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如何“催生”灵感【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思维能力”中的“灵感思维能力”不仅是“发展”的必要内容,而且还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必然桥梁和有效平台。给予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的自由权利;巧用突发性事件,采取机智性措施,以教师的灵感诱发学生的灵感;开展“凡人写名言(校园广告词)”活动;在综合学习中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善用比喻,激活灵感,是孕育学生灵感思维行之有效的的基本方法。【关键词】语文课催生 灵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思维分成三大类,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他指出:“科学技术工作绝不能局限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推理法,即所谓科学方法,而必须兼用形象或直感思维,甚至要得助于灵感或顿悟思维。”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第34页)。灵感思维是带有明显暴发性、突破性、创造性的思维, 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突然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语文教学既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就应该成为孕育和发展灵感思维的一座平台。当然,这座平台是不能与科学发明的灵感思维平台相提并论的,它其实是朦胧型的初级灵感思维,可以称作准灵感思维,因为科学家发明家的灵感突破了人类的群体思维,而学生的灵感则更多的是突破了个体思维。尽管如此,准灵感思维毕竟属于高级的思维,也同样是叩开创造大门的钥匙,应该成为语文课的重要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第4条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不难看出, “思维能力”中的“灵感思维能力”不仅是“发展”的必要内容,而且还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必然桥梁和有效平台。那么,语文课如何催生出学生的“灵感思维”呢?1、给予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的自由权利。在新课标颁行后,仍有一些教师忧惧学生尽情的质疑会卡断了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程序,甚至会令教师难堪。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提出的看似“荒诞”的问题经过咀嚼会“一鸣惊人”,令人顿悟,促使师生思维能力瞬间产生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也因灵感火花的闪现而达到高潮。笔者教学木兰诗,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了木兰的形象和情节叙述的特点后,觉得未能尽兴,于是抛给学生一个拓展探究的任务-质疑木兰诗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且有一些“灵感”之说,有个学生认为:故事结局写“火伴皆惊忙”、“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个败笔,这个结局有伤木兰睿智的性格-木兰辞封拒赏,表现了鄙视名利的高洁品质,也表现了深谋远虑的性格-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暴露女儿身,会落得个“欺君之罪”,遭受“灭顶之灾”;既然如此,归家后的木兰难道就不怕犯“欺君之罪”或者为难可汗了吗?有人说“火伴”会守口如瓶的,那木兰凭什么冒险信赖他们呢?有人说英雄成了平民可免死罪,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公正又如何得到体现?聪明善良的木兰怎么会如此“难得糊涂”?这位同学连珠的质疑,使师生们在惊叹亢奋之中发现了“新大陆”。可见,留给学生质疑辩论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发现和发展学生灵感思维的可能。2、利用突发性事件,采取机智性措施激发灵感。如果教师能注意课堂上的偶然现象,包括学生的动作、口语表达、师生交流乃至学生表现出的某种形象等等,抓住它同你头脑中想着的教学问题联系起来,不断进行理性的、逻辑的比较、沟通、类推,就可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进而用“互动式”的灵感之火照明每一个学生渴求智慧的心灵,使学生在终生受益的顿悟中不断进步。在教学爱莲说时,有学生对莲“出淤泥而不染”感到费解,她认为:莲的身体的确没有被污泥沾染,但它饮的是浸润着污泥的水,它的体内、精神怎么会“一尘不染”呢?尽管这个学生所引举的“近墨者黑”、“常在江边走,难免不湿鞋”不足以为证,但怎样反驳她的观点呢?笔者从这个学生话中的“饮”字立刻联想到“吃”字,便信口启发学生:我们能否从人“吃”东西与健康的关系找到新颖而又通俗的“证据”呢?笔者这一并不高明的灵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使他们豁然开朗了:对于“吃”什么,怎么“吃”,人有主动权,择其营养,拒其糟粕(毒素),即使万一中了点毒,还有人体内部的免疫功能和外部的抢救治疗措施;莲的洁身自好,也是这个道理。学生不但浮想连翩,妙语连珠,更有学生突然想到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段妙语:“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冯骥才用此语讲中国不会因为改革开放而变色的道理,而我们的这位学生则用它讲“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真可谓“妙手偶得”,令人耳目一新。3、开展“凡人写名言拟广告”活动。这是力图体现语文学科特色的激发灵感的方法,笔者在每课前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以给定的词语为“端点”放飞思维,寻找灵感,说出名言或创作广告词。学生对此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如以“劳动”为话题,学生的灵感思维中爆发出“劳动创造青春,劳动创造机会,劳动创造成功”的警句;以“光”为话题,学生的灵感思维中诞生了“过量的光明也会带来黑暗”、“光非永恒,有生有灭”、“人造之光难敌自然之光”之类言简意赅的“名言”。以讲卫生爱护环境为话题创作校园广告词的活动,开发了学生灵感思维迸发的新温床,创新的灵感孕育出诸如“环境是明镜,映照你心灵”、“丢弃的不止是垃圾,还有你的美德”、“请找准垃圾和道德的家”的令人叫绝的校园广告词。为了能将灵感之火种燎原下去,笔者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名言”制作成配画条幅公开展览,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酝酿灵感思维再发展的持久愿望。需要指出的是,语文课不可能“堂堂出名句(广告)”,也不可能“人人出名句(广告)”,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激励,巧妙引导,千方百计给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激发灵感思维的催化剂。4、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酝酿灵感的天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综合性学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学生在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的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的过程中,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灵感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酝酿。于是乎,在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时,相声、小品、辩论会等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无一不让人感到惊讶!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以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灵感开辟了一方乐土!5、善用比喻,激活灵感 。笔者向来主张“无喻不动笔,无喻不上课”。比喻是想象的婴儿,每一个比喻都具有诱人的个性和魅力,它不但使文章添彩,令课堂增辉,而且直接孕育了灵感思维,为培养创造型人才锻造了“枢纽”。有创意的比喻是灵感的载体和结晶,灵感是比喻的能源和根本。从驾驭比喻这个“载体”出发,必能激活灵感细胞。这一点可以从朱自清先生的美文绿中找到佐证:“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有清的一色但却看不透她!”梅雨潭的水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令他浮想联翩,灵感暴迸,妙喻迭出。笔者每堂课都尽量创设运用比喻的情境,每篇课文作一次比喻句仿写训练,每篇作文至少用两个比喻,每次演讲必须用喻,有意识地用“像什么”的思维习惯替代“为什么”的思维习惯,比如“刚点火时的神州五号像什么”,“将要建成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发动机装调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泥混凝土制品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生物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耐火制品切磨加工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球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链传动部件制造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方城事业单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工影响天气特种作业操作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餐饮岗前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T-BECS 0006-2025 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内涝防护规划设计规范
- 运动会进行课件
- 污水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事业单位面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5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苗族舞蹈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民航网络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建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07年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买月饼协议书
- 高血压与糖尿病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