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1、总则1.1本标准规定了容器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基本工作程序。1.2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其它非压力容器可参照执行。1.3本标准若与国家、行业、专业技术规程、技术条件和图样要求相抵触时,则按其中要求较高的执行。2、试压前的准备工作2.1试压时所使用的设备、压力表、阀门等工装量具应经过鉴定,并在有效期内。a.设备、工装应完好;b.安全附件、安全装置、阀门等应安装齐全;c.量具、压力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压力表上应有检验合格的铅封和检验合格证;选用压力表的量程以试验压力的2倍左右为宜,不宜低于试验压力的1.5倍和高于试验压力的3倍;d.采用阀门的压力等级应符合试验压力的要求,阀门应完好、无泄漏,启闭要灵活;e.采用管道应确保试压的安全,管道内部应无杂物、堵塞,保证畅通。2.2水压试验时水质及温度要求a.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必须采用洁净水进行试验;b.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质,应控制其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在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c.试验温度:不锈钢容器(不包括低温容器)水压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15;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须相应提高试验水温,则按图样规定。2.3气压试验时的气体和气温a.气压试验时所用的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b.气压试验时所用的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或按设计图样规定。2.4试压前应将容器内的杂物、油污等清除干净。3、试验程序3.1必须经监检人员同意后方能进行耐压试验。3.2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前通入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以不泄漏为合格。3.3耐压试验前,必须将各应密封的部位用螺栓装配齐全并紧固。3.4试验时必须用二块量程相同的、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3.5将液压试验设备与容器接通,进行灌入试压液体,将容器内气体全部排净。3.6水压试验a试验压力应按图样、工艺流转卡要求确定;b在容器最高点设排气口,充水时应将容器内的空气从容器顶部排气口排净,然后将其封闭,待壁温与水温相同后缓慢升压;c试压时应保持容器表面干燥;d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直至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经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持压力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至0.8倍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此时可对容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并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压力不变。如有泄漏,则需卸压后进行处理,严禁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e对于夹套容器则应先进行内筒水压试验,合格后再组装夹套,进行夹套水压试验;f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容器内的水排除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吹干。4.气压试验4.1试验压力按图样、工艺流转卡规定,并按有关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安全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4.2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4.3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且不超过0.05Mpa时,保持压力5 分钟,对容器作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将压力上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无如异常现象,以后每次升压均为试验压力的10%,直至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将压力下降至0.87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在泄压时严禁快速排气,以免发生危险。5.气密性试验5.1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分钟,对所有的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涂肥皂液或其它检漏液进行渗漏检查,小型容器也可浸入水中进行检查,经检查无泄漏,即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5.2在试压过程中,如发现容器有异常现象,应停止试压,检查原因。5.3在试压过程中,不允许采用连续加压的方法,以维持压力不变,严禁带压紧固螺栓,试压过程中操作者不允许离开试验现场。6、检查6.1耐压试验时必须有监检员到现场检查试验装置并确认试验结果。6.2耐压试验时,检验人员应对容器的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6.3液压试验符合下列情况为合格a各部位无渗漏;b容器无可见的变形;c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d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拉伸面未发现裂纹。气压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声响;经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变形即为合格。7、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有其它规定试验要求的,则按图样和技术条件进行。信息来源:51承压设备论坛 原文链接:/thread-51380-1-1.html耐压及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一、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的操作过程管理。二、内容1、试验通用条件 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应有专门的试验场地,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试验用的工装应为经过设计、审核并验证过的合格工装。 试验前个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按工艺文件要求,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两个量程相同且经过计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并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的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试验过程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且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试验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2、耐压试验规定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一般分为液压试验及气压试验两种。 液压试验要求 液压试验用的介质一般采用水。如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 度必须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并且应配有适用的消防 器材。当采用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奥氏体不锈钢压 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试验合格后,应立 即将水渍抹去或用压缩空气吹干。液压试验时,容器内应充满液体,滞留在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并保持容 器外表面的干燥。 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的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 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液体温度。液压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 压力,检查确认无泄露后继续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至规定 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压力容器的液压试验,检查时应符合以下条件方为合格:a. 无泄露;b. 无可见的变形;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d. 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 裂纹。 对于换热器的液压试验程序应按照标准规范及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气压试验要求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 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气压试验用的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制 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气压试验时,公司的质量安全部必须进行现场监督。 试验过程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 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露可继续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 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规定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 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气压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并无可见变形的方为合格。3、气密性试验规定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露的压力容器,必 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十一课 我能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 蒸汽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讲义Unit1 SectionA【含答案解析】
- 常州教师考试音乐题目及答案
- 2025评估合作协议
- 昌乐一中去年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向量求系数题目及答案
- 岑溪二中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 (标准)棋牌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中国对虾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高压防护架搭设方案
- 洗车实习个人总结
- 重庆土地流转管理办法
- 铝格栅墙面安装方案
- 智能散热器培训课件
- 2025届江苏苏州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心肺复苏术指南
- 机场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跨学科融合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