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人和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亲戚(q)畔之(pn)米粟(s)b.横逆(hn)商贾()疾其君(j)c.吾惛(hn)赡养(shn)放辟(p)d.邪侈(ch)罔民(wn)孝悌(d)解析:a项,“戚”应读“qi”;c项,“赡”应读“shn”;d项,“悌”应读“t”。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环绕。b.与禽兽奚择哉择:选择。c.舜为法于天下法:榜样。d.礼人不答答:答应。解析:a项,环:围。b项,择:区别。d项,答:回应。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c.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d.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解析:b项,终身:一辈子。古今意义相同。a项,亲戚:古代指内外亲属。今义指和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和它的成员。c项,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是一个连词,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分句前面,引出结果。d项,于是:古代是两个词语。“于”,引出宾语,不译;“是”,代词,这个道理。今义是一个词语,表承接或因果。答案:b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参考答案:(1)国家疆界不能限制人民,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2)舜给天下树立了榜样,可以流传后世,我还不免是一个乡里的普通人,这就值得忧虑了。(3)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不聪慧,不通达。b.俯足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故。解析:d项,是故:因此,所以。答案:d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臣请为王言乐仰足以事父母申之以孝悌之义a.相同,不同。b.相同,相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解析:请: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以:连词,“用来”/介词,“用”。答案:a7.下列句子从分句间的关系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b./c./d./解析:b项,分句间关系依次为:假设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答案:b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仁政”的主张,这是孟子政治思想及社会理想的核心。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c.为了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d.孟子在说理中充分运用了对比,展现了他善于论辩,言辞富有气势的特点。解析:b项,“教”与“养”的关系颠倒了。答案:b(二)(2015山东,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独掌。b.敢问其目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d.白刃始合合:交锋。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项,“次”,驻扎。答案:c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解析:此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斋三日”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令太史”后不应断开,应在明确让太史做什么后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卜吉日”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项,“再次请求”于文无据,“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理解错误,“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是将军出征后的事。答案:b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第(1)句的关键点:“一”,全;“臣”,名词活用为动词;“愿”,希望;“帅”,通“率”,带领;“应之”,对付它,言外之意是“讨伐它”。第(2)句的关键点:“好死而乐伤”,愿意死亡,乐意受伤;“为”,因为;“知之审”和“见之明”,句式结构一致,“清楚地知道”“明确地了解”,其中的“之”,只有结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不必翻译;句中的两个“而”都是并列连词。参考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参考译文:武王问太公:“任命将军的方法是怎样的?”太公答道:“大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将军,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将军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用龟甲占卜,选择吉日,向将军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将军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将军,宣告:从此以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亲自拿着斧柄,将斧刃授予将军,宣告:从此以下至于深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拼死,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将军接受任命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听从外部的干预,军队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一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国君答允之后,将军就辞别君主率军出征。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将军,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替将军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替将军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武器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武王说:“说得好啊!”武王问太公:“我想使全军将士,攻城时争先登城,野战时争先冲击,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太公答道:“将军有三礼。”武王说:“我能询问一下具体的条目吗?”太公说:“身为将军,冬天不能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张伞篷,这样的将军叫礼将。将军不能以身作则,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冷暖。翻越险阻关隘,通过泥泞道路,将军必先下车马步行,这样的将军叫力将。将军不身体力行,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劳苦。军队宿营就绪,将军才进入自己的宿舍;军队的饭菜做好,将军才能开始就餐;军队没有举火照明,将军也不举火照明,这样的将军叫止欲将。将军不能克制自己,就不能体会士卒的饥饱。将军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劳苦,同饥饱,那么全军官兵听到前进的号令就欢喜,听到停止的号令就愤怒。攻打高城深池时,即使面临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卒也会争先恐后奋勇登城;进行野战时,双方武器刚一交锋,士卒就会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三、语言表达13.(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调动平时的积累,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答案示例:“水”字形如滔滔的水流,大水叫“川”,“大江东去”,意境阔大;小水叫“溪”,“兰芽浸溪”,意境清新。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除尘器配套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常州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含解析
- 常德初三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简易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现代汉语语汇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与性质晶胞的分析与计算(含解析)
- 葡萄沟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购销合同终止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3月生物技术习题库+答案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知识培训
- 县院感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陕西卷)
- 重点领域敏感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实施细则
- 助听器与辅听设备基本性能及使用建议的专家共识
- 数字金融 远程音视频手机银行技术规范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职责
- 医疗责任险产品介绍
- 中职班主任管理培训
- 2024年旧钻井杆销售合同范本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