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考纲点击1 主权国家2 国际组织3 联合国4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5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一 国际社会的成员 1 主权国家 1 产生 是一种历史现象 不是从来就有的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 构成要素 人口 领土 政权和主权 3 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主权 a 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 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人口 领土 政权 主权 居民 主权国家的第一个基本要素 包括领海 领陆 领空和活动领土 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 政府组织 对内行使国家权力 对外代表国家 知识补充 主权和人权的关系 a 人权和主权是有区别的 人权是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 它包括经济 政治 文化 教育等权利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是国家存在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b 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 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家享有人权的前提 人权是主权的体现 因此 人权高于主权 是错误的 c 一些西方国家以所谓 人权高于主权 为借口 侵犯别国主权 干涉别国内政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人权高于主权 是强权政治 翻版 例 一些西方国家提出 人权高于主权 的观点 甚至提出所谓因为人权问题要抵制2008中国奥运会 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这是因为 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尊重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原则 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宣扬 人权高于主权 是强权政治的体现a b c d d 4 主权国家的多样性 新的划分标准 a 按国家性质划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 b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 基本权利 独立权 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权 注意含义 b 基本义务 不侵犯别国 不干涉他国内政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09江苏卷16 在国际社会中 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 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a 独立权b 平等权c 自卫权d 管辖权 b 例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2006年11月16日发生骚乱 中国政府派遣专机 尽快将中国在汤加的部分侨民接回国内 近年来 我国政府多次动用包括外交使馆在内的所有力量 保护我国在国外侨民的安全 这是我国在 a 行使主权国家权利b 履行国际义务c 发展对外交流合作d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 例 多选 中国坚决反对美国以及少数西方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 反对台湾政要以各种名义到与我有外交关系的国家 过境外交 我们的法理依据是 a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b 台湾是地方行政区域 不具有独立的国家主权c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只有中央政府具有涉外事务权利d 作为地方行政区域不可以单独与世界各国 各地区保持和发展关系 ab 2 国际组织 1 含义 若干国家 地区或民间团体 出于各种特定目的 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 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 分类 按成员性质 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地理范围 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职能范围 综合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3 国际组织的作用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 a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 经济 文化 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b 协调国际政治 经济关系 c 调解国际争端 缓解国家间的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 等等 判断 世界上所有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 联合国 1 产生 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日 联合国宪章 生效 联合国宣告成立 2 性质 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 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5 联合国的作用 既发挥积极作用 也有局限性 6 中国与联合国 09安徽卷6 2008年6月以来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 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 进入亚丁湾 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 2008年12月 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 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 这说明 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a b c d c 二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 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家之间 国际组织之间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 国际关系的内容 是多方面的 有政治关系 经济关系 文化关系 军事关系等 3 国际关系的形式 是多样的 基本形式是竞争 合作和冲突 4 对国际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5 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 注意1 关于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 1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是制约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是人们正确观察和判断国际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依据 2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国家力量大小强弱 直接导致其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 3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各个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 例 多选 有人说 弱国无外交 你认为这一观点表达的意思是 a 弱国的主权独立是不可能b 弱国的外交政策是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c 增强国家实力才能在国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d 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尺度 cd 注意2 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1 主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保证 没有国家主权 就没有国家利益 2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存在的前提 没有利益便无所谓的国家主权 因此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例 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4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 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一方 发展中成员国为另一方的格局 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不同b 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c 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d 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 例 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 24 目前 发展经济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 由于地域和经济关系系等因素 双方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 这说明 a 竞争 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b 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c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d 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c 2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 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包括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2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 08广东卷30多选 2007年5月22 23日 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并在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这体现了 a 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b 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d 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ac 09北京卷32 2009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成员国会议研究防控甲型hin1流感的对策 中国政府表示 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 将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 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并提供必要的防控物资 经费和技术支持 这表明 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纽带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a b c d d 例 在联合国的改革中 你认为我国的立场应该是 a 坚持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工作b 坚决贯彻执行联合国所做出的一切决定c 遏制日本入常 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d 力争使联合国的改革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a 中日关系从冬天走向春天 从安倍一日 破冰 到温家宝三日 融冰 再到福田康夫四日 迎春 这次胡锦涛更是五日 暖春 两国领导人访问时间的变化既体现出双方高层交往宽度的拓展 也昭示两国关系去冬入春 前景向好 中日建交36年来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 和则两利 的双赢关系才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也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 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 1 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竞争 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中日关系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又存在利益的差别 这正是导致中日关系既合作又有冲突 在曲折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 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但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 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辨析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任何国家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为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可采取一切方式和手段 1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的对立则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各国都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和推行移交政策 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2 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 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 干涉别国的内政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当代国际竞争及其实质3 我国的外交政策 一 和平与发展 时代的主题 一 和平问题1 是什么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 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 为什么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反对战争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 使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 威胁的隐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 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恐怖主义活动 贫困 毒品 2007年12月27日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 布托遇刺身亡 噩耗传出 举世震惊 基地组织宣称对此事负责 中 美 俄罗斯等国纷纷发表讲话 谴责国际恐怖主义 基地组织策划刺杀贝 布托事件表明a 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b 民族和宗教矛盾的争端此起彼伏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d 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a 二 发展问题 1 是什么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2 为什么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3 威胁的隐患贫富差距悬殊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贫穷和饥饿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因此必须建立国际新秩序 14 2008天津 京都议定书 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 为完成减排指标 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 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 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促进节能减排 这表明a 建立国际新秩序 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b 开展国际竞争 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c 各种力量相互依存 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d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d 二 世界多极化 在曲折中发展 1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 我国必须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跨越式发展 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综合国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5 文化的影响力无疑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 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其核氏2心就是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覆盖面和感召力 我国重视提升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 有利于a 增强民族自豪感 发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统领作用b 形成以文化贸易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c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 提升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 d 三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外交政策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2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3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20 2005年3月6日 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提问时指出 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 今后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让世界少一些战火 多一些安宁 少一些贫困 多一些富足 少一些麻烦 多一些合作 请用所学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李部长的话作简要分析 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 这说明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这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在国际事务中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 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让世界少一些战火 多一些安宁 少一些贫困 多一些富足 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这是因为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要和平求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在国际事务中 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少一些麻烦 多一些合作 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反对单边主义 强权政治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这符合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李部长的话生动概括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