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病治疗课件_第1页
深部真菌病治疗课件_第2页
深部真菌病治疗课件_第3页
深部真菌病治疗课件_第4页
深部真菌病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 深部真菌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感染病科李家斌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 病因分类流行趋势耐药现状诊断困难药物治疗易感因素念珠菌病曲霉菌病 隐球菌病毛霉菌病马洛菲青霉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放线菌病诺卡氏菌病肺孢菌病 内容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 病因分类表1按生长形态分五组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 病因分类表2按致病性分类 2020 2 29 Dr LiJia Bin 5 流行趋势 一 近十余年来 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 随着易感人群增多而逐年增多 2004年美国115家医院真菌感染是20世纪90年代的2 4倍 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IFI发生率是20世纪90年代的3 6倍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004年报道的血液病IFI发生率是20世纪90年代的4 0倍 在中国念珠菌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占第四位 念珠菌败血症死亡率最高 念珠菌占深部真菌感染的80 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 70 2020 2 29 Dr LiJia Bin 6 流行趋势 1997 2001年33个国家57309株酵母菌排序 2020 2 29 Dr LiJia Bin 7 流行趋势 二 近十余年来 随着几种新药的应用 白色念珠菌比例下降 43 75 非白色念珠菌比例上升 中国念珠菌种类的变化 2020 2 29 Dr LiJia Bin 8 流行趋势 三 近十余年来 曲霉菌感染增多 已成为继念珠菌之后第二常见病原体 最多见于血液肿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发生率约40 肺部感染占70 90 病死率高达60 90 四 少见真菌感染增多 毛霉菌 根霉菌 青霉菌 镰刀菌 肺孢子菌等 治疗困难 2020 2 29 Dr LiJia Bin 9 耐药现状 一 没有一种药物能复盖全部真菌两性霉素B对葡萄牙念珠菌先天耐药 对季也蒙念珠菌耐药率高 已出现白念珠菌耐药株 对土曲霉无效 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先天耐药 对光滑念珠菌基本耐药 对丝状真菌无效 伊曲康唑对克柔 光滑念珠菌耐药率高 对毛霉菌 镰刀菌 足分支菌无效 伏立康唑对毛霉菌无效 卡伯芬净对隐球菌 毛霉菌 镰刀菌 足分支菌无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0 耐药现状 各种药物的抗真菌谱比较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1 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S 敏感S DD 增加剂量后敏感R 耐药S 1 体外敏感性差但体内有效 耐药现状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2 耐药现状 二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步上升 10 上下 范围3 3 20 2003年中国5家医院氟康唑对1032株酵母菌属真菌的抗菌活性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3 2004年瑞金医院监测95株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 耐药现状 二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步上升 10 上下 范围3 3 20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4 诊断困难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往往被基础疾病所掩盖 多数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 不易发现 血培养阳性率低 口咽部 粪便 痰 尿等标本真菌阳性 需结合临床区分定植与感染 确诊有赖于组织 皮肤 肺 肝 淋巴结等 病理学检查真菌阳性或感染部位体液 血 骨髓 分泌物 痰 纤支镜毛刷及灌洗标本 脑脊液 胸腔积液 腹水 尿 粪便等 涂片 培养真菌阳性 曲霉特异性抗原 半乳甘露聚糖 检测 肺部高分辨CT及PCR特异性核酸 mRNA 检测 有助于曲霉菌病诊断 体外真菌药敏及耐药检测对了解耐药现状 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5 药物治疗 预防治疗 氟康唑 100 200mg d对念珠菌有效 或伊曲康唑口服液 400mg d对曲霉菌有效 经验治疗 由于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困难 病死率高达30 90 因而抗真菌早期经验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是一项重要的治疗举措 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伴中性粒细胞减少者 出现持续发热 广谱抗生素治疗5 7天无效 或体温下降后又复升时 可考虑抗真菌早期经验治疗 目前首选氟康唑 200 400mg d 依据 酵母菌属占真菌感染80 60 70 为白念 10 15 为热带念 白念对氟康唑80 90 以上敏感 热带念92 8 100 