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导与练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导与练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导与练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导与练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导与练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二课时)课时目标: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解疑(一)结构化预习:认真预习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 转让给日本。经过:时间主力中心第一阶段1919.5.463第二阶段63以后结果:军阀政府释放 ,罢免了 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 。历史意义:a性质: 。b影响:促进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标志着 。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a概况:中共一大于 年7月23日在 召开。b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 ,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 。c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中共二大: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 。2. 国民革命(1)兴起的背景: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镇压下,工人运动遭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的必要性。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同意共产党员以 加入国民党。标志着 的实现和 正式建立。(3)北伐战争目的: 。北伐军收回 、 英租界。(4)国民革命失败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 政变和 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 , 动摇了 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失败原因:由于国民党右派 由于中国共产党犯了 放弃对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武装起义背景:大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 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定开展 和 的总方针,决定发动 起义。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其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创建了 革命根据地,点燃了 。(2)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的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 成立。“围剿”与反“围剿”:从1930年至1933年,国民党对 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被粉碎。(3)红军长征长征原因: 。经过: 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 会师。遵义会议:a内容:结束了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在事实上确立了 。b意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战是中华民族取得的近代以来 。(2)人民解放战争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 。而蒋介石坚持 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战争经过a、 年夏,全面内战爆发。b、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实现 。c、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 。d、1948年底至1949初,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 统治。(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a、推翻了 ;b、结束 ;c、结束 ;d、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基本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 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预习检测1.说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 ( )a.革命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国民革命的任务也是要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a项符合题意。2.历史学家胡绳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提出打到列强除军阀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之路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生成问题解析:“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19271937年,a项中的奋斗目标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的。a项符合题意。日期自评组评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一)图文说史1921年月日至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号(后称望志路号,现改兴业路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1949年10月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诞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二)互动解疑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课文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从材料四看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一: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材料二: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以上材料整理自百度百科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12日2、中共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表现在哪里?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4、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三)课堂总结知识结构 原因 开端:五四运动 概况新 意义民 中共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主 国民大革命 中共由幼主 中共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稚到成熟义 下的革命 抗日战争 发展壮大革 解放战争 取得政权命 标志:开国大典 革命胜利 意义:国内、国际 原因: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1.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 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2.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壮大 d.五四运动的推动3.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4.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5.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 )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6.从规模和数量上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大革命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b.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王明“左”倾错误导致 d.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基本结束7.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 )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c.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