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 诗歌鉴赏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注释: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此指骆氏亭。重城:一道道城关。9、(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3分)【答案】写出骆氏亭清静寂寥(或“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1分),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悲凉的心情,引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或: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2分)。(共3分)采用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1分),突出了思念之情。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1分),衬托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或: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1分)。(共3分)【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结合第一题的解答,点明诗歌到写作手法,说明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对烘托环境和表现作者心情的作用。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2016届浙江省东阳市江北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一)(4分)秋夜独坐 夜深 (唐) 王维 (宋)周 弼独坐悲双鬓, 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雨中山果落, 门外不知春雪霁,灯下草虫鸣。 半峰残月一溪冰。15、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16、两诗中的“独坐”,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15、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分)16、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读书的投入与专注)。(意对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两诗,理解内容,找到描写夜景的诗句,从写动景和静景两方面来分析,比较不同。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2016届江苏省江都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诗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5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0、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2分)11、“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3分)【答案】10、(2分)亡国哀思 凄婉 11、(3分)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理解,结合对作品写作背景的了解,抓住词中关键的句子“是离愁”即可理解解答。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理解词的思想情感,直接分析句子中的比喻用法,提出本体喻体,说明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里感受。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2016届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5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蛱(ji)蝶:蝴蝶8、诗中用梅子黄、 、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2分)9、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3分)【答案】杏子肥、麦花白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填空的提示,直接摘取诗可字语填空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2016届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秋季段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词,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所学所记,比较判断正误。c错,本词表达的是作者不服老,要“聊发少年狂”,并没有“哀叹”的内容。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六、(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 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21、颔联除了对偶,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效果?(2分)2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1、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比,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22、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首先仔细阅读全文,理解全诗的内容,根据最后一句中“归去”一词来理解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七、(2016届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4分)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落落:松高貌。衣冠:士大夫的穿戴。13、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14、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答案】13、(2分)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共2分。意对即可)14、(2分)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共2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最后两句理解不难,从字面上即可理解其所描写的乡间田园生活,用几个词来概括这种生活的特点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八、(2016届江苏省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射阳县第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酒阑:酒尽、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第一、二句所描写的画面。(4分)9、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分)【答案】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1)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2)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解析】试题分析:抓住诗句中每个字词所描写的景物,拓展其内容,发挥想象,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来描述景物的画面,突出其特点,形容这一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抓谁最后一句“酒阑无奈客思家”中“无奈”和“思家”两词结合注释的内容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九、 (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朝晖初中等六校九年级1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宋韩 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顾藉:顾念。 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2分) 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拥”字在句中是“拥抱”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展示出一幅落叶纷纭紧贴台阶的画面,营造了冬日里阴冷凄寒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愁苦悲凉的心情。(2分) 乌鹊在冬夜里绕枝翻飞,欲求栖息却无枝可依,呈现出疲倦、疲惫的情态;鸿雁掠过清冷的月亮,投下一声孤独悲切的哀鸣,诗歌借景抒情,借“倦鹊”、“飞鸿”表现了诗人在贬谪中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困顿失意的心情。(3分)【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诗歌借景抒情,借“倦鹊”、“飞鸿”表现了诗人在贬谪中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困顿失意的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2016届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试问卷帘人”句中“试”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2)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暮春“雨疏风骤”后“绿肥红瘦”的景象。(字数5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答案】(1)一个“试”字,表达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1分)。(2)答案略(2分,能紧扣“枝叶繁茂,花儿凋零”描写生动1分,运用修辞1分)。【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一、(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9、10题。(4分) 春光好(宋)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9、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词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10、“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任选其一简要分析。(2分)【答案】9. 