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秦少游词作研究.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秦少游词作研究.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秦少游词作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婉约词选析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哲宗时,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少见苏轼于徐州,苏轼以为有“屈宋才”,遂得列门墙,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51岁去世,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有淮海居士长短句等。秦观主要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今存词100首左右,其词内容多写柔情,偶有身世之感,反映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失意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一定社会意义。他的创作以被贬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被贬以前,可以称之为创作早期,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大部分是为青楼歌妓而作,因此词清艳冶,情调缠绵悱恻;被贬后,由于看到了社会的不平,接触了一部分人民,词风为之一变,而主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情调凄婉而颇似南唐后主李煜的创作。对秦观的词作后人评价甚高,如宋元间词人张炎的词源(卷下)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晚晴学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也认为:“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词学专家唐圭璋更是认为,秦观“只顾埋头走自已的婉约之路。诸人之中论艺术造诣则以秦观为最。”本文主要赏析秦观不同时期的婉约派词作4首。秦观生来就是多情善感的才子,这首词据说是他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看到了一位长得很美的歌妓,满庭芳就是为那个歌妓而写的。两人相互爱慕,不能忘情,分离必然是藕断丝连。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年年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下片以抒情为主,情中寓景。我们看上片,“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个“抹”字,一个“粘”字将山和天都写活了。云是微云,草是衰草,“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鸦是寒鸦,村是孤村,不难看出词人向我们极力渲染的是一幅深秋季节自然景物衰残、清冷的画图。这时候一对恋人在船中无语对饮,分别在即,这一句与柳永的“都门帐饮无绪,方留念处,兰舟催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词人欲说还休。我们再看下片。下片化用了杜牧和江淹的诗句,给人以黯然神伤之感。“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时候,船已开动,词中的男主人公坐在船上,频频回头看看身后的高城,女的还含情脉脉地站在岸边,夜幕降临,一片万家灯火,越看越朦胧!这首词写一对情侣告别,读后,让人不禁联想起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秦观因为这首词而被苏轼称为“山抹微云君”。他的女婿范温有一次在酒席前对着不理他的歌妓神气活现地说他是“山抹微云君”的女婿而引起哄堂大笑,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流行很广,几乎每个歌妓都能唱。读过白居易长恨歌的就会知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中,也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过,秦观不落俗套。在他的鹊桥仙词中,利用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的题材,写一对恋人等了一年,好不容易在金凤玉露之夜相逢了,但苦于相会时间转瞬即逝,鹊儿飞散,他们不得不分手。关于鹊桥仙,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认为:“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至于鹊桥仙到底为谁而写,有的说写给他妻子的,有的说写给他的侍女边朝华的等等,不一而足,这里我们不去探讨。下面请看: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融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体,描述了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上片写景,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景中有情,写七月七日的夜晚,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环境。“纤云”,是纤薄的云层。“弄巧”是写纤薄云层很轻柔,随风飘动,形态不断变化,像是巧妙地织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传说织女手很巧,善于纺织,所以古代民间习俗,妇女就在七月七日晚上摆出瓜果食品向织女“乞巧”,同时用线穿针,希望织女给予她们纺织刺绣的工巧。“银汉迢迢暗度”,“银汉”,即银河。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相会也是在银河。“迢迢”,在这里是形容银河的宽阔与长远。“暗度”,不是说牛郎织女偷偷地渡过银河,而是说银河随着夜晚时间的过去,正慢慢地转换着方向。这实际上是表现银河的宽阔而绵长,牛郎织女就这么被它长期阻隔。下面二句写相逢,纵起笔,“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哀怨顿转为欢乐。词人把“一”与“无数”对举,既写出牛郎织女在久离后得以相见的无限欣喜,又衬托出他们之间爱情的纯真强烈。“金风”,就是秋风;“玉露”,就是白露。“金风玉露”,代指秋天。这是指他们在秋风白露来临的七月七日相逢,他们经过长期分离才得相逢一次,他们的欢乐就不知道要超过人间相会的欢乐多少倍。下片抒情,写牛郎织女从相逢到相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三句是写将要分别时的情景。“柔情”如水那样轻软,又似水那样深而且长。“佳期”,指彼此美好的会见。“佳期”仿佛是在朦胧的梦中,又好像梦那样短促。情深而会短,当然不忍分手,所以说“忍顾鹊桥归路”,传说牛郎织女相会是由喜鹊在银河上搭起了一道桥。现在是不忍心回头看那“鹊桥归路”,表示难舍难分,“忍顾”一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恋人分别时内心的痛苦之情。写到这儿,词人忽然笔锋一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是两个人的感情是否能够长久,并不一定要天天在一起。这句确实起到翻旧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也因此使这首词熠熠生辉,格调高于同类题材。沈祖棻宋词赏析认为:“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春三月,当时秦观因为苏轼被列入元佑旧党而遭受牵连打击,贬为杭州通判,从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江城子这首词就是词人即将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重游城西金明池,为怀念同僚友人、感伤仕途失意而作。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弄”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有情态;“柔”字,写出了“春”的百种柔情,“杨柳弄春柔”,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接下来几句写因柳而有所感忆,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当年曾系归舟,可能有离别情事在这发生。“碧野朱桥当日事”,即指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秦观等文坛才俊25人受皇帝赏赐、在西城宴集之事。这次盛会是秦观仕途上春风得意的象征,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可惜好景不长,短短两年之后便很快陷入新旧党争的漩涡。“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暗扣了上片的“泪难收”、“水空流”,“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词中出现了两个“泪”字,后一个“泪”是对前一个“泪”的进一步描绘与引申,即便是满江春水都化做泪水,也难以流尽满腹之愁啊!尾三句运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认为:尾三句与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俯的“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后来的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化用了秦观这句而写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们有人可能会问:秦观堂堂一个男子汉,哪来这么多的儿女情长?可是谁又能理解秦观的心情呢?他一贬再贬,想家而无法回去,想妻子儿女又无法见面,只好求助词来抒发胸中之块垒。苏秦二人在政治上累次被贬,但苏轼能任天而动,随遇而安,倒也活得自由自在,但秦观就不同了,虽然苏轼多次劝他不要灰心,要振作起来,可秦观就是不能做到那样。面对挫折他们不仅心境迥然有别,就是词作,走的也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苏轼昂首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举杯问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秦观呢,只能是悄声低吟“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只能是坐在墙角,掏出手帕 ,一边吟,一边不断地抹汩汩流出的泪水,真是“哀苦凄厉”至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在他的后期词作中也有所体现,最能反映他后期这种词风的,要算是他的踏莎行了。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遭贬,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上片写客馆凄凉的情景,表达词人迷惘、惆怅心情。“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三句,实质上是作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浑浊人世何去何从的痛楚心境的委婉而含蓄的表达。这真有点象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写:“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本来收到朋友寄赠的礼物和慰藉的书信,应是高兴之事,但由于词人遭遇贬官,心情尤其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而且这种离愁别绪就像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一样越积越多,越积越厚,如同用砖头砌墙一样,着一“砌”字,境界全出:恨之广之深之多之大。“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出自诗人肺腑的沉痛的呼喊,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暗中流露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无力的反抗!这句意思是说:郴江本来是绕着郴山而流的,可是为什么偏偏要流进潇湘呢?词人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冷酷无情,内地里暗指执政者的冷酷无情。苏轼最为欣赏的就是他这最后两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说:“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秦观的这首踏莎行确实为难得之佳作。正如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十七讲中的评论:“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应该说,北宋后期,词坛的新旧交替、词家的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