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把富余产量当过剩产能.doc_第1页
千万不能把富余产量当过剩产能.doc_第2页
千万不能把富余产量当过剩产能.doc_第3页
千万不能把富余产量当过剩产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剩产能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去年以来,产能过剩变得越来越越严重,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再次成为众矢之敌。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产能过剩的原因众多。从宏观层面看,产能过剩通常与经济波动相伴随。在经济扩张时,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产能不足,如拉闸限电、运力紧张等;经济下行时则正好相反,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如果下滑时间很长且下滑幅度很大,则会出现大范围的严重产能过剩。但经济低谷的产能过剩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产能大多是今后需要的,富余产能是在为今后加快发展作准备。 从一个产业或一种产品看,产能过剩并不一定源于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也有可能源于需求下降或需求增速减缓。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需求呈大幅波动的产业和进入成长后期的产业。钢铁产业的需求就波动很大,2008年,钢材产量增长率从2007年的22.7%回落至3.6%。2011年之前,光伏产业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急速膨胀,但国际市场需求在2011年急转直下,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都不得不吞下过度干预的恶果。需求波动引起的产能过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暂时的,只要需求重新进入扩张阶段,产能过剩会自然消除。1998年发生过电力过剩,并采取了限制电力投资的措施,但到了经济回升的2003年,电力紧张再次拉响警报。在基础设施领域,产能过剩更是正常现象。一条道路需要使用很长时间,如果按当时的需求来建,那么几年后就需要扩建,而扩建的费用甚至要比新建还高。由于缺乏远见,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众多难以弥补的严重问题。由于排涝能力不足,城市在爆雨天变成蓄水池;由于停车设施不足,城市变成了超级停车场;一些刚建好的马路被挖得到处是补丁。基础设施没有与需求同步发展的可能,只有超前或滞后两模式。在经济落后和资金紧缺的年代,滞后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现在的储蓄率很高,资金相当充裕,超前发展理所当然,在那些难以扩建的领域,如城市地下管道,纵使超前百年也不为过,法国巴黎的下水道很能说明问题(查看)。产能过剩有时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拥有先进技术和更高效率的生产者要进入和扩大产能,但原有的生产者不会轻易退出,这时候有可能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落后的生产者会被逐渐淘汰出局,这个过程很残酷,会有资源浪费,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1995年工业普查发现,彩电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很低,但仍有大量彩电生产线上马,当时北京还有牡丹集团,竞争的结果使彩电行业上了一个台阶,若因产能过剩进行干预,后果只能是阻碍彩电行业的重组进程。 关于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古典经济理论的解剖很深入,古老的蛛网模型很好地描述了盲目投资引发的波动过程。猪周期就是典型的案例,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就是产能在过剩与不足之间循环。为了消除猪周期,政府在不停地干预,但问题还在不断地重演,因此盲目投资不是有了政府干预就能解决的。政府干预有时还会加剧盲目投资引发的波动,2007年在猪肉价格大涨时对养猪进行补贴,加剧了之后产能的过度扩张。这种情况的产能过剩有时也是合理的,比如开个煤矿,两年就挣了总投资的好几倍,即使之后关闭了也是值得的。从以上分析可知,所谓的过剩产能并不是需要淘汰的产能,因此用产能利用率低或富余产能来描述更为确切。除非是落后产能或将来不需要的产能,否则不宜称为过剩产能。如何对产能利用低进行调控相当复杂,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富余产能。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即使出现较大规模的产能富余,几年后就会自动消除;政府不一定比市场更有效,不能期望政府干预就能解决问题,计划经济没有取得成功,政府干预造成更坏结果的案例相当多,因此哪些情况可以干预需仔细甄别;政府调控应侧重于事前防范,淘汰富余产能靠市场调节就能做到。事前调节要求政府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能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市场动向。如果预见能力不够强,对市场动向出现误判,那么干预就会导致更糟的结果;政府干预应是逆周期的。高盈利或超高速发展最容易引发某个行业盲目投资,政府要对这类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状况进行监测和判断,以便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或采取限制性措施;当某一个行业因暂时性原因过度萧条时,政府应对将来仍需要的产能进行保护;大范围的产能大量富余是总需求不足的表现,要靠总量调控来解决。凯恩斯理斯论虽然引发了赤字膨胀的严重后果,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