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资料课件(五).ppt_第1页
浙江省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资料课件(五).ppt_第2页
浙江省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资料课件(五).ppt_第3页
浙江省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资料课件(五).ppt_第4页
浙江省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资料课件(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课例 一 精心备课 明确教学目标 1 通过构建儒学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自主归纳整理能力 一个中心 一个基本点 2 通过习题教学 提高学生材料的解读能力 问题的分析能力 答案的组织能力 二 理清线索 构建 纵横 知识网络 一个中心 文件夹 理论 1 建立知识点的纵横坐标轴2 以某一知识点进行横向 纵向展开横向展开角度 国内与国外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纵向展开 事件发展历史过程 二 理清线索 构建 纵横 知识网络 儒学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宋明 明清 维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百家争鸣孔子 横向 纵向 背景 国内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崩溃 政治 分封制 宗法制崩溃 周王室衰微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 私学兴起 国外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 概况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政治思想 提出 仁 与 礼 的学说 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为政以德 注重政治与人事 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 开创私学 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整理文化典籍 宋明理学 横向 纵向 背景 国内 国外 概况 政治根源 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 经济根源 两宋商品经济发达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动 文化根源 儒学地位动摇 出现 三教合一 趋势 个人因素 一批儒学志士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中世纪的欧洲处在 黑暗时代 经济文化落后 发展 陆王心学 创立 北宋五子 成熟 南宋朱熹 横向 纵向 背景 国内 国外 概况 新文化运动时期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政治 辛亥革命后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复辟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西学东渐 向西方学习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性质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打倒孔家店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提倡思想解放 二 理清线索 构建 纵横 知识网络 一个中心 儒学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宋明 明清 维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三 解题训练 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一个基本点 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习题教学 2009全国文综二 32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 学必以粹为有用 国不学则不国 学非粹则非学 非学不国 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 国粹学 1902年 国学者何 一国所自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者也 国学者 与有国以俱来 本乎地理 根之民性 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 则通是学 知爱其国 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 国学讲习记 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 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 夫周秦诸子 则犹之希腊七贤也 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 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 旧宗教之束缚 贵族封建之压制 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 呜呼 西学入华 宿儒瞠目 而考其实际 多与诸子相符 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 吹秦灰之已死 扬祖国之耿光 亚洲古学复兴 非其时邪 邓实 古学复兴论 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8分 2 邓实认为 亚洲古学复兴 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2分 第一步 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1 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 提取有效信息 2 分段落大意 抓住材料的中心 3 对材料来源及作者及时间进行分析 老师引导 2009全国文综二 32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 学必以粹为有用 国不学则不国 学非粹则非学 非学不国 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 国粹学 1902年 国学者何 一国所自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者也 国学者 与有国以俱来 本乎地理 根之民性 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 则通是学 知爱其国 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 国学讲习记 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 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 夫周秦诸子 则犹之希腊七贤也 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 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 旧宗教之束缚 贵族封建之压制 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 呜呼 西学入华 宿儒瞠目 而考其实际 多与诸子相符 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 吹秦灰之已死 扬祖国之耿光 亚洲古学复兴 非其时邪 邓实 古学复兴论 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8分 学生错误 相同点抓不到关键 不同点回答较好 但由于学生对第三段材料解读不到位 漏点 学生例子 同 旧宗教的束缚 贵族封建的压制阻碍文化的发展 两者都认为应当学习他国的知识理论为本国所用 学习先进文化要进行文化转型 思想解放 反封建思想 异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要破除传统文化 邓实认为要保存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认为要向西方学习 邓实认为要复兴传统文化 邓实认为20世纪是亚洲古学复兴之世 第二步 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8分 老师引导 把问题分成几个小问 写出思考过程1 每段材料找出邓实对传统文化认识或句子 提倡国粹 国粹是本土精华 西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是相似的 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 2 调用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 本质是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传统文化认识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对传统文化 儒学 片面的批判 2 邓实认为 亚洲古学复兴 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学生错误 组织答案结构不合理 学生例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欧洲文艺复兴是在古希腊古罗马名义之下 借用宗教外衣表达反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文化 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它重视人的价值 鼓吹人性解放和自由 批判神权统治 奠定启蒙思想基础 亚洲古学复兴是文化的一种回归 不利于民主 共和思想的传播 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 具有局限性 2 邓实认为 亚洲古学复兴 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老师引导 归纳此类问题的组织结构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对 亚洲古学复兴 的看法 分析两者异同 总体评价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2分 学生错误 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较好 但纵向联系的背景基本没有写出来 学生例子 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严重 自然经济瓦解 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思想的进入与传播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2分 老师引导 提示学生这一 思潮 你要找的是哪个知识点的背景 再引导横向纵向联系 纵向 传统文化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第二步 问题的解读能力的培养 1 根据材料解答问题 简单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稍难 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 江南 发生的变化 较难 根据以上材料 概括梁启超 新民 理念与陈独秀 新青年 理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解读材料上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一 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 新民 与 新青年 的原因 关键找准知识点 横向纵向调动过来 3 主观判断的问题 注意答题的结构 提炼作者的观点 分析内容 总体评价 评析须有史实 有分析 有论点 邓实认为 亚洲古学复兴 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第三步 答案的组织能力 形式规范 表达精确 最好用词组来答 如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2分 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 探索救国之路 传统文化的影响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 重人 的思想 这种 重人 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 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 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 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 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 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 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 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 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 轴心时代 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1 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 归纳儒家人文主义 体现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 的主要表现 5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 重人 的思想 的表现 2分 3 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 6分 四 巩固总结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8分 2 邓实认为 亚洲古学复兴 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 指出这一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