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1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b。儒家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注重实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注重法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解析:选c。“美德即知识”强调的是美德,“礼”与“仁”强调道德规范,两者都没有体现重视智慧发展,故a项错误;两者都没有涉及理性思考,故b项错误;两者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并不强调等级秩序,只有孔子的“礼”才强调等级秩序,故d项错误。3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 d佛教解析:选b。先秦儒学将“仁”树立为人的崇高理想,重视伦理道德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 故a项错误;雾霾是自然现象,皇帝却认为这与人事有关,下令群臣斋戒希望“感动上苍”,皇帝的这一行为与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相关,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是以理为核心的儒学,被曲解之后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故c项错误;佛教讲究因果报应,皇帝“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此举希望感动上苍,而非对所犯下恶的救赎,故d项错误。4在当时(见下图)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a道教出现 b儒学兴起c罢黜百家 d理学诞生解析:选b。图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东汉道教才产生,故a项错误;图示中鲁国、赵国、魏国等都出现特殊的文化现象,符合战国时期儒学的兴起,故b项正确;罢黜百家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故c项错误;理学诞生于北宋,故d项错误。5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解析:选b。法家主张运用法治加强中央集权,被秦采纳深受推崇,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学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执政后,一改前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建议,儒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派学术地位下降,故b项正确。6(2016金华基础测试)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该言论反映的是()a孔子“礼”的学说 b孟子“仁政”思想c老子“无为”思想 d墨子“非乐”主张解析:选d。孔子“礼”的思想主要指的是维护等级秩序,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敛乎万民”不符合仁政思想,故b项错误;老子“无为”主张是一种不作为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无补也”表明墨子认为从事音乐活动对百姓、国家无利,符合墨家“非乐”思想,故d项正确。7(2016嘉兴基础测试)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d。儒家主要涉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道家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墨家主要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c项错误;“郑人买履”是一个中国历史典故,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出自韩非子,“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讽刺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出自韩非子,而韩非子属于法家思想著作,故d项正确。8(2016温州一模)“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被汉宣帝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表明()a汉家制度是用儒学包装法家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解析:选a。“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说明汉宣帝反对“纯任德教”,这表明其所谓的“汉家制度”是在儒学包装下实行的法家思想,故a项正确。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排除;c、d两项不符合汉代的史实,故错误。9(2016丽水一模)在中西灿烂文化的源头,都有思想家提出我们今人所说的相对主义思想。下列思想家中具有“相对主义思想”的是()墨子庄子普罗塔戈拉塞内卡abc d解析:选b。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相对主义的思想,故选b项。其他二人均没有相对主义思想。10(2016温州模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其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芝诺斯多亚学派商鞅法家 孟子儒家a bc d解析:选d。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故错误;芝诺属于斯多亚学派,故正确;商鞅属于法家,故正确;孟子属于儒家,故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11(2016广东深圳调研)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解析:选b。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但并没有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形式上把儒学神学化,在内容上提出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新儒学并未否定“为政以德”,而是以“天人感应”来约束君主,要求君主实行德政,故c项错误;“天理”体系是程朱理学提出的,故d项错误。12(2016浙江六市六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位思想家是()a墨子 b韩非c孟子 d庄子解析:选b。题干中思想主张的大意是,政事在地方,要害在中央;圣明君主执掌着要害,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这实际上反映出韩非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主张,故b项正确。13(2016浙江抽测)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中“博爱”主张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最为接近()a孔子 b苏格拉底c墨子 d普罗塔戈拉解析:选c。墨子主张兼爱,符合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博爱,故c项正确。14(2016温州模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解析:选c。a项明显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b项错误;子贡作为当时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起到“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作用,故选c项;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15(2016浙江五校联考)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2012年11月15日以来,除了在毛泽东、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上大量引用两位前领导人的话语,习近平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论语36次、孟子10次,引用礼记尚书荀子也均超过5次。腾讯时政新闻(1)两千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与精神支柱,分析其原因并阐释儒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材料二人民儒学并不主张人民主权论,而主张“民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有人共同治理天下。人民就是所有人,人民共同治理天下,这是天赋之义。天下人都是人民,其内部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万民一体,天下一家。秋风必须在学术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儒学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注重“返本开新”,简述春秋以来到近代中国人对“民本”思想的发展。材料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对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糟粕,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必须否定和抛弃。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现代化。(3)据材料三概括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注意从儒学自身和统治者的角度来分析,可从儒学的调整适应社会的需要、儒学的内容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等方面来归纳;第二小问贡献联系所学知识,从文化认同、政治理想、道德准则等角度来分析。(2)联系课本知识,列举从春秋到近代以来的民本思想即可,如孔子的德治;孟子的君轻民贵;墨子的兼爱;董仲舒的德政;唐太宗的存百姓;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工商皆本;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注意从材料三的信息来归纳,抓住材料三中“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和“对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的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答案:(1)原因:儒学自身不断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适应政治和社会的变化;社会因素,儒学强调稳定与和谐,适应了农业社会与大一统政权的需要;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历代官、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政府的提倡与鼓励。(任意三点即可)贡献: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