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2)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2)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2)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2)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状态 假如你是皇帝 对于宰相一职 你希望是 废 还是 立 问题思考 贤相匡扶社稷 丞相制度当 立 奸相当权误国 丞相制度该 废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 丞相者 朕之股肱 所与共承庙宇 统理海内 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道 六卿分职 并不曾设立宰相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设五府 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頏 不敢相压 事皆朝庭总之 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会典 卷二 皇明祖训 材料一 1376年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 设立布政司 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分管地方行政 军政和监察 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那时 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 1380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2 相权过大 威胁皇权 根本原因 1 胡惟庸骄恣擅权 宦官专权 直接原因 朱元璋废相原因 至此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皇帝事实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 从而使君权与相权合而为一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形成了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皇帝事必躬亲造成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朱元璋认识到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 不可无辅臣 他模仿宋朝 设置了殿阁大学士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设内阁 明成祖 1 创立原因 废丞相后 皇帝政务繁多 2 内阁的设立和演变发展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发展 内阁首辅 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 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X 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六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阅读史料材料一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卷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 内阁大臣 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 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矣 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 职在批答 犹开府之书记也 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 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 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 今之宫权 宦官 也 皇明大政记 思考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2 设内阁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侍从顾问 无决策权 不能正式统领百官 受宦官牵制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 宰相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并无决策权 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职位 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 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 太祖 成祖时代 皇帝自己处决事情 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 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 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 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 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 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 内外一应章奏 现由大学士看过 拿一张小签条 写出他们意见 附贴在公事上 送进宫里 在由皇帝细阅决定 这在当时叫做 条旨 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 又称 票拟 是说用一个小条子 即票 拟具意见 送皇帝斟酌 待皇帝自己看过 拿这条自撕了 亲用红笔批下 名为 批红 亦称 朱批 批好拿出去 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3 阅读下列材料 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1 参与处理国政 秘书 票拟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 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 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 大学士照政制论 是无法主持政令的 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 他才能舒展抱负 来策动当时的政事 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 说他不像前朝宰相 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 不该弄权专政 这批评实在也不错 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 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四讲 2 无实权 指挥不动六部百司 自宪宗成化以后 到熹宗天启 前后一百六十七年 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 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 也同样送太监 再由太监呈与皇帝 这样 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 甚至皇帝嫌麻烦 自己不批公事 私下叫太监批 批红的实权 落到太监手里 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3 受司礼监 太监 牵制 内阁是明朝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 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一个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因此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而明朝皇帝担心内阁权力过大而用宦官牵制内阁的做法 导致宦官专权 政治日益黑暗 总结 内阁的性质 作用及评价 皇帝 内阁 东厂 西厂 锦衣卫 1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 南书房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到达顶峰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内阁 清初 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 设内阁 置六部 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其权力凌驾于内阁 六部之上 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 皇权受到限制 二 军机处 1 设置军机处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皇帝 内阁 军机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读一读 材料1 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儤直 官吏值班 者多虑漏泄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矣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1 根据材料 回答军机处设置的原因 直接原因 用兵西北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根本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 材料2 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 自雍正 乾隆后 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 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3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2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 回答军机处的特点 机构精干 简 办事效率高 速 保密性强 密 读一读 材料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3 军机处的地位职权如何 结果如何 军机大臣均由皇帝任命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 跪受笔录 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探究活动2 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秦朝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 汉朝 皇帝用身边的侍从 秘书等人员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 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 外朝 隋唐 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行宰相职务 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 到明 废宰相设内阁 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到清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工具 军机大臣对皇帝命令只有惟命是从 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 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知识整合 明清之际 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据此回答1 6题 1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指的是A 朱元璋B 明神宗C 明成祖D 雍正帝2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明朝皇帝是A 明太祖B 建文帝C 明成祖D 明神宗3 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同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是因为A 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善C 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显著提高D 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6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 将权力分给A 中书省B 六部C 殿阁大学士D 内阁 7 明朝万历年间 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部权尽归内阁 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了 对此评说正确的是A 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又 借尸还魂 张居正擅自专权 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明朝中期 六部变成内阁下属机构 内阁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