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总学时:6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16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3.内容3.1 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电路的分析能力。3.2 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本课程主要讲述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电路时域分析、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等知识。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3.3 课题(含实践)名称(内容)与学时安排 项 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项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228二电路的暂态分析84选教三正旋交流电路184机动2合计663.4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4.1 知识点及其考核要求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理解:欧姆定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第二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了解:暂态过程产生原因理解:暂态电路的应用掌握: 电路的暂态分析方法第三章、正旋交流电路了解: 正旋交流电产生的原理理解: 正旋交流电的表示法 掌握: R、L、C电路的阻抗计算及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3.4.2 考核要求3.4.2.1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3.4.2.2 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2.3 本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考核成绩(30%)。学生成绩及格,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4.附加说明4.1 本标准由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教研室制定并解释。4.2 本大纲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整合情况可适时调整。4.3 本大纲制定和修订要经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4.4本大纲于2006年1月18颁发并执行。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时范围:60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帺调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月版。3.内容3.1 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模拟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作用和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在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3.2 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要求:掌握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熟练掌握基本放大器电路、反馈放大器、线性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3.3 课题(含实践)名称(内容)与学时安排项 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项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半导体器件基础82二基本放大电路82三功率放大电路82四集成运算放大器122五反馈放大电路122机动2合计 603.4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4.1 知识点及其考核要求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了解:半导体的概念、 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稳压管、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参数。理解:二极管、稳压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图解分析法、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多级放大电路级间耦合方式及其特点;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零点漂移问题。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简化微变等效电路、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和应用掌握:调整工作点的方法和稳定工作点的措施、应用微变等效法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第三章 功率放大电路了解: 功率放大电路级间耦合方式及其特点、几种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理解: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零点漂移问题掌握: 功率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了解: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的组成、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理解: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第五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了解: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理解: 负反馈的概念掌握: 反馈类型及判别方法3.4.2 实践考核内容及其要求3.4.2.1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实验目的1、学会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测量波形的幅值、频率、相位等。 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子电压表、万用表等的操作使用方法。 3、利用万用表识别二极管、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实验室名称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直流稳压电源1台、电子毫伏表1台、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万用表1块、双踪示波器1台、二极管1个、三极管2个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操规程做实验,做完后及时交宎验报告3.4.2.2 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分析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的连接 2、测量静态工作点并验证静态工作点参数对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3、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并测量搾大倍数。 4、了解失真情况。实验室名称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示波器1台、毫伏表1台、稳压电源1台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实验,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做完后及时交实验报告3.4.2.3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及管脚设置。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佷用方法。 3、验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室名称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示擢器1台、万用衠1台、直流稳压电源1台、直流信号源1台、晶体管电压表1台。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实验,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做完后及时交实验报告3.4.2.4 实验四:三-八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目的1、熟悉不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译码器的应用。实验室名称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数字逻辑实验装置1台、数字万用表1块、74LS138译码器1片、74LS20双四输入与非门1片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妞验,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做完后及时交实验报告3.4.3 考核要求3.4.3.1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3.4.3.2 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3.3 本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考核成绩(30%)。学生成绩及格,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倆。4.附加说明4.1 本标准由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教研室制定并解释4.2 本大纲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课程改蝩与整合情况可适时调整。4.3 本大纲制定和修订要经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4.4本大纲于2003年 5月 8 日颁发并执行。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16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月版。3.内容3.1 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在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3.2 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电子器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电子电路原理和测试方法,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焊接,初步具备电子电路的综合设计能力。