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瑟教材概述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实际上是借锦瑟以隐题之作。诗作除头尾的两联外,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作隐喻,追忆平生,自伤身世,构成唱叹有情、音韵和谐的画面。“一篇锦瑟解人难”,本诗的主题较难把握,具有不确定性,给人以神驰意想的余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鉴赏诗歌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品析典故的意蕴。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而对本诗旨意的把握则不必拘泥。思路方法本课诗题虽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而诗中又用了四个典故来传达诗人的心境,这使得作品更加晦涩难解。教学中要以这四个典故为突破口,在了解典故内涵的同时指导学生去探究诗中这些典故在刻画诗人的内心世界时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映照的,让学生明确化实为虚的手法。如此由浅入深,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意蕴。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0.5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李商隐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背诵诗歌。2学会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其跳跃的隐性的含义。理清典故内蕴,明确典故和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3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导语设计前面我们学习了连“童子”和“胡儿”都能解读的白居易的诗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他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他就是李商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锦瑟,看看大家能否在迷雾中看到那无比娇美的花!投影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问:这些诗句脍炙人口,在给我们思索的同时也带来美的享受,谁知道它们出自哪位诗人之手?(李商隐)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在当时有“小李”之称,那他的诗歌是不是和“老李”的有着同样的魔力呢?是一样的飘逸?还是一样的浪漫?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推进新课1作家作品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的牛、李两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像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2基础积累沧海/沧桑/仓促/苍茫一、初读,疏通大意。1教师范背诗歌或放录音,通过语音语调表现对诗歌的理解。2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疏通大意。3学生说说自己对诗歌的感觉或理解。(学生会普遍反应难解,据此进入下一环节的点拨)生1:我感觉这首诗有凄怨的气氛。生2:朦朦胧胧感觉李商隐在诗歌中是追述往事,反正基调是哀怨的。生3:不明白“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等典故和诗人的感情表达有什么关系。生4:这首诗有点晦涩,很迷离的感觉,到底要说什么不太明白。二、再读,解剖文意。1首联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联想到什么?“无端”两字有明显埋怨之意,锦瑟有“五十弦”是客观事实,并无过错,也于作者本无碍,作者为何要发此“痴语”?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起逝去的美好年华。一般认为锦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人们往往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诗人之所以埋怨锦瑟的“五十弦”正是为“制造气氛”,来表现自己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2那诗人在下面两联中是怎样“思”这繁复的“华年”的呢?明确:由二、三两联可见,诗人并未直接写年少时的往事,而是大量用典。学生分组讨论、品析诗中典故,说说这些典故和诗人的情感有哪些纠结点。(这是本课的关键,有一定难度)方法指要:知人论世,教师适当补充李商隐的生平遭遇。结合注释,明确典故本身内涵。找出两联中出现的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月、珠、泪、日、玉、烟),将它们的特质与典故内涵结合起来,以此探究作者的情感。明确:1庄生梦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诗人借此典故的虚缈的梦境来写自己年轻时的美好情境,又包含着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隐喻岁月如梦,往事如烟,抱负、理想终于幻灭。2望帝啼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传达的是内心的悲戚和怨愤。3鲛人珠泪南海鲛人悲伤时流下的泪珠颗颗成珍珠。所有一切幻化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不可即又带有哀怨的妙境。诗人借此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皓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意在叹息自己如沧海遗珠,徒有才华不为世用,只能对月惆怅,空垂珠泪。4蓝田暖玉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师结:由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李商隐把自己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怅惘的感情幻化到典故中去,典故是一个传情的媒体,他将心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惝恍迷离的诗歌意象。这就是他的诗歌晦涩难解的根本原因。艺术技巧赏析:1首联比兴2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3属对工稳。4意境朦胧凄迷。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烟云迷离。尾联作者表明“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这里“惘然”两字将作者的心绪表露无遗,作者到底为什么而“惘然”?所谓“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要回答以上问题就牵涉到诗歌主旨。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发挥想像自由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提示: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追述生平、自伤身世之作;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还有人认为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出示投影:名人解锦瑟1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2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3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4苏轼:“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考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5王蒙说过,“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看来主题的不确定性,正是本诗的魅力所在。