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内容中,最有利于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是()a“另起炉灶” b多边外交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a项废除了原有的不平等条约,b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外交政策,c项是倒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项要求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答案:a2(2015汕尾模拟)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解析: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保证了新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主权。答案:d3(2015武汉调研)它“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符合上述材料宗旨的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答案:c4(2015吉林质检)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你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帝国主义和殖民力量的削弱c中国第一批进步国家的参会d与会国家尊重了文明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联系所学,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的支持,极大推动了会议的进程和成功,结合各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5(2015安徽淮北模拟)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对材料的理解,考查学生的深层次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使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敌对转为友好,这种情况与万隆会议恰好相符。c项的表述符合“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6(2015河南洛阳统考)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毛泽东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此举的主要背景是()a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c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新的严重威胁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乒乓外交”和所学史实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受到乒乓外交的推动,而1971年4月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在中蒙、中缅边界。a项和d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故应排除b项。答案:c7(2015南昌期末测试 )毛泽东在1971年的冬天说,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一件是林彪垮台;另外一件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时间信息“1971年冬天”。a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b在1972年,c在1972年,d在1979年。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答案:a 8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john paul lederach)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1972年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指出: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是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答案:c9(2015浙江金华十校期末考试)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是我国贯彻“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体现,1979年决定不再延长该条约,反映了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题选c项。a、b项说法材料不能反映,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答案:c10(2015山西晋中四校联考)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美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排除。由“采取主动行动”可判断正确;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可判断正确。很明显正确。答案:c11(2015山西诊断)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的相同点是()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a项不适合上海合作组织,c、d两项不适合中苏关系,选择b项。答案:b12(2015浙江台州四校联考)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c甲、乙、丁 d丙、丁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外交大事记”所列举的外交事件说明了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分析四位同学的观点,丙丁符合题意,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如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如中国参加apec等,与材料无联系。正确的选项是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根据材料一,简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4分)(2)材料二所述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你的理由。(6分)(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解析:本题考查中苏(俄)关系的发展演变。第(1)问注意材料的时间“1950年2月”并结合材料内容,联系时代背景归纳答案。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选择明确的观点,然后根据材料一、二中的内容说明理由。第(3)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一体现的是结盟关系,材料三中则是合作伙伴关系,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变化的原因。答案:(1)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军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有利于保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出两点即可)(2)答案一:不符合。理由:条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援助,双方忠诚合作,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答案二:符合。理由:战争发生在朝鲜境内而不是在中国境内;中国是以志愿军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军队名义参战的;对手是“联合国军”,而不是第三国。(答对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3)变化:由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转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俄罗斯改善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中国希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和发展与各国的关系;实现中俄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答出三点即可)14建国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当美国刚刚取得国家独立时,它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完全陌生的,因而首当其冲地表示了尊重的态度。但是,随着中美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这种态度逐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了轻视到1949年,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令人心痛的30年公开敌对时期。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材料二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公开敌对时期”的政治背景。双方“公开敌对时期”是怎样结束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高一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固定搭配句型》
- 小学生知党爱党课件
- 休闲食品行业健康化转型2025年市场拓展策略与渠道拓展策略研究报告
- 保荐机构人士管理办法
- 人才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 中考体育考场管理办法
- 云计算服务模式演变与家居智能化转型的市场竞争研究报告
- 会计业务收费管理办法
- 人员经费调整管理办法
- 企业境外融资管理办法
- 急性淋巴结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届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昌平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北京开放大学《现代管理专题》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无线)门禁系统报价单
- 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验室上岗证样本
- 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有梯形程序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