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doc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doc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doc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姜堰市桥头中心小学 许云杰“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句话一直流行于几代小学生之口,其中真实地折射出孩子们对写作文的恐惧,同时更反映出传统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空洞无物,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同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两门学科教者,在日常教学中我欣然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使得学生们对于习作不再头疼,逐渐达到“乐于书面表达,勇于张扬个性”的快乐习作境界。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河,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广阔海洋里,才能千帆竞发,自由畅通。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深入自然、社会,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等,每一次成功与失败的体验都是一个生动的写作素材,学生选取习作内容更为广泛,也就超越了原先的作文选材观。 1.赏自然风光,品家乡之美 开展寻找夏天、迷人的冬天等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拥抱大自然,体验家乡四季自然之美;开展溱湖壮锦 涛声依旧、河横生态 自然和谐等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亲近家乡名胜,领略家乡迷人风光。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当学生心盈家乡之美时,思维会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访身边名能人,感崇敬之情 开展家乡致富能手、小小发明家、草圣诗豪 名流辈出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采访身边的农村致富能手;深入了解身边的特长同学;参观纪念馆、查阅资料使得学生真切认知身边名能人,了解典型事迹,感受优秀品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继而还能联系自己做出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干瘪的习作截然两样。 3.体家乡风俗,赞纯朴之风 开展快乐的中秋节、溱潼会船 民俗大观、家乡风俗等综合实践活动时,家乡一些特有的民风民俗,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从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具有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竭、鲜活真切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学生的选材有了很大的余地,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感受深刻和感兴趣的材料,克服了学生作文选材上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的思维不加束缚,所选择的作文材料也就能标新立异。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真实的过程体验 杜威还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以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没有行动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身经历又怎会有真情实感。可原本封闭的教室,封闭的课堂却一再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终于还给了孩子精彩的生活,真实的体验。该课程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过程体验,正是这种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特性,为习作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如在开展民居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从研究主题的引入,子课题的确立,研究小组的划分,组长的推选,计划的制定完善,到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再到最后的汇报及评价。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下孩子们经历了一个充分自主的过程,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自己的体验。有研究成果:走近家乡民居、家乡民居的演变、五花八门的民居、民居与民族文化、我心中的民居等。还有心理感受:克服了羞怯,勇敢去采访了;敢于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等。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收获更多的还是情感体验。又如开展了“三八节”的祝福综合实践活动后,孩子在习作中这样写道:“今年三八节,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一放学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朵康乃馨和一个音乐盒。回到家叫妈妈闭上眼睛,再把东西放到她眼前。她见了,愣了愣,露出幸福的笑容。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深情地说:好孩子,谢谢你!妈妈不需要别的礼物,你就是老天爷赐给我最好的礼物!母爱永远是无私的,母爱是力量的源泉,妈妈我爱您!”情动而辞发,真切经历了情感的波澜,这样真情流露的语句才会跃然于学生的习作之中。 每个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可能是兴奋的、激动的;也可能是失落的、茫然的;甚至是悲伤的、失败的,这些个性的体验都是写作的“点”。抓住了这些“点”,去思考,去整理,然后找到写作的“路”。 三、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多元的评价展示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展示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展示收获,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从习作这一层面而言,它是指在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习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习作的评价展示,对学生作文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科学的归纳与分析。这就更需要自主多元化的评价展示,使学生能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作文知识,更积极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在多元化评价展示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习作的评价展示不再枯燥单一。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 2.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采用自荐或推荐的方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或读或展示,师生集中评议。 3.评选。积极开展班级作文评选活动,设立“进步奖”、“创意奖”、“小小作家奖”等。活动要求人人参与,人人都可得奖,激发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 4.展示。开辟班级展示板“小小作家天地”,即时将学生习作张贴展示,自由阅读点评,使这些地方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5.汇编。分阶段将班级学生习作汇编成册,班内阅读交流,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习作。 教学实践证明,多元化作文评价展示方式的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发展,学生也能够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一道美丽风景,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