强化和惩罚 情境分析 在超市排队结帐时 孩子想要收银台旁边摆放的糖果 父母开始不买 于是他开始哭叫起来 家长最终妥协购买了糖果 1 以孩子为分析对象 2 以家长为分析对象 正强化 负强化 以下属于正强化还是负强化 一个孩子晚上睡觉前有哭闹的行为 她的父母就到她的房间里安慰她 结果这个孩子睡觉时哭闹得更频繁了 一位正在雨中等车的妇女撑起了雨伞 雨伞可以防止雨点落到她身上 现在下雨天她都会带雨伞出门 但大卫在课堂座位上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回答问题时 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表扬他 结果大卫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 莉莉在看电视时 如果画面变得模糊 她就会拍打一下电视机后背 画面就变清楚了 现在她更有可能在画面变得模糊时拍打电视机 当一位厨师烹制牛肉时 油烟总是很大 于是他打开抽油烟机 油烟被吸出了厨房 现在他做菜时更有可能使用油烟机 一位学生每当不会做题目时就问同桌 同桌总会告诉她正确答案 结果 她现在更有可能会请教同桌 4 强化物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社会强化物 信物 活动 社会强化物 如表扬 微笑 拥抱或关注活动强化物 如玩玩具 做游戏 逛公园代币强化物 用来换其他强化物的钱 分数 五角星或积分等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 要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 教师选择强化物要考虑年龄因素 普雷马克原理 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孩子去做 他们会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欢做的工作 1959年普雷克做了一个实验 他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一种 玩弹球游戏机或吃糖 有的孩子选择了前者 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 5 强化程式 6 行为塑造与程序教学 1 行为塑造塑造 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应用练习 这是一个讲滥了的故事 说的是斯金纳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运用塑造法使斯金纳一到班上开讲座 就会站到教室前方的墙角里 假设斯金纳教授在开讲座时 不时在教室前方踱来踱去 又假设教室里学生的注意力是作用于教授的强化物 你会怎样使用塑造法使教授在开讲座时总站到教室的墙角里呢 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分成很多小单元 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 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 让学生循序渐进 依次进行学习 遵循的原则有 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 反应后有即刻反馈尽量低的错误率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2 程序教学 视频 突发低血糖昏倒家中现年20岁的丹尼尔 兰贝尔是英国莱斯特市莫马克里地区人 他患有糖尿病 一直需要依赖胰岛素来调整血糖 4月26日晚上 丹尼尔20岁的妻子卡伦和朋友出去宵夜了 丹尼尔单独留在家中照顾孩子 突然由于血糖过低 丹尼尔只感眼前一黑 昏倒在了起居室的地板上 当2岁的小查丽发现爸爸倒在家中地板上后 她显然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她从厨房中拿来一袋食糖 然而她一勺一勺喂入丹尼尔的嘴巴中 没过多久 丹尼尔就醒了过来 丹尼尔说 失去意识前我惟一记得的事就是上楼 等我苏醒时 我发现自己躺在起居室里 查丽正在给我喂糖 她真是我的小英雄 如果不是查丽 我已经陷入了昏迷 等卡伦回家时 我可能已经进入了危险的状态 丹尼尔的妻子卡伦说 当晚7点时 丹尼尔打电话给我 说查丽给他喂糖救醒了他 并且还给他准备了一碗谷类食品 我感到惊奇 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两岁小孩所能做的事 我们也从来没有教过她 她一定是在丹尼尔过去几次发病时 亲眼目睹我和救护人员抢救丹尼尔的场景 然后不知不觉中学会的 专家 幼童时刻都在观察学习据英国医学专家斯图亚特 弗雷瑟称 如果一名糖尿病患者连续昏迷几小时而无人救助的话 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脑损伤 弗雷瑟道 许多人都认为幼童还不懂事 然而事实上 他们所有时刻都在观察和学习东西 尽管父亲丹尼尔和母亲卡伦都为她感到骄傲 但小查丽却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 她说 当我发现爸爸倒在地上不醒后 我非常焦急 因为家里其他人都出去了 我知道要让他醒来 我必须给他喂糖 如果我找不到糖的话 我想我会给他喂果酱 南京晨报木雅 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 提出了以观察学习为基础的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榜样进行的 1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实验一 让儿童观看电影里一个女性成年人对一个充气人的攻击性行为 然后让他们再现 结果是所有儿童都能较准确地显示出榜样的攻击行为 实验二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 两组儿童在电影中都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 但在影片快结束时 甲组儿童看到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奖励 乙组儿童看到的则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 接下来 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 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件 结果甲组儿童比乙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说明 榜样行为的后果影响儿童的自发模仿行为 4 6岁的儿童分为三组 实验三 让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后回到游戏室 以糖果为奖励 让儿童尽量模仿电影中成人的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 三组儿童的攻击性水平没有差异 说明 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会影响儿童模仿行为的表现 而对这种行为的学习没有影响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直接经验学习 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来学习 二是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 2 观察学习的含义 3 观察学习的过程 1 注意过程即注意并精确地知觉榜样行为的明显特征 那么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呢 榜样的特征 与自己相似 有吸引力的人 地位声誉高的 能力强 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 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 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实验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2 保持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观察到的信息在记忆中进行表征 编码以及存储 3 复制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3 观察学习的过程 4 动机过程 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直接强化 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反应后直接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 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 立榜样 树标兵和杀一儆百 杀鸡儆猴都是利用替代强化来对观察习得的行为的表现与否实施社会影响的常用办法 自我强化 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 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 3 观察学习的过程 3 观察学习的过程 研究者测量了一组8岁儿童所看电视的数据 22年后 再测查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观察学习的应用 教学中的示范教学 观摩教学使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 在家庭 学校和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特别是教师要为人师表 如身教胜于言教 3 减少暴力电视或网络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小结 共同点 学习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区别 刺激与反应如何建立 这个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 桑代克尝试错误 巴甫洛夫 华生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 斯金纳行为反应得到强化 班杜拉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代表学说 苛勒的完形 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 结构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说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学习受主体的期待所引导 一 苛勒的完形 顿悟说柯勒 1887 1967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也是认知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灵长类行为研究的先驱 叠箱问题 实验 实验时 大猩猩被关在笼内 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放在笼外不远的地方 笼内有一根较短的竹竿 笼外有一根较长的竹竿 接竿问题 实验 一 苛勒的完形 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苛勒认为 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顿悟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为前提的 2 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 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 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结构重组 