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二、学习重点: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三、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汉武帝军事上的大一统对民族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5分钟)仔细阅读课本并看插图,能在课本上标注并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并记下发现的问题:、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 )统一蒙古草。、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年,汉武帝派( )、( )进攻匈奴,取得胜利。、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 )归附汉朝,汉元帝把( )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二)质疑反馈:各小组收集问题提交教师,教师选出代表性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10分种)问题探究 1“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你认为王昭君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三)巩固知识: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10分钟)(四)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5分钟)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五)当堂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选择题1.冒顿单于最大的功绩是:a,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b, 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纪律严明的骑兵c,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d, 继承了单于位置,成为匈奴最高首领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3. 对卫、霍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收复了河套地区 有助开通丝绸之路 保卫了北方边郡的安宁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a b c d 、材料题材料一: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牛马布满原野,好几代人听不见报警的狗叫声,百姓没有拿武器打仗的任务)。材料二: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必武)材料三: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请同学们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教师解释:烽烟:指战争。鸣镝:响箭,鸣镝无声,指匈奴没有入侵)学生回答王昭君出塞后,极力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匈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