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文.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文.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文.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文.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自主练习基础过关1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发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3、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5(直击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发光发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接触就肯定能发生燃烧 C可燃物在纯氧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的燃烧要剧烈 D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都不能燃烧6、(直击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7、(直击中考)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8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的三句话来解释: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ABCD9(直击中考)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能力训练10北京奥运会火种采集工作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森匹亚进行。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则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容易燃烧,其原因是 。目前,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1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三种常用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 (填序号,下同),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应用 ,扑灭油、气等火灾应用 。12小刚和小强用图711(a)和(b)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 填“(a)”或“(b)”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13(直击中考)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这一问题时进行的6个实验操作,这6个实验操作共分为三组,分别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请根据要求填写有关空格。【探究问题与实验操作】探究问题实验操作(1)探究一:燃烧可能与物质 有关实验操作选择 (填序号,下同)(2)探究二:燃烧可能与 有关有关实验操作选择 (3)探究三:燃烧可能与 有关实验操作选择 【实验结论】燃烧发生的条件是 。【结论应用】(1)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不慎起火,常将沙士铺撒在燃烧的药品上,目的是 。(2)干粉灭火器的干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水的作用是 。迁移拓展142006年11月,安徽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消防官兵使用了一种新型灭火弹,这种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后,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碳酸氢钠,其受热即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水。(1)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 ;(2)在灭火过程中,消防队员还使用了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能喷出类似十二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3)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常被大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浇水能降温”的道理是 。15. 不用火柴或打火机能不能点燃酒精灯?为此,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滴水点灯”的趣味实验,具体操作如下:打开酒精灯灯帽,将过氧化钠(Na2O2)粉末小心地撒在灯芯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水滴加在灯芯上,一会儿,酒精灯就被点燃了。 (1)过氧化钠 与 水反应的产物是氢氧化钠 与 氧气,通常检验氧气的方法与现象是: 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的主要目的是 ;撒了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灯芯在滴加水之后开始燃烧,据此可以得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一个结论是 。(3)从以上兴趣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 。16.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它不能被细菌分解,添加在口香糖里取代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试回答下列问题:(1)木糖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2)若将100g木糖醇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2C5H12O5+11O2 10CO2 +12H2O),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知识自主练习基础过关1在下列条件下蜡烛燃烧更旺的是( ) A放在氧气中B放在空气中 C点燃后放在空气中D点燃后放在氧气中2、 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和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然气C氢气 D面粉粉尘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4图716中,属于禁止带火种的标志的是( )5每年我国都会因火灾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匍匐前时,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不让烟火进房 迅速转移到阳台,听从现象指挥,用绳索下坠到安全地区 跳楼逃生 A B CD6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7使用酒精灯时,有下列四点注意事项,其中三点是为了防止引起火灾,剩余一项是为了防止酒精灯不易点燃,这项是( )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到另一个已经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火C熄灭酒精灯时不可能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D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8一辆客车在公路上夜行,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让乘客都集中到车厢的后部 C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9(直击中考)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面粉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刻开灯检查10、(直击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11、(直击中考)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2现有下列事实:动物呼吸,白磷自燃,食物腐烂,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发光B都剧烈燃烧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发生爆炸13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提高通风能力 将矿井中的氧气赶去 ABCD能力训练14.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焰实验C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焰照明 D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15(直击中考)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 动物的呼吸作用 木材着火 食物的腐烂 汽车轮胎爆炸 把灼热的细铁丝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上各项属于燃烧的是 ,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6 2008年4月12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村第三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在处理瓦斯爆炸现场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 (1)你觉得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 , 。 (2)这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燃、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任写一点): 。17某班同学在野炊时发现了下列情况:第一小组的同学在背风的地段支起了炉灶,升起炉火后发现干燥的柴草燃烧不旺,只好用锅盖往灶膛内扇风,才使得火势越来越旺。第二小组的同学接受了第一小组的教训,把炉灶支在了通风良好的空旷地段,结果发现必须找来物品遮挡在炉灶的进风口处,才能保证柴草顺利燃烧起来。 请你用所学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加以解释: 。迁移拓展18.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时,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选一条)是 。 (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 (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 (填序号)理由是 。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和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 。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 。19.某活动小组的学生。对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哪些因素,提出以下假设:一取决于氧气的浓度;二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一种假设实验内容预期现象结论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时1 热量和燃料自主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通常石油直接用作燃料C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组成相同 D汽油既是燃料,又是良好的溶剂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3、秸秆主要含碳、氢、氧元素。近年来成都市严禁在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是(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水体污染4、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C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6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点燃高温 A2Al+6HCl=2AlCl3+3H2B2C+O2=2CO CC+CO2=2COD2CO+O2=2CO27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B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 C利用太阳能加热水D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有热量放出 C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D镁在氧气中燃烧是吸热反应9“可燃冰”是蕴藏在海底深处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固体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X8H2O,“可燃冰”是一种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8H2O+2O2=CO2+10H2O,则“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 ACOBCH4CCH48H2ODCH3OH10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石油只能用来燃烧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是化学变化11(直击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化合物B煤和石油加工后所得到的一些产品可作化工原料C水煤气、焦炉气、天然气的成分相同D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能力训练12、(直击中考)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13、(直击中考)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S+O2SO2 BCO2+H2O=H2CO3CNaOH+HCl=NaCl+H2O DCH4+2O2CO2+2H2O14、(直击中考)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SO2、NO2 B. CO2、CO CSO2、CO2 DNO2、CO15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 最清洁的燃料是 ,有剧毒的是 ,能灭火的是 ,能支持燃烧的是 ,与空气混合点燃能发生爆炸的是 。16(直击中考)(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721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C3H8,燃烧时的主要化学方程 。某用户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烧天然气,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 B同时增大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C减小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 D同时减小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迁移拓展17.用天然气和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代替蜂窝煤作燃烧可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业上用水蒸气通过赤热的炭来制取水煤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_(2)空气质量日报中常列出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代替蜂窝煤后,上述污染物中明显降低的是 。(3)送入居民家中的天然气中常加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其作用是什么?(4)用天然气、水煤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除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外,还具有哪些优点?18.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K39)课时2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自主练习基础过关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图735是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量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C风力、水力、潮汐力、水蒸气带动涡轮机转动 D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32006年5月,三峡大坝顺利完工。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所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完成将有助于减轻( ) 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酸雨的形成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 ABCD4氢气是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但近来有研究表明,氢气的大量使用可能大面积破坏臭氧层。针对此研究成果,下列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停止氢能源的研究,禁止使用氢能源,研究其他新能源 B氢能源好处多,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虽然有害,但臭氧多,无关大局 C还是只使用矿物燃料,通过加强探查,争取开采更多的矿物资源 D使用氢能源好处多,其使用后的环境问题是可以通过研究优先加以解决的5、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6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原料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C必须使用锌与稀盐酸反应D必须使用酒精灯加热8(直击中考)右图是我市某校学生设计的“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的装置图。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将玻璃瓶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酸雨”使绿叶变黄,锌粒、 镁片表面产生气泡B实验结束时,应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以吸收剩余的SO2气体C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D可以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烟能力训练9已知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得氢气。据此用如图732所示仪器组装成制取和收集氢气的装置,并绘制出装置图。(1)第1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排水法收集)。(2)第2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0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积极的努力。请你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答3种):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 (3)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烧”这一设想。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请写出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11、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CO CO2 SO2 NO2(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天然气 石油 酒精 煤(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 ,这是汽油 燃烧产生的。(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的颗粒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