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学考试样题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469)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1.在中医学中,最先论述卫气营血概念的著作是: (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温疫论 D温热论 E温病条辨2.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 )。A叶天士温热论 B吴鞠通温病条辨 C薛生白湿热病篇D吴有性温疫论 E陈平伯外感温病篇3.下列何种温病为温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B春温C伏暑D温毒 E湿温4.“逆传心包”是指:( )。A由肺传入心包 B由肺传入营分 C由肺卫传入心包 D由气分传入心包 E由营分传入心包5.邪热迅速化燥入胃,津液被灼的舌象是:( )。A苔色老黄焦燥起刺 B苔黄而干燥 C苔灰而干燥D白砂苔 E舌质红绛6.温热酿痰蒙蔽心包,其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B昏愦不语C神志如狂D时明时昧E神情呆钝7.身热,口苦而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其治法应是:( )。A辛寒清气B清热泻火C清气凉营D透热转气 E养阴生津8.暑湿弥漫三焦证的首选方剂是: ( )。A三仁汤B甘露消毒丹C三石汤D蒿芩清胆汤经E温胆汤9.症见身热汗出烦渴,喘咳,胸闷胸痛,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宜用何法?( )。A宣肺化痰止咳 B清热化痰 C清热止咳 D清热宣肺E清热养阴10.风温肺热发疹,其病变在:( )。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E营血11.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是在: ( )。A晋唐 B宋代 C金元时期 D明代 E明清时期12.身热不扬的表现为: ( )。A发热不高 B发热较低,午后热甚 C发热以下午为甚 D发热以夜间为甚 E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13.论治湿温,下列哪项提法不当:( )。A初起卫气同病,宜解表清气 B表解以后,宜宣化气分湿邪,佐以清热C湿热俱盛,宜苦辛通降,化湿清热 D热重于湿时,当以清热为主,兼以化湿E分解湿热,湿去热孤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湿温病的特点:( )。A发病缓传变慢 B病程较长 C脾胃证候显著D易于形成热闭心包 E发生于夏秋季节15.湿温病,温邪化燥,证见灼烦燥,便下鲜血,舌质红绛,治宜:( )。A先服独参汤,继用黄土汤B甘露消毒丹加减C犀地清络饮D犀角地黄汤 E清营汤16“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其语出: ( )。A叶桂B章虚谷C薛生白D吴鞠通E王孟英 17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B喻嘉言C叶天士D俞根初E薛生白18.下列何症属于气分之见证?( )。A壮热B身热不扬C身热夜甚D日晡潮热E盗汗不止19宣白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 )。A大黄、芒硝、石膏、杏仁 B石膏、芒硝、杏仁、大黄C麻黄、杏仁、石膏、桑白皮 D杏仁、瓜蒌皮、石膏、大黄E石膏、厚朴、杏仁、大黄20关于温疫的诊断要点,下列提法不妥的是( )。 A有一定的季节性B季节性不明显C有传染性D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发展迅速 E呈流行性21“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文出自哪部经典著作?(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灵枢22区别营分证和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谵妄 C斑疹隐隐 D吐血衄血 E口渴喜饮23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24.温病身热已退,肺胃阴伤,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治宜:( )。A增液汤 B生脉散 C桑杏汤 D沙参麦冬汤 E .竹叶石膏汤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共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答案,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25温病误汗、耗伤心气,治宜: ( )。26.温病误下、阴液下泄,治宜: ( )。A加减复脉汤B救逆汤C一甲复脉汤D二甲复脉汤E三甲复脉汤三、C型题(比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共用一组A、B、C、D四个备选答案,选项在前,题干在后,用于比较和鉴别两类情况。其中 A、B选项代表需比较的两项实质性内容;C代表二者均正确;D代表二者均不正确。每个答案可被选择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被选用。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27.燥热病邪致病:( )。28.湿热病邪致病:( )。A病变以肺为主 B易困阻清阳、气机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四、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小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29.温病的主要特点有:( )。A以发热为主症 B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 C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D病变后期易伤阳气 E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30轻清宣气法的作用是:( )。 A透泄热邪B泄化痰热C清热解毒D和解表里E宣畅气机五、论述题(第31题为必做题,10分;第32-35题为选做题,任选其中2道题,每题15分)。31试从自己的临床专业角度,谈谈在医疗实践中温病理论的指导作用。32请简述“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温病的治疗中有何意义?33温病应用通下法应该注意什么?34“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异同?35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温病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D 2A 3A 4C 5B 6D 7B 8C 9D 10E 11E 12E 13A 14D 15D 16D 17B 18A 19D 20A 21A 22D 23B 24E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25.B 26.C 三、C型题(比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27.A 28.B四、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29.ABCE 30.AE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百度搜藏 人人网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腾讯朋友 百度空间 豆瓣网 搜狐微博 百度新首页 QQ收藏 和讯微博 我的淘宝 百度贴吧 更多.百度分享返回主目录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温病学题库(修改)-温病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温病学题库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教研室 目 录第一章 绪论-(3)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 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 风温- (102)第九章 春温-(119)第十章 暑温-(138)第十一章 湿温-(152)第十二章 伏暑-(164)第十三章 秋燥-(172)第十四章 大头瘟-(181)第十五章 烂喉痧-(186)第十六章 温疫-(193)第十七章 疫疹-(199)第十八章 疟疾-(205)第十九章 霍乱-(211)第二十章 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 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 温病条辨选-(245)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B;、;3、;4、;5、;6、;7、;8、D;9、;10、,11、;12、;13、D;14、;15、A;16、; 二.