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8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生命系统调节的目标稳态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8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生命系统调节的目标稳态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8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生命系统调节的目标稳态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8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生命系统调节的目标稳态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8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生命系统调节的目标稳态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跟踪训练(八)一、选择题1(2015上海卷)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解析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无吞噬行为,对其有吞噬行为的是吞噬细胞,a错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均具有特异性,原因在于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不同,即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结合后刺激b、t淋巴细胞分化,b正确;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结合,c错误;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但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分子发生结合,不符合题意,d错误。答案b2(2015北京卷)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解析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a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b项错误;抗体与乙肝病毒(抗原)结合使之凝集沉淀而被吞噬细胞吞噬,c项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项正确。答案d3(2015山东齐鲁名校第一次调研)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解析依据图示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a项正确。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直接分泌到消化腔中,不经过b液运输,b项错误。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浓度下降,同时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弥散到血浆中,血浆中co2浓度升高,c项正确。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对增强,造成a液增多,d项正确。答案b4(2014新课标全国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组成细胞外液的血浆、淋巴、组织液,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而不是内环境中。答案d5(2014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气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答案a6(2014北京卷)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冬泳时,受寒冷刺激,机体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多。答案d7(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体液对激素的运输没有定向性;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血糖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来调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也可通过下丘脑的神经调节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答案a8(2015湖南株洲质检(一)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解析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确定分别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中,从而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血浆中不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存在于组织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后,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中和,维持ph相对稳定。答案c9(2014海南卷)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答案d10(2014重庆卷)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解析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实质是抗原,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一定时间内多次服用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答案c11(2015四川卷)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不需要加热即可呈现出紫色,a项错误;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低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出现组织水肿,b项错误;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含核糖体但不含高尔基体,c项错误;抗原与抗体在内环境中发生反应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2(2015重庆卷)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解析(1)在特异性免疫中,通过吞噬细胞对病毒的摄取和处理,能够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如果吞噬细胞被破坏,则该病毒所特有的抗原不能被暴露,抗原也不能传递给t细胞,在这种情况下,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就不能发挥出来。(2)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该疫苗上有与埃博拉病毒相同的抗原,则该抗原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会产生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抗体),在细胞免疫中会产生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可见,在特异性免疫中,除了产生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外,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答案(1)特有抗原(或抗原)t细胞特异性(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13(2015海南卷)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 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解析(1)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2)na可与hco、hpo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答案(1)不会(2)hco、hpo7.357.45(3)内流电位变化14(2015安徽卷)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转变为_。(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分化。解析(1)细胞a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作用正好相反,即两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