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分)(共2分) 10. “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3分) 【解析】9、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通过写阳光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二、(2016届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4分)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任所有感而作。10、请对首句中的“斜”字进行赏析。(2分) 11、这首诗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0、(2分)(1)“斜”字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桃树杏树(1分)映衬着想要破藩篱斜势顽强生长的姿态。(1分)11、(2分)(2)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佞臣所容,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表达了对皇帝昏庸无知的谴责(不满)。(1分)【解析】10、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佞臣所容,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表达了对皇帝昏庸无知的谴责。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三、(2016届湖北省麻城市张家畈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雨过山村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8阅读全诗,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竹溪村路板桥斜”中“斜”读xi,而【过故人庄】中“青山郭外斜”中“斜”读xi。b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的乡村图景。c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d闲”是本诗的诗眼。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19品读前两句诗,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山村的什么特点?(2分)【答案】18、a 19、意象:雨中的鸡鸣、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特点:幽静、优美、和谐。(1 分,答出幽静即可)【解析】18、试题分析:a中应是“青山郭外斜”中“斜”读xi。”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四、(2016届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初级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7-8题。(6分)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注释】野兴:指陶醉于山村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籁:大自然的声响。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原树:原野上的树。6、此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2)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至少写两点)(4分) 【答案】6、 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2分)7、由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等美景,可见作者对美景的陶醉或对自然的喜爱。 “似吾乡”, 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4分)(答两点即可)【解析】6、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描绘了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的景象。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五、(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山中问答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 窅:yo,深远。9、(1)诗中第二句只笑不答,耐人寻味,请对“笑”字作简要赏析。(3分) (2)结合末句,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1)“笑”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悠然自得的心境,增添神秘感,设置悬念,含蓄隽永。(2)全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闲适心境,也流露出对现实不满(愤世嫉俗)的情感。【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闲适心境,也流露出对现实不满(愤世嫉俗)的情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六、(2016届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3分)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朝廷的鞭挞。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说法不正确。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七、(2016届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阅读采桑子一词,完成第15-16题。(4分) 采桑子 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15、 词中“狼籍残红,飞絮濛濛”意境很美,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16、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胸怀与心境?(2分) 【答案】15、示例一:“狼籍”“飞絮”写落经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示例二:“濛濛”运用叠词,富于韵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絮随风飘扬的迷蒙,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6、表现了词人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解析】15、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6、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作者通过写景抒发的是晚年解脱政务之后的开朗、愉快的心境。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八、(2016届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以下古词,回答1013题,共12分武 陵 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0、 请说出词人“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 (2分) 11、 词中“只恐”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答: (2分)12、 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 ”而武陵春中作者是“日晚倦梳头”,请从中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心态?答 (4分) 13、 “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是千百年来的写愁佳句,请赏析妙在何处?答: (4分)【答案】10、物是人非,家破人亡11、与前文“闻说”“也拟”相对,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作者可以松一口气了,而“只恐”笔锋一转,让人跌落进无限的愁绪之中(意思相近即可)12、“梳洗罢”是对生活的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日晚倦梳头”是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可以看出作者满怀的愁绪。13、借船言愁,用夸张的手法写愁,把看不见没有重量的愁写得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象,连船都载不动了,体现了作者愁之深愁之重。【解析】10、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找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有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的小船承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试题分析:望江南中的主人公是渴望心上人归来,才会早起梳妆打扮、 而李清照并非倦梳头,而是丈夫已死,没有了欣赏的人,也就没心情梳头了。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试题分析: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都载不动,就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是一种独创,不仅奇特而且形象。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九、(2016届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辖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四)诗歌鉴赏(完成26-27题,3分)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6、 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早春 b暮春 c夏季d秋季27、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答案】26、c27、b【解析】26、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27、试题分析:“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的心情。故选b。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89题。(4分)纳 凉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8、 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2分)9、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答案】8、2分 追 (纳凉时)悠闲自在9、2分 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试题,必须熟悉诗歌的主要内容,并且作出详尽的分析。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9、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一、(2016届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人皮日休的咏物诗,完成67题。