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走出,在迂回的阅读教学中品味语文本色启东市和合小学 朱海燕张志公先生曾主张“教师要带着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一篇文章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宫殿”。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而怎样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甚至超越文本,往往是我们经常忽视的或者有这样的意识却很难有所突破。如果老师们能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带着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充分体验阅读教学的本色,那么,学生一定会受益无穷的。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继而在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呢?一、创设情境,在情境熏染中走进文本走进文本,即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特别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什么要走进文本?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中,我们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些语文课越上越大,越上越空,远离了文本,也远离了最有活力的语言文字。一种刻意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正在侵蚀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大话西游”式的文章解读正在被奉为语文教学的圭臬。如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亚落日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浮光掠影般地展示了三亚的许多画面。然后是配音朗读,分组疏通文意,检查各组讨论情况,背诵课文,接着伴随图片,欣赏美景,最后让学生练习写作。固然,计算机的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集约化、综合化,使教学方式具有了直观性,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但执教者借助图像、画面对课文内容进行阐释、诠解,让人感觉到图视正在驱逐着文字,文字体验过于肤浅。如何走进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们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1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教师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和学生轻松、充裕地交流。而我们看到现在仍有许多教师习惯对不起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理解,用“一元”压制“多元”,或不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对学生的多元感悟和对教参的思辨能力,而且使阅读教学的“走进文本”贬值。没有高屋建瓴,哪来“走进文本”的质量?我们应该抛开教参,自己先读上几遍课文,静思默想,含英咀华,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大体要做到四个“深入”:一是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等心中有数;二是深入领会文本中心,即准确洞察作者写作背景和寄寓主旨;三是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体等到了然于心;四是深入揣摩编者意图,即充分设想文本应着重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便于教学中有的放矢而不致首尾难顾。2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文体现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应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1)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在琅琅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切己体察,悉心涵泳,产生独特的感觉、体验与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为有效对话作好必要的铺垫,积蓄丰富的“谈资”。读务须充分,那种只读一、两遍课文,只会以偏概全、言不及意,只会海阔天空、谬误百出,只能空洞肤浅,质量低劣。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阅读,静思默想,潜心品析,圈划批注。多维而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内涵,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课堂也因此出现了高质量的“走进文本”。(2)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语文就像一杯酒,越品越有滋味儿。通过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主旨的整体感知,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我们要遵循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设计教法,思考整合教学环节,力求“针针见血”。对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特殊标点、重点句子、变化的句式、精彩的题目、巧妙的构思乃至一些看似平常的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词句等的揣摩,都能体会出作者特别的情和爱,体会出语言技能的巧妙运用和人文思想照射的高度统一。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初读感知大意,了解语言表层意思后,就要让学生披文入情,学习语言,揣摩与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从而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爱,又学习到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能和技巧,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研读文中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不胜枚举。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教学“这株柳树撑立在天地间”时,教师让学生品一品“撑立”一词,学生品出的不只是一株的柳树,更感受到的是她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品读融入了深远意境的、活化了语言,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他们那独特的、富有灵性的语言也在“潜心读书、潜心体悟”中得以实现。学生走进文本,离不开老师的恰当引导。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训练也才能真正奏效,才能使所学的东西变成他们的东西。二、诵读内化,在品味升华中走出文本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还得再走出来,即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言语图式、言语规律及积累的文体言语,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运用中进一步掌握言语的规律。1美读成诵,走出文本叶老曾说:“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读者与作者耳与心谋,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美、创造美。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给学生美读的时间和空间。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课文,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2)给学生比较揣摩的时间和空间。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对那些语感因素很强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进行比较揣摩,通过加一加、减一减、连一连、换一换、改一改等方式反复推敲,领略言语中所蕴蓄的意义、情味和旨趣,领略言语运用的妙处和规律,又要把这样选择语感因素点的权力也还给学生。(3)给学生触发贯通的时间和空间。要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对某些语感点有所触发、有所贯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由语感点触发的联想和想象,教师不必框定条件、限定范围、指定途径,只要是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有情而动、有悟而得,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2内化运用,超越文本学生学习语言,从理解到运用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实现。从“能理解”的“消极语言”外化为“会运用”的“积极语言”,这种活用语言的实践,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中的语言,并逐步把这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具体教学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式:(1)语言的重组,即运用文本言语,结合个人体验,对文本进行重新组合。如第八次一课,可安排学生在布鲁斯第八次抵抗取得胜利后,向“全国人民”讲述当初是如何在绝望中重新树立信心,后来又如何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继续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的感人故事。(2)语言的扩展,即运用文本的言语或图式,结合个人体验,对文本的概述处、言语的精炼处进行扩展。如黄山奇石一课中,让学生运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扩展“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3)语言的补白,即运用个人生活经验,结合文本具体语境,补充文本空白之处,在言语运用中,使隐含的言语信息、言语情感还原出来。教学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去填补省略的内容,揭示这些空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出作者运用这些省略号之妙。(4)语言的转换,即对文本进行动态处理,以文本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改造等,转换文本的某一方面,进而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言语实践运用。如转换文本的文体,像古诗转换成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转换成记叙性文章或童话等,转换文本的人物、转换文本的情境,转换文本的地点,转换文本垢顺序等等。(5)语言的迁移,即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把学到的新的言语图式、新的言语内容、新的学习方法,运用于课外听、说、读、写之中。(6)语言的仿写,新“课标”仍然强调“以读带写”的传统方法,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这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想象能力、联想习惯,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写作训练,把写作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如采用“学一写一”的方法,指导学生由临摩入手到自由创作、自发创作。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得以放飞自我。(7)语言的延伸,就是重视语文课外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如:学习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和班有个约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琼山中学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七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涉税从业人员管理办法
- 管理助学资金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美术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企业安全培训需求课件
- 特殊药品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国防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德州初二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秋新修订)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
- 2025年国家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孕期产检的课件
- 奶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 大型展会现场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国家电网中级职称考试(档案专业)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