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1.gif)
![[原创]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2.gif)
![[原创]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3.gif)
![[原创]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4.gif)
![[原创]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af4375aa-a3e9-4685-b6f4-04a56054a88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梳理基点掌握考点 重难点突破篇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高考展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初步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从历年高考经典聚焦也不难看出,这是每年高考都要涉及的内容。从高考试题看,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确定某种情况是否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转化率的计算或比较;速率、转化率、平衡移动等多种图象的分析。要特别注意本单元知识与图象结合的试题比较多。从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主要形式有: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的反应速率;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平均速率;理解化学平衡特征的含义,确定某种情况下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应用等效平衡的方法分析问题;应用有关原理解决模拟的实际生产问题;平衡移动原理在各类平衡中的应用;用图象表示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或者根据图象推测外界条件的变化;根据条件确定可逆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转化率、消耗量、气体体积、平均式量的变化等。预计以上考试内容和形式在今后的高考中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从考题难度分析,历年高考题中,本单元的考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都有出现。因为高考中有几年出现了这方面的难题,所以各种复习资料中高难度的练习题较多。从新大纲的要求预测命题趋势,这部分内容试题的难度应该趋于平缓,从2005年高考题看(考的是图象题),平衡方面的题目起点水平并不是太高。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抓牢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二、考点归纳: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c /t来理解其概念: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c)有关;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 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2.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概念(略);. 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 0 等:v正v逆 33 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速率标志:v正v逆0;、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C )A.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B.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举例反应mA(g) nB(g) pC(g) qD(g)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v正=v逆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生成p molC,均指v正不一定平衡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q 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压 强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一定,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温 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3化学平衡移动:、勒沙持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其中包含: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三种;原理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一项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即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即总结如下:34、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增大等同起来。具体分析可参考下表:反 应 实 例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达 新 平 衡 后 转 化 率 变 化2SO2 +O2 2SO3(气)+热增大O2浓度,平衡正移SO2 的转化率增大,O2的转化率减小增大SO3浓度,平衡逆移从逆反应角度看,SO3的转化率减小升高温度,平衡逆移SO2 、O2的转化率都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移SO2 、O2的转化率都增大2NO2(气) N2O4体积不变时,无论是加入NO2或者加入 N2O4NO2的转化率都增大(即新平衡中N2O4的含量都会增大)2HI H2+I2(气)增大H2的浓度,平衡逆移H2的转化率减小,I2的转化率增大增大HI的浓度,平衡正移HI的转化率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强调一个“变”字)旧平衡V正=V逆平衡被打破V正V逆新平衡V正=V逆改变条件一定时间后条件不再变化浓度、温度的改变,都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而改变压强则不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强调:气体体积数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则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气体体积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则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速率与平衡移动的关系:I. v正= v逆,平衡不移动;. 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b + c : A的转化率增大;若a c+ d,A、B的转化率都增大;如a + b p+q。若转化率降低,则表示m+n0,y 轴表示的是 ( C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 G的转化率C.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D. L的转化率xyp2p1【例5】(2001年广东):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BD)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Dab【例6】(2004江苏1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 + 3B(g) 2C(g); H n。B% t、判断反应热:由温度的改变,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正反应或逆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如:可逆反应mAnB pC,当其它条件不变时,T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T1T2),反应物B的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则可判断此反应的正反应为 放 热反应。T2 、判断转化率:根据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判断达到新平衡时某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或降低以及0平衡体系中某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释工业生产问题: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解释工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在工业上:c(N2):c(H2)1:3,既可以使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又可提高H2的转化率;采用高压,可以使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提高氨的平衡浓度,提高N2和H2的转化率。【例8】(03年江苏)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g)B(g) C(g)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1a mol。若开始时放入3mol A和3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3a mol。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2 mol,y 33a 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丁 (选填一个编号)。甲. 大于2 mol 乙. 等于2 mol 丙. 小于2 mol 丁.