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道教育--2013年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docx_第1页
秉道教育--2013年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docx_第2页
秉道教育--2013年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docx_第3页
秉道教育--2013年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docx_第4页
秉道教育--2013年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专业-最专注-最权威硕博考试辅导品牌 保研-考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 首 都 体 育 学 院二一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首都体育学院(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于海淀大学园区,西邻中关村科技园区,东临北京著名的蓟门烟树景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适应首都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0年5月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我校经5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场馆设施等综合办学实力方面已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我校从1985年起开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20多年来,专业结构日趋完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现拥有体育学学科全部4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及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特别是为主动适应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大量高级体育赛事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国家和北京体育事业积极服务,从2004年起开设“体育赛事管理”研究方向,专门培养能从事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的硕士研究生。2009年成为首批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2011年获得“体育学”与“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历届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工作在国家机关、全国高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并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或业务中坚。欢迎全国体育院(系)、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等在职人员报考;我校接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条件的推荐免试生入学。我校接受心理专业的考生调剂。我校2013年招收硕士生的导师90多名,其中90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具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指导教师不接受咨询!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体育硕士”)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考体育硕士中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的考生必须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体育硕士中竞赛组织专业领域的考生须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同时必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考生所在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做出全面鉴定。对有突出成绩或犯过错误的考生,应提供翔实的材料。(四)我校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非应届本科在校生)报考。(五)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可以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报名手续。研究生部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推荐生,向教研室推荐,由教研室组织复试后确定是否接收。具体参见首都体育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三、报名办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日期: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2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凡准备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均应选择我校为考点(报考点代码:1129),请这部分考生于2012年9月25日后经常关注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网站的招生信息,网址:/cenweb/website/yanjiusheng/index.html;(二)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1.现场确认期间,考生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提交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并缴纳报考费、照像和确认报名信息。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生、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2.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现场确认者报名无效。四、资格审查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如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如果发现有伪造证件情况时,将扣留伪造证件。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需提供有效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有应届生注册证明)、大学成绩单、初试准考证等报名材料原件,我校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考生,将不予参加复试。五、初试(一)准考证的发放时间: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提示:建议考生将准考证下载保存在本地电脑,可多次打印,研招系统关闭后将无法在网上打印准考证)。(二)初试日期:2013年1月5-6日,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以准考证为准。六、复试(一)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待初试成绩公布后通知考生。(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二)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待初试成绩合格后加试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七、体格检查复试时统一进行体格检查。八、录取我校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九、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体育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十、其他(一)考生请在网上准确、详细填报本人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否则将影响录取通知书及时顺利递达。请保存好准考证,复试及入学报到时备查。(二)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录取查询等均通过我校研究生部网站(/cenweb/website/yanjiusheng/index.html)进行。录取通知书通过挂号信发出;考试成绩、复试通知等均通过网站发布,不再另寄纸质通知单,请考生及时上网查看,无需电话查询。(三)我校研究生部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不接待电话咨询。(四)有关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部招生办咨询。并请随时注意网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十、联系方式招生单位代码:10029 招生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传真 系 人: 项 江 E-mail: 首都体育学院二一三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总分300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任选两门) 专业笔试(体育概论) 英语听力 专业方向面试学校体育学(100分)体育保健学(100分)01 学校体育学(含学前体育)02 体育社会学(含奥林匹克运动)03 社会体育(含社区体育、休闲体育)04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含体育法学)05 体育新闻与传播06 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07 体育保健康复理论与应用08 运动生理生化理论与应用(含运动健康干预与评价)09 运动生物力学与运动解剖学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笔试(体育概论) 英语听力专业方向面试(含体育加试)10 体育职业化及运动员培养理论与实践11 运动训练(竞赛)理论与实践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含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13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含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15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6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7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8 小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含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高尔夫等)19 其它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20 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竞赛)理论与实践21 套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2 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3 跆拳道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4 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5 体育养生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40203 应用心理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专业笔试(运动心理学) 英语听力 专业方向面试26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心理动力27 体育运动心理测量方法28 青少年心理调节与心理健康29 脑科学与运动认知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目录学科专业代码、名称、研究领域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5401 体育硕士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6体育综合(总分300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 专业笔试(体育概论) 英语听力专业方向面试(含体育加试)教育学(100分)体育保健学(100分)30 540101 体育教学31 540102 运动训练32 540103 竞赛组织33 540104 社会体育指导备注:1.考试科目中101、201、204、312采用全国统考试题,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参考教育部规定。621、346为我校自命题。如教育部更改考试内容及考试大纲以教育部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2.个别专业方向拟招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3年硕士生招生规模数和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整。 3.2013年我校拟接收3-4名推免生,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推免专业相一致。各 考 试 科 目 参 考 书考试科目参考书出版社及版次作者621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初试)运动生理学(第二版)运动训练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第2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5月第6版邓树勋等主编田麦久主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346体育综合(初试)运动生理学(第二版)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第2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2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邓树勋等主编田麦久主编周登嵩主编专业笔试(复试)体育概论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赵立主编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学校体育学(简编本)体育保健学教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第4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5月第6版周登嵩主编姚鸿恩主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欢迎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