(4分)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诗文的理解,这首诗所咏的对象为何物?(2分)、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这是本诗显著的艺术特色。请你结合三四两句说说该物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6、螃蟹(2分)7、三四两句是说螃蟹不仅不怕天帝雷电,而且更不怕海龙王的强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螃蟹不畏强权的叛逆性格的颂扬之情。(2分)【解析】6、试题分析:因为螃蟹生活在在海里,又是横着走。符合诗句的意思,因此答案是螃蟹。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试题分析:诗人颂扬蟹的叛逆性格,并未流于直露,而是从“名”、“骨”、“心”、“横行”等侧面逐层对蟹的形象赋之于人的品格、加以刻画、让读者从蟹那具有立体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蕴含其中的主旨思想。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二、(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4分)河湟旧卒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注: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合流的一带称“河湟”。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7、最后一句中“独”字颇耐人寻味。联系诗句,分析“独”字可能有哪些含义。(2分)8、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答案】7、(2分)“汉军零落尽”,失去战友的孤独;“头白返故乡”,家人不在、乡人不识的孤独。(每点1分,要结合诗句,说出依据)。8、(2分)对比手法,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时间之长;十万将士和“我”作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最后一句是描写,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两种手法任答一种,回答对比手法,也只要写出其中一种对比即可。)【解析】7、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写法,品味语言,三四句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三、(2016年河南省安阳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1、诗歌最后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22、试从修辞或炼字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答案】21、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和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意对即可) (2分)22、示例:(1)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梨花盛开比喻雪压冬林,生动形象,新颖贴切,颇有浪漫色彩。(2)“忽如”二字用的最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的急骤,而且表现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是千古赏雪名句。(2分)【解析】21、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诗歌能否做到读懂内容、品味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领悟其中的名句。应抓住“空”来品味作者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四、(20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12月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 全词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1分)9、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词人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答案】8、 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9、 c【解析】8、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 试题分析:c项应是“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为将士们出征渲染了肃杀和悲壮的气氛。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五、(20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野步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这首诗通过描绘_、_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郊野。【2】在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1】 麦陇 翠浪 新蛙 野草花 【2】感受全诗,诗人华丽的意象搭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春天事物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如“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前两句所写景物的特点,之后的抒情句,“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可知,作者对眼前的美景是喜爱的,是羡慕的,表达了它内心的愉悦和陶醉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六、(20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古诗,完成问题。(共5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请把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1分)【2】诗中描写了哪些富有早春特点的景物?请列举出来。(2分)_【3】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2分)_ 【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早莺、暖树 、新燕、 乱花、 浅草、绿杨等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吹面不寒杨柳风、春眠不觉晓等【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诗的第一句是写远景,写山写水,是本诗的所有景物的背景,第二句是写近景,写莺写燕,突出春天给万物生灵还来的快乐。小题2:小题3:试题分析:描写春天的诗歌比较多,要注意的是所选诗句内容要是直接写春的,不是提到“春”字就行,比如“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中心意思不是表现春天。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七、(20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bi):水岸。漪:水波纹。:腔:曲调。【1】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示例1:“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示例2:“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2分,意对即可。 【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言之成理,意对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抓住“衔”和“横”这两词的特点来分析即可。“衔”是写人的词语,用在这里是拟人手法,“横”写出了牧童坐牛背上的情态。小题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八、(20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读下面的诗和词,回答(1)-(3)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共同点是什么? (2)、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不同点是什么? (3)、两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两句来。 【答案】(1)、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 (2)、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3)、白居易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庭坚是“除非问取黄鹂”【解析】试题分析:(1)体会作者情感,结合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长恨春归无觅处”“ 春无踪迹谁知”可知是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知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可知是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3)两作者都在找寻春天但方法却不同,抓住关键诗句来解答,白居易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庭坚是“除非问取黄鹂”。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十九、(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4分)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10、诗人是从感觉的哪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答: 11、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答案】10、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来摹写景色。日落、云光、山翠为诗人眼见之景,“松风起”则为听觉,“山翠拂人衣”则写触觉感受。(2分)11、表现了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2分)。【解析】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十、(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考)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二)(4分)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答案】(1)答案: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2)答案: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