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含解析) (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含解析) (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含解析) (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含解析) (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含解析)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 现代西方思想科技文化【母题来源】 2015年山东卷第23题【母题原题】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依据所学,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故a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排除b;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使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故c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发展,故排除d。所以应选c。【命题意图】本题以文学艺术和时代的关系为载体,考查学生概括现象和提炼理论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考试方向】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内容可知,对世界文学艺术并不是教材和高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各地高考都有所设计,体现了高考考查范围的广泛性,这就要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性,也就是“撒大网捞小鱼”,避免知识面的单一与狭窄。本题虽然记忆性的成份较大,但学生依然要注意理解近代以来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容及其特点,具体联系所学知识解答。【得分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特别是一定要结合每种“主义”所出现的大致时间,即可得到正确答案。1【2014-2015学年河南周口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下期中历史试卷】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 )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传媒工具变迁的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互联网兴起的影响。注意题中的“红颜”,即强调积极影响,所以a正确。而“祸水”指的是其消极方面,这对应的是。综上,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传媒工具的变迁互联网的兴起2【201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将“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见下图),其封面注释:“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时代杂志提倡个性自由b互联网取代传统交往方式c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d大众传媒控制信息时代【答案】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3【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答案】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4【2014-2015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答案】c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和电视5【2014-2015学年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19世纪中叶”“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可知该小说家的朋友属于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而该小说家属于浪漫主义,即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绘理想中的社会,以抨击现实社会,反封建,求民主。因此可排除c。而古典主义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所以a、d皆不符合题意,可排除。综上,可选d。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6【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20世纪50年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奋力拼搏,不愿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名著是( )a巴黎圣母院 b母亲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老人与海【答案】c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社会主义文学 7【2014-2015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答案】a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代表巴尔扎克。8【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答案】b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艺术9【2015届广东茂名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由于中老年观众减少,渐以年轻人为主,美国好莱坞转而关注青年一代,1969年到1970年,斥巨资制作发行了几部以青年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关注社会上那些反对现行体制的持不同政见者,尤其对学生起义和校园骚乱的题材感兴趣。”对材料所示现象的解读,错误的是( )a当时美国电影遭遇电视的强烈挑战,造成观众分流b反叛、反主流的现代主义在当时盛行c美国在越战中越陷越深,反战群体变得越来越激进d福利减少和就业困难,持不同政见者增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美国好莱坞转而关注青年一代”、“这些影片关注社会上那些反对现行体制的持不同政见者”等,本题实际上考查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影视艺术相关内容。题干材料的核心内容,说的是“影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的核心,即在解释“持不同政见者增多的原因”,可知,d项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相关,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分析,可知,abc三项是对材料“影片”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影视艺术10【2014-2015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卷】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为此我们可以认为( )a.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越显突出b.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c.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d.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 【答案】a点评:现代传媒应用非常广泛。本题突出其政治功能,立意新颖。11【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15分)“全球化”一词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问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二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主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2)运用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10分)【答案】(1)主体:30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的主体是国家和跨国公司。(2分)推动力:30阶段的推动力是网络的普及和软件的创新;而前两阶段的推动力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革新。(2分)根本原因:科技的进步。(1分)(2)(10分)观点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2分)论据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状态(2分)新航路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分)两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交通、通讯手段革新,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