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下限时集训(四十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2(2015安庆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强c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3(2015朝阳区模拟)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首次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b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疯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4(2015安徽名校联考)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5(2015淮安模拟)如图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6(2015淮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7(2015东城区统考)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a bc d8(2015大庆检测)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b和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d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会有物质和能量的消耗c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会越强d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10. 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朱鹮的食物中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 kg(干重)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11下面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用于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分解泄漏石油的工程菌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d赤潮的发生与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有关二、非选择题12植物篱是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科研人员研究了蓑草、苜蓿构成的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如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等)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研究的植物篱种植区分布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小麦蚜虫通常分布在小麦叶表面,刺吸植物体中的营养。一般应采用_法调查小麦蚜虫的数量。(2)图2是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苜蓿草区和蓑草区的蚜虫种群发生高峰期比对照区_,在蚜虫种群发生的高峰期,_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小麦蚜虫的种群数量。(3)种植苜蓿和蓑草为什么会对小麦蚜虫的发生产生不同的效果?研究者提取出两种植物的挥发物,并探究四种麦田昆虫对两类挥发物的反应,统计各组实验昆虫(试虫)中能趋向挥发物的昆虫平均数量,结果如图3:两类植物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七星瓢虫等的趋向表现;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明显减少,部分七星瓢虫就会另去他地觅食。这些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它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与苜蓿挥发物相比,蓑草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驱避作用_,_的挥发物能显著引诱猫蛛科蜘蛛。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丁是生态系统的_,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_调节来完成。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3)画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4)依据画出的食物链(网),若d种群要同化100 kj的能量,生产者至少需要同化的能量值为_。(5)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祥性的_价值。答案1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其信息传递是通过颜色来实现的,因此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2解析:选a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3解析:选b因为没有天敌,黄花刺茄的入侵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a错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黄花刺茄的控制最好使用生物防治,c错误;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条件适宜,缺少天敌,d错误。4解析:选a行为信息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由于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所必需的,因此可判断异养生物为分解者,从物质转化方向分析,异养生物是消费者;生态缸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但生态缸不能放在直射光下;若自养生物等成分能正常生活,说明生态缸处于稳定状态。5解析:选d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正确;由曲线可知,种群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略有减少,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b正确;形成曲线后,该种群数量减少,如果建立保护区,可以增加该种群的数量,c正确;形成曲线不可能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天敌多不会导致一种群完全消失,d错误。6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可来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来自于无机环境,如湿度、光照等,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所以b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正确;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d错误。7解析:选b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错误、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错误。8解析:选b狼以兔为食,如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兔的粪便中的能量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该区域狼的数量约为(2030)1060(只);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9解析:选a选项a,生态系统内发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选项b,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者密切联系,所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消耗。选项c,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会越弱。选项d,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负相关,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小,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大。10. 解析:选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这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但不可能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是呈“s”型增长,b错误。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干重)1.5 kg5537.5 kg,c正确。日照时间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11解析:选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菌使其为人类所利用。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多造成的。12解析:(1)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2)从图2可以看出,对照区的蚜虫种群发生高峰期是3月20日,而苜蓿草区和蓑草区蚜虫种群发生高峰期均为3月25日,所以苜蓿草区和蓑草区的蚜虫种群发生高峰期比对照区晚;在3月25日,蚜虫种群发生的高峰期,苜蓿草区蚜虫种群数量(约640蚜虫/100株小麦)比蓑草区蚜虫种群数量(约450蚜虫/100株小麦)要多,故利用蓑草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小麦蚜虫的种群数量。(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从图3可以看出,两类植物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七星瓢虫等昆虫的趋向表现;由于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故蚜虫的数量减少,七星瓢虫就会因食物减少而另去他地觅食。这些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它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蓑草挥发物中蚜虫的数量明显比苜蓿挥发物中蚜虫的数量少,这是因为猫蛛科蜘蛛趋向蓑草挥发物的数量比趋向苜蓿挥发物的多,捕食的蚜虫数量多。答案:(1)样方(2)晚蓑草(3)信息传递种间关系强蓑草13解析:(1)由图中处的双向箭头,甲、乙、丙、丁中指向甲的箭头最多,可以判断乙是生产者,甲是大气中的co2库,丙是各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生产者乙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碳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传递的。(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依靠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时,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使其他生物的数量在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3)根据a、b、c、d四种生物种群数量所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品氢氟酸安全培训课件
- 内网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课件
- 内经选读素问痹论课件
- 内燃机车原理课件
- 内河船舶机务安全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上册1《春》作业设计(含答案)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26 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化妆品安全培训课件
- 先丰安全官培训课件
-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QA出货检验日报表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3.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 加润滑油安全操作规程
- 萨福双脉冲气保焊说明书DIGIPLUS课件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