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基础课时案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基础课时案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基础课时案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基础课时案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基础课时案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课时案3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小题对点练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2014德州模拟,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传递的信息是化学信息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环境,b项错误;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错误。答案d2(2014江苏南通第三次调研)右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食物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可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答案a3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解析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食物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答案d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5如图所示是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而出现的一些现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毛虫鸟b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属物理信息c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会造成鸟的数量增多d全球变暖可能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气温上升提前,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毛虫数量峰值提前,但哺育幼鸟时期并没有改变,因缺少食物,会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全球变暖使某些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而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答案c6(2014陕西长安一中等五校一模)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可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解析光是物理信息,甲图显示,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可能a以c为食,b以a为食,因此,b可为次级消费者;丙图显示了大气中so2含量对地衣和黑化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后来由于出现了灌木和乔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其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随着演替的进行,整个植被的生物量会逐渐增加。答案c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2014济宁模拟)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该能力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也得到提高。答案c8(基础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答案d9(2014黄山二检)2014年春雾霾天气常常笼罩大江南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d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正确;雾霾会遮挡阳光,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物理信息,能影响种群的繁衍,b项正确;雾霾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并没有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c10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答案c1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一个过程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b12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 态 瓶 编 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解析据表格分析可知: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不久稳定被破坏,b错误;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低,c正确;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过多会使生产量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b(、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为_。(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yb,表明a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偏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