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诊断卷(十七)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四讲 电学创新实验.doc_第1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诊断卷(十七)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四讲 电学创新实验.doc_第2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诊断卷(十七)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四讲 电学创新实验.doc_第3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诊断卷(十七)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四讲 电学创新实验.doc_第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诊断卷(十七)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四讲 电学创新实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创新1.考查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2015全国卷)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 (量程3 v,内阻约为3 000 ),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 ,额定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图1(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rv(填“”“”或“”),主要理由是_。2考查测量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 (2015海南高考)某同学利用图2所示电路测量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实验中使用的器材为:电池e(内阻很小)、开关s1和s2,电容器c(约100 f)、电阻r1(约200 k)、电阻r2(1 k)、电压表(量程6 v)、秒表、导线若干。图2(1)按图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将图3中实物图连线。图3图4(2)先闭合开关s2,再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若某时刻电压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v(保留2位小数)。(3)该同学每隔10 s记录一次电压表的读数u,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5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出ut图线,已知只有一个数据点误差较大,该数据点对应的表中的时间是_s。时间t/s10.020.030.040.050.060.0电压u/v2.143.454.234.515.005.18图5(4)电路中c、r2和s2构成的回路的作用是_。考点二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3.考查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及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2015广东高考)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 k)、电流表(内阻约为1 )、定值电阻等。图6(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6(a)所示,读数为_,据此应选择图中的_(填“b”或“c”)电路进行实验。(2)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元件y,重复实验。图7(3)图7(a)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_(填“x”或“y”)是非线性元件。(4)该小组还借助x和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 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7(b)所示,闭合s1和s2,电压表读数为3.00 v;断开s2,读数为1.00 v。利用图(a)可算得e_v,r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视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4考查伏安法测电阻及电阻定律的延伸 (2015重庆高考)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rx,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图8(1)若使用图8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_点(选填“b”或“c”)。(2)测得电阻丝的ui图如图9所示,则rx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9(3)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 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rx随风速v(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rx会_(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 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向_端调节(选填“m”或“n”)。图10(4)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电路。其中r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rx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_点和_点(在“a”“b”“c”“d”中选填)。图115考查描绘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2015合肥联考)某同学发现很多教辅用书中提到的二极管正接电阻均是某一定值,而他又注意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写到“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它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他为了探求真知,找来一个led蓝光二极管:(1)他首先利用多用电表对它的正接时电阻进行粗略测量,如图12甲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表的表笔a、b应分别接二极管的c、d端b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c若采用“10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角过大,应换“10”倍率,且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d若采用“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刻度“15”与“20”的正中央,测量值应略大于175 图12(2)为了正确描绘出该二极管正接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电流传感器:(量程10 ma10 ma,相当于理想电流表,能较为精确测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电压表:(量程1 v,内阻为1 k)定值电阻r0:阻值为2 k滑动变阻器r1:(010 )滑动变阻器r2:(01000 k)开关、导线若干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选填“r1”或“r2”);请在图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记录的8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7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丙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iu图像;led蓝光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测试数据表i(ma)00.100.310.610.781.203.105.00u(v)00.610.961.522.032.352.642.75由所绘制图像可知,他选用的led蓝光二极管是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电学元件。答 案1解析:(1)因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所以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3)断开s2,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rvrv(其他合理说法同样给分)。答案:见解析2解析:(1)根据电路图,实物图如图所示。(2)电压表的量程为6 v,分度值为0.1 v,所以读数为3.60 v。(3)先描点,然后用圆滑的曲线将所描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40 s时的描点偏差最大,所以该数据对应表中的时间为40 s。(4)电路中c、r2和s2构成的回路,先闭合开关s2,再断开开关s2,使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释放干净,不影响下一次实验。答案:(1)见解析(2)3.60 v(3)图像见解析40 s(4)使每次实验前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相中和3解析:(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电阻值示数倍率,故x的读数为10 110 ,由于,或rxrv,故用伏安法测元件x的电阻时,电流表应外接,故选b电路进行实验。(2)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元件x两端的电压越来越大,电流越来越大,故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3)由ui图线可知y是非线性元件。(4)由(3)中的ui图线,可知线性元件的电阻rx10 ,当s1、s2都闭合时,回路中的电流i10.3 a,当s1闭合,s2断开时,回路中的电流i20.1 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xr),ei2(rxrr),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e3.2 v,r0.50 。答案:(1)10b(2)增大(3)y(4)3.20.504解析:(1)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即rx较小,所以电流表外接时误差较小,故电压表的a端应接电路的c点。(2)由ui图像可知电阻rx 4.1 。(3)根据rxv图像可知,风速越大时电阻rx越小。要使rx两端的电压不变,需增大与rx并联的rw的电阻,即将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向m端滑动。(4)当风速增大时,受气流影响的电阻丝rx的阻值逐渐减小,d点的电势逐渐降低。开始时,b、d两点电势差为零,所以电压表的“”端接b点、“”端接d点时能满足条件。答案:(1)c(2)4.1(4.04.2)(3)减小m(4)bd5解析:(1)由于欧姆表的a表笔内部接电源的正极,故欧姆表的表笔a、b应分别接二极管的c、d端,选项a正确;由于人体是导体,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小,故b错误;若采用“10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角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