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 二 顿悟说的评价 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 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 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 强调观察 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尝试 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 顿悟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二 布鲁纳的认知 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 学习观 1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 学习包括获得 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2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I动作表征 0 2岁 儿童通过对客体的直接感受或操作来表征 II表象表征 2 7岁 能使用心理意象或表象代替或表现某些事物 III符号表征 7岁以后 通过抽象的符号再现世界 例如语言 3 教学观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 包括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马芯兰积极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 在实践中创造了以 开发学生智力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为主要目标的独具特色的 马芯兰教学法 她根据自己教学改革的实践撰写了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尝试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和 改进知识结构 加强能力培养 等100万字的论著 马芯兰 北京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巾帼建功 标兵 首都十大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 1966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师范学校 曾任北京幸福村小学教师 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 有关部门在1980年为检查第一个实验班的学习质量 曾用小学升初中的数学试卷 让实验班 当时为三年级 学生做 结果全班平均成绩达93分 1984年 学区用朝阳区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测验了第二个实验班 结果全班42人 平均94分 在1994年 由市教研部门命题 区县教研室监考阅卷 对10个区县20个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全面测试对比 结果表明 实验班基础知识答案正确率比对照班高3 2 能力测查答案正确率比对照班高24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此外 在整个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 由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使教学学时大大缩短 使学生负担大大减轻 每个学期都可提前2 4周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这样 也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 实验班学生在学校的阅读 歌咏 摄影 讲故事 棒球 乒乓球等活动或比赛中 均居学校前列 另外 学生的语言表述 计算 操作 空间概念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我的学生不怕考试 记者 听说您的学生普遍不怕考试 您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 您是怎样让不同起跑线的学生最后都能顺利跑过终点的 马芯兰 我的学生能主动学习 又很有能力 而且不怕考试 不论什么考试 他们都没下过98分 我总在想怎样让我的学生负担轻些 作业少些 身体棒些 学习愉快点 质量高点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我的要求是 保底不封顶 底 是教学质量 教学大纲 教材的基本要求 让每个学生对基本的东西都能理解掌握 不封顶 是让有能力的学生得到充分施展 既要让孩子减轻负担 又要给孩子以能力 必然要改变教学方法 所以我就不断摸索 探索出一套教学方法 其核心是把最基本的东西牢固地掌握住 这样才有能力不断地去探索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在教学中 我常常将抽象的内容 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 为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 相对 相遇 相向而行 等概念 我组织学生到操场上 分成两队 分别在操场两边迎面竞走 我说 走 两人同时相对行走 让学生形象理解 同时 相对 的意思 两人碰上时 我说 停 告诉学生这是 相遇 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人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 理解这是同一时间内两人各走的 距离 中国教育报 2005年2月28日 引导孩子走进数学世界 马芯兰事迹 重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懂得了基本原理 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有助于增进学习中的迁移 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或学习兴趣 能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4 发现法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和规律 发现的两种形式 一是发现人类未知知识 二是用自己头脑获得知识 x x 1 x x2 2x 1 x 1 x 1 x x2 4x 4 x 2 x 2 x2 6x 9 x 3 x 3 a2 2ab b2 a b 2 教学实例教二年级 8岁 学生 平方和公式 材料 积木块 5 评价 1 贡献反对将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反对将动物实验结果用于解释人的学习 提出关于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论 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 动机与积极性的发挥 积极倡导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 提出结构教学论和发现法学习 2 不足 1 强调发现法教学 完全放弃了知识的系统讲授 忽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2 发现法耗时过多 不经济 且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 适用于少数学科 学生和教师 3 其名言夸大学生的能力 不可能实现 4 过于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可能不适合人文学科 奥苏伯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 反对将动物学习规律和机械学习简单用于解释学生的学习 致力于探讨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学习 D P AuSubel 1918 四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名言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会说 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 非人为的联系 从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菱形与平行四边形 实质联系 内在联系 而不是表面的 非字面的联系 非人为 即非任意性 新旧知识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一 有意义学习 1 外部条件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 内部条件 A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B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 一 有意义学习 逐渐分化的原则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 包摄性最广的观念 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 整合协调的原则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加以组合 使分化后的知识再前后连接 左右贯通 成为一个有组织的 具有统整性与调合性的知识整体 二 教学原则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 概括和综合水平 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 先行组织者策略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概念程序 1 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 同学们 我们准备学习 平行四边形 概念 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 多边形 概念 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 则是四边形 今天所学的 平行四边形 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2 呈现新知识结论 平行四边形定义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并作图 3 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 接受法教学课例 4 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 逐渐分化 融会贯通 a 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 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 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b 教师提出 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 它才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 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 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