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若在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a/(2a)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甲. ab 乙. ab 丙. ab 丁. 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因为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A(g) + B(g)=2C(g)D(g)+2E(g)2F(g)V正V逆【例9】(1996年全国31)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起始加入的量如下:A、B和C均为4.0mol,D为6.5mol,F为2.0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正反应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值应小于 7.0 。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 不相等 。其理由是: 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建立的化学平衡,平衡状态不同,所以物质的量也不同 。38三、考点强训一、选择题:(AB)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摩A,同时生成3n摩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2.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A、B两种物质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的气体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 B. C. D. ( B )3.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 B. 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C )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B.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同时生成n molB2D.单位时间内一个AA键断裂,同时生成二个AB键( B )5. 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 B.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NO和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 容器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比为NO2:NO:O22:2:1( A )6.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 B. 氢硫酸中加碱有利于S2离子的增多 C. 在100左右比在室温更有利于FeCl3的水解 D. 高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B )7.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 SO2为0.25mol/LC. SO2,SO3均为0.15mol/L D. SO3为0.4mol/L( D )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 R(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A )9. 反应2A(气)+3B(气)xC(气)+yD(气),已知起始浓度A为5 mol/L,B为3 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 Lmin;反应开始至平衡需2 min;平衡时D的浓度为0.5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V(A)平V(B)平=53 B. A的转化率为20%C. =21 D. D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 B )10.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39反应:2A(g)B(g) 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C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变ABCD( D )10.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 +2B(g)3C(g) +D(s),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A、B、C、D物质的量之比为1:2:3:1 B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A):(B):(C) =1:2:3 DA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11. 向2L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 ;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等于06mol/L B小于06mol/L C等于08mol/L D大于08mol/L(AC)12.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时下列操作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压强不变时,A、B和C均增加lmol B压强不变时,充入少量不参与反应的氖气C容积不变时,A、B和C均增加1mol D容积不变时,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的氖气(BC)13.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58倍,则m+np+q B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达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 n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则m+n=p+q D若m+n=p+q,则当容器内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但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BC)14. 恒温下,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M、N中,分别有以下列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2B(g) 2C(g)+xD(s)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M:3 mol A 2 mol B;2 min达平衡,生成D 1.2 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速率为0.3 mol/(Lmin)。N:2 mol C y mol D;达平衡时c(A)=0.6 mol/L。下列推断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x=2 B平衡时M中c(A)0.8 Dy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了(AB)18. 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SO2、1mol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SO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CD)19.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低B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C图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D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D)20.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1 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十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A4 mol A2 mol B B3 mol C1 mol Dl mol BC3 mol C0.8 m01 D D1.6 mol A0.8 mol B0.6 mol C0.3 mol D(CD)21. 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的A和1.0mol的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开始时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的值不可能是 A. 2 B. 3 C. 4 D. 6(BD)22. 将2 mol A和1 mol B充人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 (g)B (g) 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 mol A、1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 mol A、1mol B、6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 A、0.3mol B、1.4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 B )23.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E(g)F(g)x G(g);H0。若起41始时E浓度为a molL,F、G浓度均为0,达平衡时E浓度为0.5a molL;若E的起始浓度改为2a molL,F、G浓度仍为0,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B若xl,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体积分数为50C若x2,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为0.5a molL1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物质的量为a mol(BC)23. 