怎样理解李商隐的“无题”诗?锦瑟实际上是去首句头两字为题,应归作无题诗。李商隐的诗歌分两类,政治讽喻诗倒写得比较明白,而这类无题诗却写得朦胧晦涩。怎么解读这类无题诗,关键是要去把握诗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归结一下,李商隐之所以把无题诗写得晦涩朦胧,这与他孤独的童年,身陷牛、李党争以及要表达的个人爱情情感有关。由于李商隐所处的晚唐社会的衰飒氛围,自身的饱含忧患的人生经历,在他的眼里,社会现实、人事自然、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带着衰残、哀苦的情调并成为感伤、哀苦的心象。如果站在爱情诗的层面来解读,显然,诗人是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喜欢的是谁,之间又有怎样缠绵的故事。如果当成自怀身世的诗来看,不明朗的政治局面也不允许他直接发自肺腑地表明观点。他始终生活在一种忧伤、一种矛盾中,这使得生性有些卑怯、一生不得志的他只能艰难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他可以借助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来把诗歌做得精细一点,使之具备华丽的外表,给复杂的心意蒙上一层迷离的外衣。归结起来,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的思想情绪。实际上他是以爱情悲剧的情感氛围烘托自己毕生倾心追求而所落空的人生巨痛。所以说“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这正如余恕诚在唐诗风貌中所言,“他的无题诗几乎篇篇都在书写其不幸”。阅读李商隐的三首无题诗,结合锦瑟的解读方法,探究诗意。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四首(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明确:1第1首写出恋人相爱而间隔受阻的痛苦、缠绵心声。诗人以女性的口吻来抒写自己焦灼、急切的心态,真切地流露出她那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著的精神,表现的是一种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在诗的结尾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2第2首打乱了正常的空间感觉,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怅然若失,不知东南西北的感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句把身与心完全隔裂的情形,演化成一对矛盾,在美丽的字句中渗透出刻骨的苦痛。三联与四联构成强烈的反差,灯红酒绿与孤独凄凉,热闹欢愉与冷清劳顿,让人从中体会到生活的荒谬,人生的无奈。3第3首写男主人公刘郎“梦为远别”醒后极度思念对方的心境。但那种殷切的渴望中却只换来“空言”和“绝踪”的彻底绝望,那种“更隔蓬山”、更复远离的间隔之感,其实正是李商隐自己爱情仕途双双失意的感慨。在晚唐,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换句话说,李商隐就是中晚唐时期的李白,学完整个板块,结合蜀道难和锦瑟对比一下二李的诗歌风格。明确:两人一个是“李杜”中的“李”,一个是“小李杜”中的“李”,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两人的风格倾向都是浪漫主义,两人都善用想象、联想,善于用典。但李白是天马行空、肆意纵横,李商隐则是凄凄楚楚、哀怨缠绵;李白的诗体现了一种至刚至阳的浩然之气,李商隐的诗则流露出一种至柔至阴的人伦之情。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让人襟怀开阔,李商隐的诗风则委婉细腻,让人浮想联翩。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在朦胧迷离、云裹雾障的意境中探隐索微。尽管这首诗艰深晦涩,但我们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触摸到了李商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在这个板块里我们学习了四首风格各异的唐诗,而这四首诗基本上代表了从盛唐、中唐到晚唐的诗歌成就,也分别代表了浪漫和现实的风格倾向,通过学习想必大家对诗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又更进了一步。“诗从肺腑出”,大家一定要明白,诗歌中体现的是诗人灵魂最深处的呐喊,诉说的是他们心灵中最真切的私语。所以我们读诗,一定要走进诗歌中去,深入诗人的内心,这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希望大家多多品悟,多多思索,在感悟美的道路上越走越畅。作业设计1结合课上讨论,谈谈你对锦瑟主题的认识,形成小论文。2试写一首绝句或律诗,不必严格讲究押韵、平仄,但要有感而发,努力营造诗意美。锦瑟说主旨“一篇锦瑟解人难”1见蜀道难教案。2“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双鬓)。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独”指诗人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全诗用雄浑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木落和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厉。这首诗气象磅礴,情景交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历来被赞为七律第一。3建议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诗无达诂,答案不是唯一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这首诗中的用典和意象,参考课文注释,进行意象上的联想,来确定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学会感悟朦胧的诗歌意象。锦瑟鉴赏 周汝昌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复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谿生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谿生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谿生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谿生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看来,玉谿生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谿生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谿生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谿生实不多见。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对于诗人玉谿生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长压亦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不良事件与险危事件分析
- 执行采购工作总结
- 了解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生产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无偿保管合同的模板5篇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英语(高起点)复习题及答案
- 结算岗位工作总结
- 数据汇报高级感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算盘》课时练(含答案)
- 鸡蛋品质检测与分析
-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优化
- 2026年色彩流行趋势报告
- 2025年县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衰护理题库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超声诊断在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的应用
- 舆论导向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