敏感 以后依据临床疗效和培养结果 酌情调整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6 药物治疗 确诊治疗 氟康唑适用于敏感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感染 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是唯一对毛霉菌有效药物 并适用于严重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烟曲霉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 伊曲康唑适用于耐氟康唑白念珠菌 曲霉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 伏立康唑首选曲霉菌病 严重念珠菌病 包括耐氟康唑 两性霉素B菌株 及足分支菌 镰刀菌感染 卡泊芬净适用于难治及不能耐受其他药物 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 伊曲康唑 的曲霉菌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7 易感因素 一 诱发因素艾滋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症 骨髓移植 器官移植 恶性肿瘤 糖尿病 尿毒症等慢性消耗疾病 大面积烧伤 广谱抗菌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细胞毒药物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放射治疗 留置静脉导管 导尿管 脑室引流管 心血管手术操作等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8 易感因素 二 五种住院患者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长期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 导致菌群失调 真菌活跃 由肠腔进入血循环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和 或缺乏 激素应用增多 剂量增大 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肝移植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艾滋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19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一 致病真菌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属 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 43 75 二 主要地区分布 全世界 为人类和环境中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三 主要感染途径 内源性 由人传人 四 易感因素 主要包括艾滋病 恶性肿瘤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 或 免疫抑制剂 放疗 化疗 导管插入 近平滑念珠菌与静脉导管相关 等 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0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五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粘膜 口咽 食道 胃肠道 阴道 皮肤 血液 心 肺 肾 肝 脾 骨骼 关节 粘膜 口咽炎 食道炎 胃肠炎 阴道炎等 皮下 多发性炎性包块 脓肿 脏器 败血症和急性或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 心内膜炎 心包炎 肺炎 尿路感染 长期留置尿管者 肝脾脓肿 胆囊 胰腺及腹膜炎 脑膜炎 脑脓肿 眼内炎 骨髓炎 好发脊椎骨 椎间盘 和关节炎等 六 免疫受损宿主机会感染 常见 如AIDS病人的粘膜念珠菌病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深部器官念珠菌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1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七 首选药物 粘膜念珠菌病 制霉菌素50 100万单位3 d或氟康唑50 100mg2 d口服 深部器官念珠菌病 氟康唑200 400mg d静滴或口服 严重念珠菌病 败血症 腹膜炎 尿路感染 肝脾脓肿等 400 800mg d 一般连用14天或临床症状体症消失后一周 严重念珠菌病 败血症或播散性病例 心内膜炎 脑膜炎 脑脓肿 眼内炎 骨髓炎 关节炎 肝脾脓肿等 或氟康唑耐药者选用 两性霉素B0 5 1 0mg kg d 5 G S500ml 地塞米松1 25 2 5mg避光静滴6 8小时 从小剂量开始 1mg 2mg 5mg 10mg 15mg 20mg 25mg d 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mg kg d 从10mg 20mg 30mg 40mg 50mg d 5 G S250 500ml避光静滴 2小时 疗程总量2 0 3 0g 同时连用5 氟胞嘧啶100 150mg kg d分4次口服 注意心内膜炎疗程延长 剂量偏大 效果不佳置换瓣膜 稳定后氟康唑维持 随访1年 脑膜炎疗程至症状体征消失后至少4 6周或更长 眼内炎需6 12周 加部分玻璃体切除 相关导管性感染要拔除或更换导管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2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八 替代治疗 氟康唑耐药者也可选用伊曲康唑200mg2 d静滴 2d 负荷量 后200mg d静滴 12d 必要时口服液200mg2 d口服2 4周 