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doc_第1页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doc_第2页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doc_第3页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doc_第4页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17)1(18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性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请回答: 1)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 2)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 (2)下表1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除所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如品系为白花黄种皮绿子叶非甜子叶高茎),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应选的亲本组合是 (填品系号);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和作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 ;选择品系和作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 。 2)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第一年,以品系为母本,品系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1种子的性状表现为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c绿种皮、切色甜子叶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第二年,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获f2种子,并对f2种子的子叶性状进行鉴定统计。若 ,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若 ,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2(18分 每空2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由左向右):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由左向右):_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代替。(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如何设计?_ (在已有装置基础上简要说明)。请预测现象,并填写下表: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装置装置1 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2不移动 只进行无氧呼吸3 向右移动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l,而释放的co2为9 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倍。1(7分)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某同学从资料获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细胞培养液(内有小鼠肝部肿瘤细胞),试管等。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表所示: 试管编号步骤12345i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含有全部营养物质与小鼠肝部肿瘤细胞)ii计算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数据iii加入 a 溶液加入 b iv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v一段时间后,计算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数据(1)完成步骤,a: ;b: 。(2)纠正步骤中的错误: 。(3)根据纠正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试管编号12345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步骤ii记录的细胞数目(个/ml)350363342335336步骤v记录的细胞数目(个/ml)32027518696560结论:第一, ;第二, 。2(9分)分析下列遗传学资料回答问题:图1资料1 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后来科研工作者重复上述实验,并测定了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1)griffith认为s型细菌“复活”的原因是_ _。(2)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_ _。(3)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是否有关_ _(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 _。资料2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史实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使”呢?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核糖体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种蛋白质”。1961年,jacob和brenner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图二(1)该实验中,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 。(2)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如果核糖体rna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 ; 如果核糖体rna不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 。最终brenner的实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 (3)rna合成的过程中,dna (全部/部分)解螺旋,由 酶催化完成rna合成过程。3(每空1分,共6分)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淀粉酶和淀粉酶。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最后 ,观察颜色变化。试剂试管号1234567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蒸馏水(ml)20181410xyz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淀粉酶催化效率。请分析回答:(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6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y)是 (单位ml)。(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 进行改变。图二4(10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取某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将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的装置内,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1)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_(物质)。丙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_。(2)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的增加量恰好为0,原因是_。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3)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4)若测得培养在密闭容器内的某植物在黑暗中释放co2的速率是22mg/h,在光照下吸收co2的速率是44mg/h,则将该植物黑暗处理6小时,然后在同样光照下6小时后,可积累的葡萄糖是_mgii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二)。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f点的含义是。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移_。5(13分)现有五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表现型及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其中, 25果蝇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且都由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突变而来。请据表回答问题:亲本序号12345染色体第染色体x染色体第染色体第染色体性状野生型(显性纯合子)残翅(v)白眼(a)毛身(h)黑身(b)其余性状均为纯合显性性状(1)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翅的性状来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遗传实验,选用的亲本组合是_(填亲本序号);其f2表现型及比例为_时说明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2)若要进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选择1和4做亲本是否可行?_,为什么?_;若选择2和5做亲本是否可行?_,为什么?_。(3)与果蝇b基因的mrna相比,若按蚊b1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按蚊的b1基因比果蝇的b基因多编码_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uag为终止密码子)。(4)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ii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ii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野生型果蝇的比较(以野生型为100)。类型25530165野生型100100100a9998100b10111087c9289109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类型_的基因频率会逐渐提高,进而形成一个新品种,但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_。(5)核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片段丢失,即缺失;若1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实验方案:_。预测结果:_,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若_,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4(19分)i、某家畜的耳朵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与性别无关。据表回答问题。项 目基因组合a、b同时存在(a_b_型)a存在、b不存在(a_bb型)b存在、a不存在(aab_型)a和b都不存在(aabb)型耳朵形状尖状圆状椭圆状倒扇状杂交组合甲:尖状倒扇状f1尖状、圆状、椭圆状、倒扇状乙:圆状圆状f1圆状、倒扇状丙:椭圆状圆状f1全是尖状(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只有圆状和尖状,则该圆状的基因型是 。(3)让乙组后代f1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ii、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患者的血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超标。为了检测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原理:枯草杆菌在含有其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若用滤纸吸取pku患儿血液,干燥成血斑,再将带有血斑的滤纸覆盖于含有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因苯丙酮酸含量超标,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分解,枯草杆菌可生长。材料用具:带有待测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枯草杆菌菌种、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箱等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已经灭菌培养基标号,a、b(其中b为对照组),分别加入 ;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在a、b培养基上将带有 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 覆盖于b培养基上;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5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9分)(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自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制片: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 和a2)进入的配对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