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报效祖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政治报效祖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政治报效祖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政治报效祖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政治报效祖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效祖国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解决温饱问题 1990 2000 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2010 2020 建成小康社会 2050 基本实现现代化 1 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 总体小康a总体小康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b总体小康的特点是 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 低水平的小康 主要表现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 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 不全面的小康 总体小康偏重于经济指标 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城市与农村之间 东部与西部之间 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c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 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 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 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什么是全面小康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目标的时间是 本世纪头二十年 4 全面小康实现的意义 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 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5 全面小康实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a 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有巨大的时常潜力 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 b 不利条件 全面贫困人口数量很多 许多脱贫的人口有返贫的可能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人均资源不足 教育 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1 当今世界的特点 a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人类进入 知识经济 时代 b 新的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相互依存和合作不断增强 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 c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厉害关系中重新组合 国际格局向多级化发展 2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1 主题 和平与发展 2 两者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各国的共同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二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有利条件 机遇 a 一是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b 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 大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促进世界经济的竞争和融洽 c 实际经济进入持续增长时期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 不利条件 挑战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刚刚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 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 3 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 面对机遇和挑战 我们该怎样做 1 增强忧患意识 2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树立全球意识 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 一 科技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 每次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1 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2 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综合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2 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1 教育始终起着基础性 全局性 先导性的作用 2 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 实际上也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竞争3 初级阶段 我国在科技 教育方面的不足 1 教育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科技方面 a 高科技人员的数量 科技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 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 c 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选择 1 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 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 为什么实施 a 能够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b 能够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改变我国技术水平落后 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 2 中学生要热爱科学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特别是创新素质 1 创新的重要性 a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2 创新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一 理想之光照亮征程1 有关理想 1 什么是理想 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实现可能性的 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 理想的分类 按内容分 社会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其中 的主导地位 起核心作用 3 理想的作用 a 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b 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4 理想实现的途径 重要途径 艰苦奋斗2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1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什么 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2 二者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和必须阶段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二 艰苦奋斗实现理想1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结晶 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一部人类为了实现理想而艰苦开拓的奋斗史 3 艰苦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4 当代艰苦奋斗的内涵 生活作风 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 精神面貌 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中学生学习上 2 新时期怎样继承和发扬艰苦风斗精神 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应该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培养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美德的同时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中学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青年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就要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 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