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治疗失败者或危及生命的严重念珠菌感染选用伏立康唑 威凡 首剂6mg kgq12h 1d静滴或口服 负荷量 后3mg kgq12h静滴或口服维持 40kg者 200mgq12h 1d 后100mgq12h 或卡泊芬净 科赛斯 第一天70mg 后50mg d静滴 如中度肝功异常减至35mg d 或制霉菌素脂质体2mg kg d静滴至临床症状消失后至少7天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3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九 典型病例男 25岁 因不规则发热伴颈椎骨破坏 上颈套 多发性皮下包块4月余于06年1月17日入我院 外院抗痨治疗半月无效 我院检查发现 皮下包块 脓肿 左肩 左腰 右上肢 右腹股沟处 骨X片示骨质破坏 颈椎 左锁骨 右髂骨 右锁骨 胸片示右中 下炎症病灶 血 骨髓 皮下脓肿分泌物培养出酵母菌属 血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 耐青霉素株 血WBC基本正常 中性86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4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九 典型病例 续 先后用倍能 左氧氟沙星 利福霉素 复方SMZ 磷霉素钠及大扶康等抗菌治疗无效 又抗痨半月无效 06年2月9日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0mg 20mg 30mg 40mg 50mg d静滴 伊曲康唑200mg2d 2天 后200mg d 12天静滴 再200mg2 d口服治疗见效 两性霉素B脂质体达1 3g时 体温正常 皮下包块 脓肿 消失 颈椎破坏好转 去颈套 左锁骨破坏明显好转 后出现低血钾 已纠正 又发现血三系明显减少 两性霉素B脂质体减量 用升白能 惠尔血无效而停用 一周后出现反复 皮下包块又出现 加服5 氟胞嘧啶1 5g4 d有效 最后给于口服伏立康唑200mgq8h 1天 后200mgq12h维持 5 氟胞嘧啶出院继续维持治疗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5 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病 九 典型病例 续 点评 本例为慢性播散性酵母菌病 出现肺炎 皮下多发包块 脓肿 多发骨髓炎 经血 骨髓 脓肿分泌物培养出酵母菌属而确诊 酵母菌属包含念珠菌 隐球菌 本例未鉴定 但以念珠菌多见 属大扶康耐药株 首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1 0mg kg d静滴 5 氟胞嘧啶100 150mg kg d分4次口服有效 两性霉素B脂质体总量为2 0 3 0g 不能耐受上述药物 选用伏立康唑有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6 曲霉菌病 一 致病真菌 曲霉菌属 烟曲霉菌 黄曲霉菌 黑曲霉菌 土曲霉菌 二 主要地区分布 广泛存在 人类栖息场所 土壤 水 空气 三 主要感染途径 孢子吸入 四 易感因素 最多见于免疫低下 血液肿瘤化疗 造血干细胞及器官移植 8 艾滋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 皮质激素 或肺部原有空洞 空腔 如肺结核 肺囊肿 支气管扩张 患者 发生率30 40 病死率60 90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7 曲霉菌病 五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肺 鼻窦等 侵袭性肺或肺外曲霉病 发热和肺中下散在片状 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 并可有空洞 CT示光晕征 新月形气影 也可血行播散到颅内 肾 肝 消化道 心肌等引起脓肿和坏死病变 曲霉球 咳绿色或深绿色颗粒痰 肺上叶空洞中出现曲霉球 显示钟形空洞 曲霉球胸透时随体位移动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发热 气喘 咳大量粘液痰 伴游走性肺浸润或曲霉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短暂性肺段不张 鼻窦曲霉病 反复发作鼻窦炎 鼻窦腔阴影增深或有骨质破坏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8 曲霉菌病 六 抗真菌治疗 侵袭性肺或肺外曲霉病 首选伏立康唑 第一天6mg kgq12h静滴或口服 负荷量 后4mg kgq12h静滴或口服维持 体重2小时 推荐总量2 0 2 5g 选伊曲康唑 200mg2 d静滴 2d 后200mg d静滴 12d 再酌情口服液200mg2 d维持2 4周 替代治疗 卡泊芬净 第一天70mg 后50mg d静滴 如肝功中度异常减少至35mg d 或制霉菌素脂质体4mg kg d静滴 所有方案如病人反应好2 3周后改口服伏立康唑维持 联合治疗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常规推荐骨髓移植初治时选用 特别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时 2020 2 29 Dr LiJia Bin 29 曲霉菌病 六 抗真菌治疗 曲霉球 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2 d可能有益 如大量咯血则需外科手术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皮质激素 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2 d 16周或更长 鼻窦曲霉病 激素 外科清创 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2 d 12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0 曲霉菌病 七 典型病例 男 76岁 几年前因慢支 肺炎伴高热 气喘入院用小剂量激素 泰能0 5静滴q8h 6天 出现痰培养出烟曲霉菌 2次 用两性霉素B从小剂量开始 1mg 