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 人民版选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测试1(2014银川一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9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6分)答案(1)措施: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2)认识: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映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2(2015盐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雅典政制材料二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斗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引发了当时诸多议论,苏辙以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苏辙栾城三集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梭伦对贵族政治的态度是什么?为此他所采取的按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的措施有什么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又持有什么态度?为此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改革都针对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事实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们给你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启迪?(2分)答案(1)态度:限制(抑制)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影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利的重新分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态度:商鞅变法废除(剥夺)贵族特权。影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利的世袭特权,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提升了新兴地主(军功地主)的政治地位,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3)主要原因是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4)改革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3(2015吉水)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希腊罗马名人传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材料四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说出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4分)(2)归纳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主要观点,其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4分)(4)概述这三次改革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各自结果。(3分)答案(1)矛盾:梭伦要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亚历山大要解决贵族地主和农奴的矛盾。(2)观点:政府应当鼓励工业发展。体现:殖产兴业;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3)问题: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态度:结合国情有选择的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4)结果: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近代化的亚洲强国(或促进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2014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实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政治制度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根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10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局限性。(5分)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