选择多项题 、;、;、;、;、 6、 ;7、;8、;9、;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 王孟英 叶天士 余师愚 吴鞠通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 广温疫论 疫疹一得 温疫论 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 王安道 郭雍 刘河间 朱肱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 温热论 温热经纬 温疫论 肘后备急方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外台秘要 肘后方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 王安道 汪石山 朱肱 刘河间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 朱肱 王安道 吴又可 刘河间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 吴又可 吴鞠通 刘河间 王安道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 温热论 温疫论 温热经纬 温病条辨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 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 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 温热论 外感温病篇 湿热病篇 疫病篇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 吴又可 吴鞠通 汪机 王孟英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 素问评热病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 素问玉版论要篇 素问生气通天论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 王安道 张仲景 庞安常 王叔和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 宋到元代 明到清代 战国到晋唐 民国时代16吴又可是:( ) 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避其毒气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正气存内以药物熏烧辟温气及时治疗刘河间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伤寒补亡论中提出:( )伤寒论方不能一成不变,当灵活运用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一生太阳中热,暍是也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吴又可的主要学术观点有:( )疫邪的传变主要是按六经传变治疗温疫应分三焦论治疠气自口鼻而入温疫的性质有温热和湿热之别温疫后期宜养阴忌参芪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温病表证多为里热郁表而致温邪首犯肺卫辨治斑疹白的方法水湿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对秋燥的进行辨治6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 ) 温疫论 三时伏气外感篇 温热论 尚论篇临证指南医案7刘河间在热性病方面的主要观点有:( ) 六气皆从火化 六经传受皆是热证 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 病因方面 预防方面 流行特点方面 发病方面治疗方面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 伤寒温疫条辨 温病条辨 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经纬温热论10王安道温病学说的主要论点是:( ) 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 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 认为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11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纲领的医家是:( ) 叶天士 吴又可 吴鞠通 柳宝诒喻嘉言12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家是:( ) 吴又可 叶天士 陈平伯 薛生白王孟英13标志温病学理论已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 温疫论 温热论 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E温热经纬三.填空题王孟英“以 , 为纬”编著了温热经纬一书。温病学的成熟阶段是 时期。温病学中温疫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有 、 、 、。温病学发展史上把 , , , 等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 , 。 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 。温病学萌芽阶段是 时期;成长阶段是 时期。新感温病的提法导源于 的 。喻嘉言在尚论篇一书中提出瘟疫的治疗应根据 ,治以 为主。温病学是研究及其的一门学科。温病学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是萌芽阶段,是成长阶段,是形成阶段。刘河间对热性病的治疗大胆地、。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按邪热在及不同部位分别制方用药,对后来温病学辨治体系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 ,感染途径是 ,治疗上强调 。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 ,温病的表证多为 而致。四.名词解释时方寒凉派温病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经方五.简答题1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简述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的焦点及其各自主要观点。3温病学发展过程的萌芽阶段主要指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4温病学发展史中的发展阶段主要指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5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6试述王安道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7简述温疫论的主要学术观点。8简述内经关于温病之因证防治等方面的论述。9刘河间在温病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0元末王安道为使温病脱却伤寒作了哪些贡献?11第一部温疫专著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该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2清代温病学家叶、薛、吴、王是指哪几位医家?其代表著作是什么?13为什么说明清时代是温病学说的形成阶段?14王孟英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5吴鞠通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16清代薛生白对温病学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六.论述题1试从温病学的发展过程分析温病学自成体系的必然性。2如何正确理解伤寒论与温病学的密切关系?3如何正确估价吴又可提出的“疠气”致病观?4你认为温病学是属于基础学科还是临床学科?为什么?5在温病学的发展史上,你认为哪些医家的学术成就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试简述之。6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的成熟阶段?7今天研究温病学有什么重要意义?8温病学说的发展形成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为什么说金元时代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0吴又可对温疫的病因、发病、治疗等方面有哪些独特见解?11“温热大师”叶天士为温病学自成体系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12在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论争中,伤寒学派所持的观点是什么?13在寒、温学派之论争中,温病学派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一.