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一编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时通关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一编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时通关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一编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时通关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一编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时通关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一编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时通关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b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解析:“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不是局限在“宗族间”层面上,而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故a项错误;“中华民族的盛典”,体现了中华文明传承,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文明,故c项错误;“海外华人华侨”拜祭黄帝陵是弘扬民族精神,不等同于国家的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锦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解析:材料显示西周时期,国家和家族有着类似的结构,体现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宗族组织和政治系统一体,故c项错误;“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是指的王位世袭制,开始于夏朝,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维护权贵利益注重公平正义重视宗法伦理保护私有财产abcd解析:有爵者杀人“皆不为奴”,维护了权贵利益,故正确;因此西周时期的刑法没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故错误;“凡杀其亲者,焚之”,体现重视宗法伦理,故正确;“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反映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5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b体现皇权独尊c保证皇位世袭d震慑割据篡权解析:“受命于天”、“被视为国之重器”,表明秦始皇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故a项正确;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这真正体现了皇权独尊,而玉玺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象征,故b项错误;“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改朝换代时有玉玺也不能保证皇位世袭,故c项错误;“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有玉玺也不能防止篡权,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宰相没有地位b外朝制约内朝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d皇权空前强化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故a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内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而不是“外朝制约内朝”,故b项错误;“大将军霍光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可看出内朝参与决策,故c项正确;“皇权空前强化”一般是指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c6(2015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a土地国有制b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d盐铁专卖政策解析:土地国有制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但土地兼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并臻而至”,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但与“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无关,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下出现地主兼并土地、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国家需要适度干预,也需要广大劳动人民与地主的斗争,来抑制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盐铁专卖政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但土地兼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并臻而至”,故d项错误。答案:c7(2015济宁市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a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经济措施是“盐铁官营”制度,该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最早开创于西周时期,故b项错误;“盐铁官营”政策与儒家伦理之间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只能体现出政府对盐铁方面的垄断,不能代表对所有手工业的垄断,故d项错误。答案:a8(2015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解析:原始社会,我国就出现了种桑养蚕现象,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到商代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由材料“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信息可知,商代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代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故d项错误。答案:c9(2015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解析: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指诸子百家争鸣,文化方面宽容的政策,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已经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故b项错误;士的兴起属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c项错误;“学在民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5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解析:材料中三人的主张是关于按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从“举贤才”、 “因能授官”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5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解析: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钩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5临沂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c士人官僚的“规谏”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体现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故b项正确;士人官僚的“规谏”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2015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天子式微以及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出现了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的局面。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虽然那些“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的势力迭遭打击,但尚未彻底铲除而继续威胁着皇权的巩固。另一方面,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某些封建官僚贵族“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使劳动人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材料二“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材料三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回应”的各自的目的。(12分)(2)据材料二,孔子认为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指出其目的。(6分)(4)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核心。(4分)解析: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一些势力威胁着皇权的巩固,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据此回答“挑战”。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董仲舒希望维护皇权及小农经济。据此回答“目的”。第(2)问分析材料二可知,孔子主张自身约束,待人宽容和恢复周礼。第(3)问材料信息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希望以此思想约束统治者实行“仁政”。第(4)问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天命”。答案:(1)挑战: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汉武帝时期: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目的:孔子:恢复礼乐制度。董仲舒:维护皇权和小农经济。(12分)(2)途径:通过自身努力;待人要宽容;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6分)(3)思想:“天人感应”。目的:用上天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6分)(4)核心:孔子是“仁”;董仲舒是“天命”。(4分)14(2015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考试)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材料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节选自颜氏家训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从政治史角度结合对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所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从经济史角度结合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所体现出的小农经济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从思想文化角度结合从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研究提出史料价值即可,根据材料中“家是微缩的社会,颜氏家训强调人伦道德教育,承袭了儒家孝悌仁义的传统思想”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答案: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能利用材料,明确史料与史论的关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答案举例1: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经济史研究资料。(3分)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分)颜氏家训规定:“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从中可以透析当时的家庭收入来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