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政治格局:两极格局多极化中国外交)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惠州调研22)“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为此, 美国实施(或建立)了()a关贸总协定b布雷顿森林体系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关贸总协定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这与材料主旨突出“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不符,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与材料涉及的贸易体系不吻合,故b项错误;“美国”“二战后”“增强西欧的能力”符合教材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描述,故c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军事政治组织,没有涉及经济领域,故d项错误。2(2014广东六校联考)“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从经济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西欧“东山再起”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欧共体的成立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答案】b根据题干限定词“经济角度”,排除a、d项,根据“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因为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选b项。3(2014银川模拟)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答案】b从材料可以看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竞争。同时欧洲走向联合,逐步形成新的势力,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故选b项。4(2015宿迁高三摸底20)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答案】c材料中“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说明日本发挥作用是在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日本的目的是“加入常任理事国”,故b项错误;材料中“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这才是安倍演讲的主旨,故c项正确;“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是日本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5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答案】b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是全球化的内涵,从这一角度思考,b项正确。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局势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答案】b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欧、中、日、俄等政治力量的壮大,世界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7(2015广东六校联考23)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d题中主要提及苏联解体对美国的影响,并没有体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中没有体现俄罗斯继续与美国对抗的信息,故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的信息题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冲击了美国在全球的势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对美国是个“灾难”,故d项正确。8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d“群雄竞起”多用来形容当前国际关系存在多个理论中心,实质反映的是国际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故选d项。9(2014广州三校联考)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答案】d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之间的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c项错误,d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决定国家关系的除了意识形态,还有众多其他因素;a项不符合事实。10(2015肇庆模拟18)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此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读是()a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答案】b中美之间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导致意识形态的差异不会消失,故a项错误;1979年1月中美建交,随着双方关系的缓和,中国逐渐改变对美国的认识,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介绍更加完整,故b项正确;1982年之前的历史教科书没有客观地反映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局面已经逐渐打开,与世界逐步走向联系,故d项错误。11(2014江门调研)基辛格,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他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太平洋两岸一代人的进步”。下列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是()a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朝鲜战争的爆发c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答案】d注意题干要求“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即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a、b、c项都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12(2015广东四校期末联考1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求同存异”b20世纪60年代 “非集团”“不结盟”c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大片”d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答案】b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的具体时间,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求同存异”对应正确,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非集团”“不结盟”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大片”,对应正确,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对应正确,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材料二图一 日军占领沈阳城 图二 日军占据北平 图三 日本投降纪念邮票材料三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研究报告(1)根据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是指近代中国发生的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社会对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反应。(6分)(2)根据材料二,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对应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场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有什么历史地位?(9分)(3)2015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少周年?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主要因素。(5分)【答案】(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反应: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图挽救民族危机;各地民众的反侵略斗争更加激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图三: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提升中国人民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43周年。主要因素:历史问题,74.2%的普通公众认识到日本曾经侵略中国,86.1%的师生认为日本未正视侵华历史;钓鱼岛问题,39.4%的普通公众与53.9%的师生选择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日本追随美国干涉台湾问题,31.9%的普通公众与56.3%的师生选择了此项;福岛核危机,40.9%的普通公众选择了日本对福岛核危机处理不当。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材料三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四2008年12月27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多极”应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4分)(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一外交政策基本方针?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4分)【答案】(1)欧洲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保险风险评估及应对协议
- 建筑工程拆除施工合同注意事项
- 【《H市第一医院卫生应急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探析报告》7200字】
- 电动幕布电源及控制线预埋合同
- 【《某反击式破碎机的整体方案设计案例》1900字】
- 高二周记汇编十篇
- 移动端广告效果分析-洞察与解读
- 酒店餐厅经理工作总结(15篇)
- 二级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钻采工程方案设计
- DB11-T 941-2021 无机纤维喷涂工程技术规程
- 中学校长思政课讲话稿
- 企业智能司库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桥式起重机司机培训课件
- (2025年标准)企业认捐协议书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音乐表演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针灸临床应用试题及答案2025版
- 冬季防火安全班会课件
- 如东物业收费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