单项选择题 ;D;C;C; ;C ;C;B 1;22;23;24;25;26;27;28;2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王叔和 吴又可 庞安时 雷少逸 “非其时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刘河间 王叔和 张仲景 吴又可 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 风温 春温 暑温 湿温 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 发热 头痛 口渴 局部红肿热痛 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传染性 易化燥伤阴 热象偏重 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病因是感受温邪 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 ) 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 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 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 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生产水平 生活习惯 风温、暑温、伏暑、秋燥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 一定的季节性 四时主气 发病初起的类型 临床特点 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 中风 伤寒 湿温 暑热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 以发热为主症 都具有传染性 易化燥伤阴 热象偏重 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 ) 风温 春温 暑温 湿温以下哪种病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 风温 春温 暑温 伏暑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 风温 春温 暑温 伏暑广义伤寒的定义是:( ) 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上,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不必另立门户 伤寒论是温病学发展的基础,温病学的发展补充了其不足 温病学与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温病学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精神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 是否有传染性 发病的缓急 病邪的性质 传变的快慢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 流行的大小 发病的缓急 伤阴的程度 传染的强弱 “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 吴又可 陆九芝 王孟英 雷少逸 1.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 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22.哪种温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 风温 暑温 伏暑 秋燥 23以临床特点定名的温病是:( ) 春温 温毒 风温 湿温24“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 素问 灵枢 难经 伤寒论25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 吴又可 叶天士 周扬俊 陆九芝 26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 所有的外感热病 具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 具有传染性 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27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 ) 并列关系 隶属关系 名异而实同 两者之间无关系28风温、暑温、湿温的命名依据是:( ) 四时季节临床特点 感受病邪性质 病程长短29属于伏气温病的是:() 风温、春温 秋燥、大头瘟 春温、伏暑 湿温、伏暑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外感热病有:( )风温湿温暑温中风春温温病的发展趋势和过程多数是:( )由表传里由寒转热由实致虚由里出表由重到轻按临床特征命名的温病有:( )风温大头瘟暑温湿温烂喉痧温病在临床上与伤寒不同的证候特点有:( )初起热象较明显可出现阳明腑实可见舌红苔黄初起时有明显的恶寒易闭窍、动血、动风、温毒的主要特征是:( )热象明显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可见斑疹初起时有明显的恶寒病情危重、温病的主要特点有:( )以发热为主症可出现阳明腑实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病变后期易伤阳气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7下列哪些症状是温病所共有的症状?( ) 口渴 烦燥 尿赤 发热斑疹8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 发病季节 四时主气 首先发现该病的医家姓名病情轻重病候的临床特点9温病的概念是:( ) 病因是温邪 发热是主症 病机以易化燥伤阴为特点 包括所有急性外感热病热象偏重10温病的特点是:( ) 病因是外感温邪 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动风、闭窍等11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在于:( ) 发病急,来势猛,发展迅速,变化多 初起即见里热而无表证 易化燥伤阴 易见斑疹、吐衄、神昏、痉厥等症热象偏重12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 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 发病季节 病证性质是否夹湿 四时主气是否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流行性13温病的发病类型可概括为:( ) 新感类 温热类 伏邪类 新感引动伏邪类湿热类14下列哪些温病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 风温 伏暑 暑温 秋燥春温15下列哪些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 风温 湿温 暑温 伏暑春温16下列诸温病中,哪些属于新感温病?( ) 风温 春温 秋燥 伏暑湿温17下列哪些属于伏气温病?( ) 春温 风温 伏暑 湿温秋燥18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温病学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温疫的特点是:( ) 发病急骤 有强烈的传染性 可以引起大流行 病情多较险恶属火热亢盛而较少夹湿邪三、填空题从温病的病理发展趋势和过程来看,多数是由表传里, , ,由实致虚。 认为:温病的发生原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种特殊致病物质,称之为 。温病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 ,来势 ,传变 ,变化 。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 , 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根据发病类型分为 , 两大类。温邪的特性主要在于它是 ,故与内伤杂病的病因不同;它又具有 ,故与风寒类外感疾病不同。温病根据病证性质是否夹湿分为 , 两大类。温毒除具有 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 ,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9.温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和。10.温病与广义伤寒是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关系。四、名词解释题天行温疫时行之气伏邪温病新感温病温病温毒新感引动伏气9.伏邪自发五、简答题伤寒和温病在概念上有何异同?2简要说明温病的特点。3温病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有几种?试用这几种方法将四时温病归类。4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5试述温病发病的季节性。6什么是温毒?其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7温病的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舟赛参赛人员合同6篇
- 有关技术开发(合作)合同2篇
- 加工水泥杆合同范本
- 转让协议转租合同范本
- 铺面联营协议合同范本
- 管道清洗报价合同范本
- 场地机器租赁合同范本2篇
- 微商操盘合同范本
- 债权抵押转让合同范本
- 对口学校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诗经》英文简介PPT
-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 圆锥滚子轴承产品设计
- SMT元器件焊接强推力测试标准doc
- ELA基础介绍PPT课件
- SAP Analytics Cloud分析云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