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2014届高三历史尖子生素质展示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04年考古人员在北京昌平张营发现约为3000平方米遗址,发现或出土距今约3000至4000年间的典型器物。石器主要为磨制的镰刀、铲、斧等生产工具,铜器主要是小件工具、兵器和装饰品,有凿、锥、渔叉、鱼钩、镞、喇叭形耳环具及大量的陶制日常用具以及环、纺轮等生产工具及黑陶罐和彩绘的折腹盆,还出土用于占卜的“卜骨”等珍贵文物。上述文物可供研究领域包括夏商时期的基本社会生活 金属农具的应用与普及原始农业及渔猎生产状况 比较成熟的中国古文字2下列文献中,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3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正名分 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 有教无类a b c d5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于长安及五都(即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这表明a城中划有专门的市 b专设官员强化管理c城市管理渐趋开放 d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材料记载,汉代在长安及五个重要的城市设立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c与材料内容相反;d发生在宋代以后。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6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的历史信息应包括唐代妇女的服饰和发式多样化制瓷工艺与造型艺术水平高超许多民族的妇女服饰相互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相互渗透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的陶器,造型逼真,技艺高超,从陶俑的服饰可以判断符合题意;制瓷工艺与陶器不符。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7中唐以来,寺院“俗讲”盛行,内容是地道的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与出现这种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理学兴盛 b民族融合 c宗教虔诚 d市民阶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唐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寺院盛行的“俗讲”、教坊的歌曲都是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观点a李悝:“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突破了血缘政治的统治秩序b“黄海海战北洋水师遭重创,并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c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绘制了第一副月面图。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d“英国上院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1750年18世纪中期英国的黑奴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9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的理解正确的是“中国”特指中原库页岛隶属于中国尼布楚归俄国所有平等协商边界条约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689年,中俄两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划定的边界,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领土,以南属于中国领土,正确;条约中的“中国”并非指中原,排除,故选d。考点:中外历史人物传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1019世纪中期中国的某书记载:“(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国家是a中华民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中的“国有大事,王谕相”可知该国有国王,中华民国和美国都是共和国, 没有君主,故可排除a、c 两项。从材料信息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可知,该国国王没有实权,故d 不正确。这段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1下列各项是对右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准确解读的是a1898年开始变法维新 b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c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d1916年袁世凯暴毙【答案】c【解析】12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社急电,来自东京的消息和旧金山的新闻传遍山城,狂欢占有了重庆。重庆人民在庆祝a成为陪都 b抗战胜利 c国共和谈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4下列内容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b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c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能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79年雷抒雁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小草在歌唱,得天时,地利,人心,因而广泛流传,成为新时期诗歌史开篇之际无法绕过的标志性建筑。15该作品问世时,正值中国的a文革后期民众逐步觉醒b拨乱反正成为时代呼声c徘徊前进寻找新的方向d对外开放正向内地深入17近代的上海“无论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及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倡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该段材料表明打破服饰的等级规定 出现商业化平等化的特征趋新求异的奢华风尚 民国法令推行服饰民众化a b c d19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造成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0“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22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包括各州与中央之间的分权制衡 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不同人种间权力分配平衡a b c d【答案】c【解析】2419世纪中期形成的国际分工,其特点主要表现为a英国在对世界资源的配置利用上占据优势b欧美主要国家共同分享世界贸易中心地位c工业国的巨额投资引导亚非拉美生产方向d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分工发展重要力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的中心。来自亚非拉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故a项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25(28分)教育可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1)材料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6分)清末和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科目设置科目时间、文献国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劳动技术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修身读经讲经国文、历史、法制及理财、外国语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法制经济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农业、女子加家事、园艺缝纫(2)你认为与明清相比清末和民国初年学校教学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1717年,普鲁士法律强制规定儿童入小学学习。16001800年的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特别是1700年以后。在17世纪以前,学校还是各种年龄的人合在一起学习的地方;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专为儿童开设的学校,识字教育已经成为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3)结合材料,指出西方近代教育呈现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16001800年西方文盲率大大下降”的原因。 (10分)【答案】(1)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2分);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2分);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2分)。26(24分)历史犹如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有人称鸦片战争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第一场较量。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列出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屈辱、苦难的百年历程。”观点二:“鸦片战争客观上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鸦片战争以枪炮为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中国开始接触近代文明。”(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点评。(12分)阅读以下两则关于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的材料:材料一 “曼彻斯特的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间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 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摘自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材料二 “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1852年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皇家宪章,摘自企业行名录序言(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看法。(12分) 【答案】(1)选择观点一: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2分),西方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2分)。选择观点二:打破了闭关锁国状态(2分),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刺激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2分),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2分)。考生能辩证、全面的回答问题,12分(2)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分),以材料二中曼彻斯特工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