2mg 5mg 10mg 15mg 20mg 25mg d静滴 伊曲康唑片200mg2 d口服治疗无效 先后出现呼吸衰竭上呼吸机 急性肾功能衰竭 等多脏器衰竭死亡 点评 60岁以上高龄 有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 慢支及慢阻肺 伴肺炎入院 用碳青霉烯类 泰能 美平等 3 5天必须降阶梯换用广谱青霉素 内酰胺酶抑制剂维持 特别是与激素合用时 否则易发生严重肺真菌 念珠菌 烟曲霉菌及毛霉菌 感染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 如在今天 选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 伊曲康唑注射液或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有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1 曲霉菌病 七 典型病例 男 55岁 因左鼻进行性鼻塞伴流脓鼻涕1年 反复低热半年于06年4月10日入我院五官科 06 5 3转感染科 06 3 22左鼻新生物活检见碎骨片 组织病理检出真菌 06 4 25清创术组织病理示慢性炎症及息肉 入院体温38 39 不退 用大扶康 磷霉素钠2 3周无效 06 5 11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0mg 20mg 30mg 40mg 50mg d静滴治疗 6天热下降 8天退热 点评 引起鼻及鼻窦炎多见烟曲霉菌及毛霉菌 由于毛霉菌以鼻 脑型多见 本例局限鼻及鼻窦 故烟曲霉菌可能大 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伊曲康唑有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2 隐球菌病 一 流行情况 1 新型隐球菌 2 全世界 存在土壤和鸽粪中 3 孢子吸入 4 多见养鸽或与鸽粪接触者 免疫低下人群 中性粒细胞减少 长期应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3 隐球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脑 肺 血液 皮肤 骨骼 关节 肝 肾 前列腺等隐球菌脑膜炎 脑膜脑炎 肉芽肿型 占80 其中脑膜炎常见 通常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多有头痛 发热 恶心 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WBC40 400 106 L 单核细胞为主 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阳性 病死率20 30 合并脑炎55 复发率20 25 1 2留有后遗症 如视神经 动眼神经损害 人格改变或大脑功能异常 肺隐球菌病 单独或联合存在 1 3无症状 或有发热 干咳 胸痛 偶见血痰 胸片见斑点状肺炎影或孤立或多发小结节 其他播散受累器官 血液 败血症 皮肤 丘疹 脓疮 小结节或窦瘘或峰窝织炎 骨髓炎 关节炎 肝 肾 前列腺等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4 隐球菌病 三 抗真菌治疗 脑膜炎 非AIDS 1 首选两性霉素B0 5 0 8mg kg 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mg kg d静滴 5 氟胞嘧啶100mg kg d口服至病人退热及培养阴性 约6周 肉芽肿型疗程总量3 0 4 0g 免疫缺陷或器官移植疗程延长 改服氟康唑400mg d 8 10周 然后改200mg d口服长期维持 6 12月 以防复发 全身治疗效果欠佳者 同时辅以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0 1 0 5mg 次 2 替代治疗为氟康唑400mg d 8 10周 用于轻症病人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5 隐球菌病 三 抗真菌治疗 非脑膜炎 非AIDS 1 一般氟康唑400mg d静滴或口服8周 6个月 2 病情较重者两性霉素B0 5 0 8mg kg d或两性霉素脂质体1mg kg d静滴至病情好转后改氟康唑400mg d口服 8 10周疗程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6 隐球菌病 三 抗真菌治疗 HIV AIDS 隐球菌血症和 或脑膜炎 1 首选两性霉素B0 7 1 0mg kg 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mg kg d静滴加或不加5 氟胞嘧啶100mg kg d口服 2周诱导治疗或等临床病情稳定后 改氟康唑400mg d 10周巩固治疗 然后200mg d长期维持 2 替代治疗为氟康唑400mg d静滴 6 10周 后200mg d长期维持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7 隐球菌病 四 典型病例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8 毛霉菌病 一 流行概况 1 毛霉 根霉 犁头霉菌等 2 无处不有 空气 面包 水果 蔬菜 土壤 稻草 3 孢子吸入 4 多见免疫低下患者 如恶性肿瘤 糖尿病酸中毒 艾滋病 慢重肝 肝硬化失代偿等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 广谱抗生素 特别碳青霉稀类 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39 毛霉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鼻 脑 肺 皮肤 胃肠道 播散性鼻 脑毛霉菌病 最常见 占75 以上 常见根霉菌侵袭鼻粘膜 并迅速直接蔓延或经血管波及上腭 鼻窦 眼眶 面部及脑组织 形成坏死溃烂 出现 鼻及鼻窦炎 鼻衄 鼻周肿胀 鼻甲黑色坏死或鼻中隔穿孔 骨壁点状破坏 伴上腭黑色坏死或溃烂 眼眶蜂窝织炎 眼眶肿胀 眼球突出 眼睑下垂 眼肌麻痹 失明 三叉神经感染丧失 面神经瘫痪 脑膜炎 脑梗塞或肉芽肿 偏头痛 肢体瘫痪 昏迷等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0 