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七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doc_第1页
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七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doc_第2页
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七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doc_第3页
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七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doc_第4页
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七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实战演练1.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2.(2015临沂模拟)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是明朝著名的农学家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3.(2015重庆)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造纸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a. b.c. d.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5.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张之洞创办大生纱厂b.张謇修建京张铁路 c.詹天佑开办汉阳铁厂d.侯德榜发明制碱新工艺6.(2015河南)“当地球在空间运动的时候,为何重物还总会落向地面?什么力量驱使地球转动?什么驱使行星在它们自己的轨道内转动?”针对这些问题,牛顿发现了( )a.万有引力定律 b.微积分c.进化论 d.相对论7.(2015福建泉州)王晓涛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德国、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他研究的历史人物是( )a.达芬奇 b.牛顿c.达尔文 d.爱因斯坦8.他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该人物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c.达尔文 d.伏尔泰9.(2015市中模拟)“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c.火车机车 d.汽船10.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11.(2015兰州模拟)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12.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汽船 电话 汽车 飞机 计算机核电站a. b. c. d.13.(2015市中模拟)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14.(2015槐荫模拟)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15.“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6.(2015德州模拟)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它们创造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单极化 b.区域化 c.全球化 d.多极化17.(2015枣庄模拟)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b.跨国公司的出现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18.下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d.使发达国家获得更大利益二、非选择题19.(2015日照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日本,有蔡伦宫;在法国,有蔡伦博物馆;在美国,造纸博物馆里陈列着蔡伦的画像。材料二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蔡伦的名字传扬国外,影响深远。你认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图一:_图二:_图三:_(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20.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到:“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奖项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1)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隋唐时期我国在建筑方面的哪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材料二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大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在跨入“新的时代”后,英国人出行的新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4)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他的哪一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材料五 这一次,沉寂亿年的月球迎来了中国访客。“嫦娥3号”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在虹湾地区着陆的国家,弥补了月球探测史上的空白。(5)材料五中的“嫦娥3号”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1.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早期经济全球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一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是什么?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全球时代的美国 (2)据材料二,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材料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使许多人贫穷。新全球史 (3)你同意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b 2.a 3.b 4.c 5.d 6.a 7.d 8.c 9.b10.c 11.b 12.b 13.b 14.d 15.d 16.c 17.c 18.d19.(1)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3)预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任答两点即可)(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言之有理即可)20.(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2)蒸汽。轮船、火车。(3)第二次工业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