要求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对电子系统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掌握电子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3 课题(含实践)名称(内容)与学时安排项 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项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数字电路基础知识82二组合逻辑电路122三集成触发器124四时序逻辑电路84五脉冲产生电路和定时电路82机动4六合计 723.4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4.1 知识点及其考核要求第一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了解:逻辑代数的概念、常用门电路的组成并掌握其逻辑功能、逻辑代数皀基本运算法则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掌握: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竞争和冒险的概念理解:组合逻辑器件(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礪器等)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利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第三章 集成触发器了解:触发器的概念和分类理解:集成触发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会进行常用触发器之间的互相转。掌握:RS、JK、D、T触发器的电路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第五章 脉冲产生电路和定时电路理解: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555定时器的原理及应用。3.4.2 考核要求3.4.2.1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3.4.2.2 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2.3 本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考核成绩(30%)。学生成绩及格,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4.附加说明4.1 本标准由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教研室制定并解释4.2 本大纲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整合情况可适时调整。4.3 本大纲制定和修订要经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4.4本大纲于2006年 1月18日颁发并执行。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时:56学时。其中46学时,实验10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 指导性教材名称:自动检测技术,科学出版社2005年 8月版。3.内容3.1 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是研究信息科学领域中信息捕捉必要手段的一门科学,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机理、结构、测量电路和应用方法,使学生建立完整的传感技术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组建非电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为今后从事测控系统设计和研究工作起到增强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3.2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在现代企业的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在教学中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具体实例进行讲授,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3.3课题(含实践)名称(内容)与学时安排项 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项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第一章 概述 2十一电容传感器22二电阻式传感器41十二湿度传感器2三电感式传感器41十三生物传感器2四热电式传感器41十四智能传感器2五谐振式传感器41十五信号放大电路2六压电式传感器21十六信号调理电路2七磁电式传感器21十七信号变换电路2八光电式传感器22十八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系统2九光纤传感器 22十九测试系统抗干扰技术2十气敏传感器 2合计46103.4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4.1课程内容第一章 概述 基本概念(敏感元件、变换器、检测技术、测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特性及其标定(静态特性、动态特性、静、动态特性标定);误差分析及处理技术。 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金属应变式传感器;半导体压阻应变式传感器。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式传感器(自感式传感器分类、气隙型自感传感器、差动型自感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测量电路);电涡流式电感传感器(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四章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效应、热电偶基本定律、热电偶实用测量电路、热电偶冷端温度误差及补偿方法、热电偶的应用);电阻温度传感器(常用的金属热电阻、常用的半导体热敏电阻);PN结型温度传感器(温敏二极管及其应用、温敏三极管及其应用、集成温度传感器)。 第五章 谐振式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闭环自激、敏感机理、谐振子的品质因数Q值、 谐振元件的刚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振筒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基本振型、零压力频率f0、振动频率与压力的关系、测量线路及线性化处理);振动膜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测量电路);振动弦式传感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振动弦的固有频率与输出特性、测量线路);振动梁式传感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输出特性)。 第六章 压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正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压电陶瓷的压电现象);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压电晶片的连接方式、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压电传感器的应用举例(压电式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第七章 磁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霍尔效应、霍尔元件的基本特性、霍尔元件连接方式和测量电路、测量误差及补偿方法、霍尔传感器的应用);磁敏式传感器(磁阻效应、磁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磁敏二极管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磁敏三极管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磁敏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第八章 光电式传感器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光电管及其基本特性、光电信增管及其基本特性);内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新型光电式传感器(高速光电二极管、色敏光电传感器、光位置传感器、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应用举例(烟尘浊度监测仪、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池应用)。 第九章 光纤传感器光纤的传光原理及特性(光纤的结构、光纤的传光原理、光纤的传光特性);传输光的调制技术(光强度调制、光相位调制、光偏振态调制、光频率调制);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光纤水深探测器、透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马赫-泽德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强磁场传感器、光纤角速度传感器、偏振态调制光纤电流传感器、频率调制光纤血流传感器)。 第十章 气敏传感器概述(气敏传感器分类、气敏传感器的性能要求、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特性);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应用);接触燃烧式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应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CO浓度的测控、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自动换气扇的控制)。 第十一章 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变面积型、变介质的介电常数型、变极间距离型、差动电容型);测量电路(测量电桥、差动脉冲调宽电路、电容调频电路、运放测量电路);主要性能分析及应用举例(误差分析、灵敏度的提高、应用举例)。 第十二章 湿度传感器概述(湿度及其表示方法、性能参数、分类);毛发湿度计;干湿球温度计;电阻湿度传感器(固体电介质湿度传感器、高分子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半导体陶瓷湿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电容湿度传感器;应用举例(自动气象站湿度测报、仓储湿度控制、汽车后窗玻璃自动去湿装置)。 第十三章 生物传感器概述(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举例(环境监测领域中应用、医学检验中应用、生物工程领域中应用、食品领域中应用);DNA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 。 第十四章 智能传感器概述(相关概念、基本结构、主要功能、主要特点、基本实现方式);实现技术(标度变换处理技术、非线性自校正技术、温度补偿技术、数字滤波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实例(多通道智能温度传感器AD7417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第十五章 信号放大电路电桥放大器;测量放大器;隔离放大器;电荷放大器;专用单片集成放大器。 第十六章 信号调理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种类和基本性能、压控电压源型滤波器电路、双二次型滤波器电路);精密检波电路(精密半波检波电路、精密全波检波电路、峰值检波电路);鉴相和鉴频电路(鉴相电路、鉴频电路);积分电路(基本工作原理、误差分析、电路设计与调试);电压比较电路及应用(概述、单片集成电压比较器、比较器的应用)。 第十七章 信号变换电路电压-电流变换器(负载浮地的U-I变换器、负载接地的U-I变换器、差动输入的U-I变换器);电流-电压变换器(I-U变换原理电路、通用精密I-U变换器、高增益微电流I-U变换器、高精度微电流I-U变换器、大电流-电压变换器);交流-直流变换器(AC-DC变换原理电路、AC-DC变换实用电路);电压-脉宽变换器(三角波发生器、电压比较器、输出级);DC-DC电源变换器(升压型DC-DC变换器、降压型DC-DC变换器、极性反转型DC-DC变换器)。 第十八章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系统差动变压器的典型应用;接近开关推广应用;差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动平衡机原理、测试机设计和CAN接口的实现 );CCD图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图像定格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软件实现);光电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硬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第十九章 测试系统抗干扰技术干扰来源及分类(干扰现象、干扰产生原因及分类、干扰传播途径);硬件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滤波技术、接地技术、隔离技术、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技术);软件抗干扰技术(CPU抗干扰技术、输入输出的抗干扰技术)。