毛霉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鼻 脑 肺 皮肤 胃肠道 播散性肺毛霉菌病 常见 分原发或继发性感染 表现为出血性梗死或支气管肺炎 有发热 胸痛 血性痰等 偶见空洞 进展迅速 多在一周内死亡 皮肤毛霉菌病 罕见 多见于烧伤或钝器创伤患者的院内感染或糖尿病患者 局部红斑 中心坏死 坏疽性蜂窝织炎 胃肠道毛霉菌病 最罕见 主要见于胃肠道内在性异常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表现缺血性梗塞和溃疡形成 常在尸检时发现 播散性毛霉菌病 以肺和CNS两处为常见的播散部位 几乎以死亡告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1 毛霉菌病 三 药物治疗 首选两性霉素B 迅速增至0 8 1 5mg kg 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 1 5mg kg d静滴 症状好转后改qod 总剂量2 5 3 0g 是唯一有效药物 辅助治疗 1 控制基础疾病 特别糖尿病酸中毒 中性粒细胞减少 2 外科清创坏死组织 停用祛铁胺药物 替代药物 制霉菌素脂质体2 4mg kg d静滴有效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2 毛霉菌病 四 典型病例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3 马洛菲青霉菌病 一 流行概况 1 马洛菲青霉菌 2 东南亚AIDS居多 我国散发 3 通过吸入 食入及皮肤损伤侵入 4 多见AIDS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激素者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4 马洛菲青霉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肺 皮肤 肝 脾 骨 关节肺部感染 最常见 类似肺炎 肺脓肿等 基本损害为脓肿 有发热 咳嗽 胸痛 伴咯血与呼吸困难 胸片呈双侧网状结节状影或局灶性炎症侵润 皮肤病变 多发性皮下结节 脓肿或深部脓肿 播散性马洛菲青霉菌病 出现多系统损害 如肺 多发性皮下结节 脓肿 贫血 白细胞增高 肝 脾肿大 浅表淋巴结肿大 骨和关节溶骨性损害等 从血 骨髓和脓液标本中可检出马洛菲青霉菌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5 马洛菲青霉菌病 三 治疗药物首选两性霉素B0 5 1 0mg kg 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 0mg kg d静滴 2周 后伊曲康唑400mg d 10周 再200mg d口服长期维持 次选伊曲康唑口服200mg3 d 3天 后200mg2 d 12周 再200mg d 不能口服者改静滴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6 组织胞浆菌病 一 流行概况 1 荚膜组织胞浆菌 2 多见美洲 我国散发 3 孢子吸入 4 多见AIDS或免疫低下人群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7 组织胞浆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肺 播散性 1 无症状型或症状轻微 2 急性肺炎型 3 慢性肺炎型 4 急性播散型 高热 寒战 全身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黄疸 血三系减少 消瘦等 少数出现口咽 鼻顽固溃疡或肉芽肿损害 肉芽肿肝炎 艾迪生病 消化道溃疡 心内膜炎 脑膜炎等 血 骨髓和多种体液标本可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 多因衰竭短期内死亡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8 组织胞浆菌病 三 治疗药物 轻病症 不治疗 中度 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 d 9月 若危及生命200mg2 d静滴 2天 后200mg d 12天 再200mg2 d口服维持 重症 包括脑膜炎 两性霉素B0 5 1 0mg kg d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1 0mg kg d静滴 7天 后0 8mg kg d静滴qod 不推荐伊曲康唑治疗脑膜炎 2020 2 29 Dr LiJia Bin 49 放线菌病 一 流行概况 1 衣氏放线菌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疾病 2 世界散发 3 为G 厌氧 需氧口腔正常菌群 人内源性感染 4 常见拔牙 混合口腔细菌感染后 2020 2 29 Dr LiJia Bin 50 放线菌病 二 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类型 面颈 胸 腹部及肝 脾 肾 骨 脑等 面颈部型 占60 多发生拔牙后 面颈交界处皮肤软组织肿胀 紫红色 变硬 化脓 破溃 流硫磺色颗粒 反复不愈 形成瘘管 并累及邻近组织 眼眶 耳 脑 胸部型 占10 分原发与继发 多见肺门或肺下叶 由炎症到脓肿 咳硫磺色颗粒痰 脓肿穿破胸壁形成窦道 排硫磺色颗粒脓液 腹部型 占25 可自口腔或胸部蔓延所致 其他脏器型 如肝 脾 肾 骨等 2020 2 29 Dr LiJia Bin 51 放线菌病 三 治疗药物 首选大剂量青霉素200万 2000万单位 d静滴 6 18个月长程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 切除瘘管 次选林可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利福平和磺胺类 2020 2 29 Dr LiJia Bin 52 诺卡氏菌病 一 流行概况 1 星状 巴西 豚鼠诺卡菌引起恶急或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疾病 2 全球散发 病菌广泛存在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