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8《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_第1页
语文:2.8《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_第2页
语文:2.8《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_第3页
语文:2.8《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_第4页
语文:2.8《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陆游 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书愤 陆游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的志向 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 国势危迫的时代 一贯坚持抗金主张 怀着 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 的英雄气概和 一身报国有万死 的牺牲精神 决心 扫胡尘 靖国难 但在政治斗争中 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 打击 可是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 1210 85岁的老诗人 抱着 死前恨不见中原 的遗恨 离开人世 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60年来万首诗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 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许国丹心 至死不渝 检查预习 1 陆游 字 号 山阴 浙江绍兴 人 朝代 著名爱国诗人 词人 诗集有 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 四联名称依次为 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气 楼船夜雪瓜洲渡渡 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 务观 放翁 南宋 剑南诗稿 七律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悲愤 渡口 兄弟 引申不相上下 朗读 注意 节奏 感情基调的把握 前两联回忆过去 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 一语提挈全诗 须重读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写诗人的向往 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 塞上 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 出师 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 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 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感情基调把握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陆游 自主鉴赏 看诗题看注释看诗眼 看背景 论世 看诗人 知人 看典故看手法 解题 书 写愤 愤懑 悲愤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时 金兵入侵 中原沦陷在即 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 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 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 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 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 1186年 此时陆游已61岁 在山阴闲居了6年 少年时 扫胡尘 靖国难 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 这是为下文 空自许 作铺垫 从章法上说 点了诗题中的 愤 字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 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时诗人才36岁 对首联的 世事艰 与颔联的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该如何理解 一起探讨 颈联和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 作用是什么 塞上长城 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 空自许 跟 世事艰 照应 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 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如何理解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两句诗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中曾说过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话 诗人正是以此自勉 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因此基调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 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深入探究 除了这首诗 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 出师表 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 联系历史背景 想一想 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陆游称道 出师表 的诗句 出师 一表千载无 游诸葛武侯书台 一表何人继 出师 七十二岁吟 凛然 出师表 一字不可删 感秋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 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 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 但一直受到压制 三国蜀国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 功盖三分国 一生力主北伐 恢复汉室 而且付诸实施 出师表 所说的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精神 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 亲贤臣 远小人 的告诫 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 它借北望中原 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 并由此俯仰千载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 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 拓展练习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身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1 3题 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 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 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 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注释 师伯浑 陆游的友人 1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雪晓清笳乱起 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 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 想关河 中的 想 是 推测 猜想 的意思 c 雁门西 青海际 两句 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 漏声断 中 断 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 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 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 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d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 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 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 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铁骑无声望似水 句 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 词的上片写梦境 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 衔接自然 结构紧凑 c 清笳乱起 和 铁骑无声 一动一静 以动衬静 手法巧妙 d 作者通过 雪晓 寒灯 漏断 月斜 等意象 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c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 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 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 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词中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与陆游 书愤 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