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2考核要求3.4.2.1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3.4.2.2 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2.3 本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考核成绩(30%)。学生成绩及格,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4.附加说明4.1 本标准由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教研室制定并解释。4.2 本大纲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整合情况可适时调整。4.3 本大纲制定和修订经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4.4 本大纲于2006 年1月18日颁发并执行。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单片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专业。学时范围:60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 “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编:曹天汉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3.内容 单片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 “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以研究嵌入式程序控制为主技术学科,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工业测控、智能仪器仪表、家电、信息与通信、军事装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已学或正在学习的其它专业课的知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的综合知识;能熟练地掌握MCS-51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掌握MCS-51单片机控制外部接口电路的基本;初步掌握MCS-51单片机在嵌入式自动控制中的基本应用和方法。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2掌握MCS-51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和功能。3掌握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4 掌握MCS-51单片机在嵌入式控制中的基本应用。项 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项目章号课 题 名 称建议学时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MCS-51单片机概述2h五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4h2h二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6h六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6h2h三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102h七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接口技术6h 2h四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0h4h八机动 3.4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3.4.1 知识点及其考核要求第一章 MCS51单片机概述 了解:单片机的名称和分类;理解:单片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及分类。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了解: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片外总线结构; 理解:MCS-51单片机cpu的组成、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时钟电路与时序、MCS-51单片机内部存储器、SFR、堆栈 ;掌握:MCS-51单片机CPU的组成、堆栈及存储特性、并行输入/输出端口、复位电路。 第三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了解:指令格式及常用符号理解: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掌握: MCS-51单片机的111条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与移位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位操作类指令第四章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了解: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 理解: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与汇编掌握: 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 第五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了解: 中断的基本概念理解: 中断机构及操作。掌握: 中断处理过程及举例。第六章 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了解: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掌握: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第七章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接口技术了解: MCS-51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LCD接口理解: MCS-51单片机与LED显示器和键盘接口。掌握: MCS-51单片机与D/A转换器、A/D转换器接口。3.4.2 实践考核内容及其要求3.4.2.1 实验一:测字程序 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上机操作及调试方法实验室名称单片机实验室实验内容测字程序实验准备超想MCS-51单片机仿真试验箱、电脑实验要求通过拆字程序了解并掌握单片机仿真的基本操作3.4.2.2 实验二:P1口试验 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上机操作、调试方法及硬件电路实验室名称单片机实验室实验内容P1口试验实验准备超想MCS-51单片机仿真试验箱、电脑 、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实验要求通过P1口电路试验程序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电路和仿真的基本操作,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3.4.2.3 实验三:外中断及定时器试验 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上机操作、调试方法及硬件电路实验室名称单片机实验室实验内容外中断及定时器试验实验准备超想MCS-51单片机仿真试验箱、电脑 、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键盘实验要求通过外中断及定时器试验程序了解并掌握单片机控制键盘和显示器接口控制的电路和汇编程序。3.4.2.4 实验四:A/D转换和D/A转换试验 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上机操作、调试方法及硬件电路实验室名称单片机实验室实验内容A/D转换和D/A转换实验准备超想MCS-51单片机仿真试验箱、电脑 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DAC0832、ADC0809实验要求通过A/D转换和D/A转换电路试验程序了解并掌握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试验和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3.4.2.5 实验五:步进电机试验 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上机操作、调试方法及硬件电路实验室名称单片机实验室实验内容步进电机试验实验准备超想MCS-51单片机仿真试验箱、电脑 、步进电机、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实验要求通过步进电机试验程序了解并掌握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汇编语言程序3.4.3 考核要求3.4.3.1理论考核的各部分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领会30,一般应用占40,综合应用10。3.4.3.2 笔试命题应覆盖到各章,并须突出重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一般、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一般为3:4:2:1。 3.4.3.3 本课程的总成绩 =期末考核成绩(70)+ 平时考核成绩(30%)。学生成绩及格,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4.附加说明4.1 本标准由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教研室制定并解释4.2 本大纲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整合情况可适时调整。4.3 本大纲制定和修订要经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4.4本大纲于2006年3月1日颁发并执行。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技术专业。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10学时。2.制定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PLC控制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月版。3.内容3.1 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电器控制与PLC是应用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时尚数码产品推广合作合同书
- 商务服务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电池充电与放电策略优化方案
- 2025-2030中国布洛芬行业应用领域规模与投资营销模式报告
- 建筑工地安全防护与管理方案
- 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反馈机制
- 2025年垃圾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公路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 湿地生态监测与评估系统
- 2025年工业设计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互助金申请表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
- 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
- 最新低压电工安全培训课件
- 整机部整机出货检验重点标准
- 混凝土实验室标准规范测试试题1
- 淹溺急救与护理ppt
- 美丽中国中英文字幕
- 城管执法公开课培训材料最新ppt课件
- 年度采购框架合同协议书范本
- 《日汉翻译2》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