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AC)24. 如右图,是恒压密闭容器,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aZ(g)。此时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C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D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小于V L(CD)25. 甲、乙两容器都发生反应2A(g)+B(g)xC(g),两容器温度和初始压强相同。甲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物质的量为n1;乙容器中充入1.4molA、0.7molB和0.6molC,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物质的量为n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容容器,则x必等于2B若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压容器,则x必等于3C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且x3,则n1必大于n2D若甲为恒容容器、乙为恒压容器,且x=3,则n1必大于n2( C )26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2003上海)A3正(N2)正(H2) B正(N2)逆(NH3)C2正(H2)3逆(NH3) D正(N2)3逆(H2)( A )27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42( B )28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和b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 n(Y) = n(Z),则Y的转化率为A100 B100 C100 D100(C D)29可逆反应3A(g)3B(?) + C(?);H0。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实验室利用高温、高压(2000、2.02109Pa)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以后,1989年日本科学家用炸药和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将炸药和碳粉混合并用石蜡固化后装入钢制敞口容器,沉入一个直径8m、深约5m处的混凝土制水槽内,点火起爆,最后将容器里的水取出静置,可获得直径为0.02mm0.003mm的超细金刚石粉。(BD)从勒沙特列原理分析,上述两种制取金刚石的方法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A金刚石比石墨熔点低 B金刚石密度大于石墨C金刚石硬度很大 D合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C )炸药爆炸瞬间,可以产生41010Pa的压强和5000的超高温,完全能够达到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条件,你认为炸药放在水槽内的最主要原因是A形成高压条件 B吸热降低温度 C防止碳粉燃烧 D溶解爆炸产生的气体(CD)34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 (O2) = 0.01mol(Ls) 1 B (NO) = 0.008mol(Ls) 1C (H2O) = 0.003mol(Ls) 1 D (NH3) = 0.002mol(Ls) 1( B )35在500,压强为1.01105Pa时,把2体积SO2和1体积O2的混合物,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里,达到平衡时能得到含91(体积组成)SO3的混合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把2体积SO3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相同的密闭容器里,达到平衡时,在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是 A大于91 B等于91 C小于91 D无法判断( A )36在恒温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 + O2(g) 2NO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43(BC)3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m mol A、n mol B,发生下列反应:mA(g) + nB(g) pC(g),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 mol A、b mol B、c mol C,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则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abcmnp Babmn , + c = pC + a = m , + b = n Da = ,b = ,c = ( D )38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按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A恒T、P时,充入NH3 B恒T、V时,充入N2 C恒T、P时,充入He D恒T、V时,充入He (C )39实验室测得4molSO2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SO2(g)+ O2(g) 2SO3(g);H196.64KJ/mol,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40 B50 C80 D90( B )40有下列五个化学方程式: C2H2(g) + H2(g) C2H4(g); CH4(g) H2(g) + C2H4(g), C(s) + 2H2(g) CH4(g);Hx KJ mol1, C(s) + H2(g)1/2C2H2(g);Hy KJ mol1, C(s) + H2(气)1/2C2H4(g);Hz KJ mol1当温度下降时式平衡向右移动,式平衡向左移动。据此判定至式中x、y、z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x yz Bxzy Cyxz Dzxy( B )41甲乙两容器中发生相同的反应: A(g) + 3B(g) 2C(g) ,甲恒容、乙恒压,温度相同而恒定。起始时甲中加入0.01mol A和0.03mol B,乙中加入0.02molC,开始时两容器压强相等,最后分别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它们平衡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甲可能小于乙 BC的物质的量:甲一定小于乙 C压强:甲可能大于乙 DA、C浓度比值c(A)/c(C):甲一定小于乙(BC)42甲、乙两恒温容器,器壁上都附有高效催化剂。甲恒容,乙恒压。在甲中充入0.2mol SO2和0.1mol O2,乙中充入0.2 mol SO2、0.1mol O2和一定量氩气,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后,两容器的容积正好相等,此时乙中Ar气的体积分数为10%,下列相关的计算结论正确的是 A平衡时甲、乙内压强相等 B平衡时甲、乙中SO3的物质的量相等C甲容器内平衡前后压强比为109 D开始时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910( B )43.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H2(g)Br2(g)2HBr(g),当H2和Br2的起始浓度均为0.20molL1时,达到平衡时H Br的浓度为0.32molL1,则当H2和Br2的起始浓度均为0.l0molL1时,达平衡时H2的浓度为A0.01 molL1 B0.02 molL1 C0.04 molL1 D0.08 molL1( B )44. 反应 mA(g)nB(g)pC(g)qD(s)测得平均反应速率(C)2(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则m、n、p、q的数值分别是A. 5、3、6、2B. 1、1、2、2C. 3、1、2、1D. 1、2、1、2( A )45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德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ICSN3250-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课件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公益性岗位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结论表课件
- 2025广东中山市粮食储备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上半年河北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11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贵州岑巩县医共体总医院招聘乡村医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招聘临床医师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包头市昆都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竞争性比选工作人员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轻钢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 DB3702T 31-2023 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
- 2024-2025年历年成人高考民法真题及复习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研活动
- 幼儿烫伤课件教学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1 砌筑工 人社厅发20235号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离婚协议书2个儿子的模板
- Unit 2 Success Lesson 1 Money vs Success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二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