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pdf_第1页
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pdf_第2页
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pdf_第3页
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 0 1 6 0 1 3 0 作者 冯辉 1 9 7 2 女 山东单县人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翻译学及英语教学法 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 的英译研究 冯辉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2 1 0 0 0 9 摘要 从译本是否忠于原著的角度来看 目前翻译的范式主要有两大类 分别是 文本中心 范式和 文本相关 范式 在不同翻译范式下 文学典籍的翻译将会各有其特点 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不仅涉及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言转换 还涉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转换 因此不同翻译范式对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影响更大 从两大翻译范式的概念入 手 分析两种英译范式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特点以及两种英译范式下的译本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译 中国少数民族典籍 文本中心 范式 文本相关 范式 中图分类号 H 0 5 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6 9 5 9 2 0 1 6 0 3 0 1 2 9 0 4 D O I 编号 1 0 1 3 9 6 5 j c n k i g z mz y j 1 0 0 2 6 9 5 9 2 0 1 6 0 3 0 3 2 A S t u d yo nt h e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o fC h i n a sN a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c sB a s e do n t h eT e x t c e n t e r e da n dT e x tR e l a t e dN o r m F E N G H u i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S t u d i e s 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P o s t sa n d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2 1 0 0 0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r o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w h e t h e r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i sf a i t h f u lt ot h eo r i g i n a lp o i n to fv i e w t h e r ea r et w om a j o r c a t e g o r i e s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n a m e l y t h e t e x t c e n t e r a n dt h e t e x t d e p e n d e n t p a r a d i g m M i n o r i t i e sc l a s s i c st r a n s l a t i o ni n v o l v e s n o t o n l yb e t w e e nt h eC h i n e s ea n dE n g l i s hl a n g u a g et r a n s f e r b u t a l s oi n v o l v e st h ec o n v e r s i o nb e t w e e nm i n o r i t yl a n g u a g ea n d C h i n e s e s oe f f e c t so fd i f f e r e n tt r a n s l a t i o np a r a d i g m o fe t h n i cm i n o r i t i e si n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sg r e a t e r I n t h i sp a p e r w es t a r tw i t h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t w om a j o rt r a n s l a t i o np a r a d i g m s a n da n a l y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c st r a n s l a t i o ni nt w oE n g l i s hv e r s i o n sa n dt h er o l eo f t h et w ov e r s i o n so f t h e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a n d We s t e r nc u l t u r a l e x c h a n g e s K e y w o r d s 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 C h i n a sm i n o r i t yc l a s s i c s T e x t c e n t e r e dn o r m T e x t r e l a t e dn o r m a 根据图里的 起始规范 翻译倾向理论 译 者在翻译中倾向于两个极端 一是倾向于原文 也就是说 译者会将自己的翻译作品尽可能的倾 向于原文化 努力在翻译作品中保持原文化的本 真 性 图 里 将 这 一 点 叫 做 充 分 性 a d e q u a c y 二是倾向于译作语言和相关文化 也就是说 翻译者会将自己的翻译作品尽可能的 倾向于目的语 努力将原文中的文化在目的语文 化中找到对应文化参数 图里将这一点叫做可接 受性 就翻译作品而言 从宏观视角来说 还可 以依据作品本身规范更为接近原语言还是目的语 言将其进行划分 如果翻译作品更为接近原语言 第 3 7 卷总第 1 8 1 期 G u i z h o uE t h n i cS t u d i e s V o l 3 7 G e n e r a l N o 1 8 1 2 0 1 6 年第 3 期贵州民族研究N o 3 2 0 1 6 1 2 9 则称为 文本中心 范式 如果翻译作品更为接 近目的语 则称为 文本相关类 本文分析了两 种英译范式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特点以 及两种英译范式下的译本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 作用 一 文本中心 和 文本相关 范式的概 念 一 文本中心 范式 文本中心 范式下的翻译是其将原文置于 相应背景下 忠实于对原文所述内容进行翻译 力图保留原文含义 而文本相关范式就更加侧重 于目的语规范 较之于探求原文本真含义 其更 为注重对于翻译之后在目的语环境中的真实意义 将翻译以后的语言用具有目的语深意的方式进行 表达 上述范式在形成期间皆受到多种语言环境 和文化因素影响 此外 翻译者自身素养和文化 观点也会对翻译作品的范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翻 译者是最终确定翻译原则的人 是最终对翻译策 略做出决定的人 也就是说翻译作品的范式实际 上就是由翻译者确定的 所谓文化观 实际上指 的就是翻译者自身的文化取向和翻译者对于翻译 作品总体看法和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而翻译观 则是翻译者价值观与理论观的统称 翻译价值观 指的是翻译人对于翻译的认知 包括翻译的作用 和意义 翻译理论观指的是翻译人在翻译时所用 的翻译立场和目的 翻译的策略和最终想要达到 的效果 文化观的不同将会导致翻译作品诸多方 面的不同 在进行翻译时 翻译人员将深受文化 观影响 进而导致其翻译理论也有着较大差异 此外 翻译者自身职业和经历也将对翻译造成一 定的影响 二 文本相关 范式 在 文本相关 范式的译作当中 常常在文 化观方面体现出下述倾向 第一 对于我国少数 民族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盲目理想化 第二 带有 一些潜意识的贬低 第三 注重于我国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 上述三者有着自 己的共同之处 那就是翻译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 方面视野较为狭隘 只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文化 输入对于本地文化的作用上 而没有认识到其同 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途 径 就翻译观而言 其认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并不 是完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质和涵义进行反映 而是应该将其中特质和涵义与西方文化进行结合 着重于反映翻译作品对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性突破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展现 进一步表 现出其对于现如今的实际作用 因此 他们将自 己的翻译策略制定为以归化为主的表达 二 两种英译范式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典籍 的英译特点 一 文本中心 范式下中国少数民族典 籍特征和分类 文本中心范式的翻译作品 更为注重将原有 作品和作者作为翻译的中心点 将首要任务设置 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的挖掘 力图对原作 当中文化特质进行本质的展现 在这种范式下的 翻译作品 翻译者大多都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领 域的专家 并且大多数都是华人翻译者 之所以 形成这样的翻译特色 和其自己经历与中西方双 重素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较之于纯粹的西方 民族学者而言 这部分学者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 统文化的发展和变更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 因此 其在翻译过程当中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 特质能进行更为贴切的反映 皮姆指出 这种范 式下的翻译者都有着中西方混合式的文化素养 其致力于对含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作品进 行翻译 并且力图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向西方进 行更为细化的介绍 其中 有代表性的此类翻译 者如下 秦家爵 陈荣捷 黄继忠 梅贻宝 林 理彰 而西方纯粹翻译者则包括 狄百瑞 罗思 文 安乐哲 诺布洛克 麦克诺顿等等 文本中心范式下 翻译者对于我国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理性的态度 既不存在盲目的 推崇 也没有刻意的贬低 其对于中西方文化的 交融性有着较为可观的态度和较为宽阔的视野 力图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西方文化的发展 当中 除此之外 他们在进行翻译时还努力将我 国少数民族文化添加到世界文化发展进程当中 对于这类翻译者来讲 中西方文化交融对于提升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地位 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翻译观而言 这类翻译 者十分赞同英译原则 其认为翻译应基于中西方 交流基础之上 最重要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特质 进行本质传达 文本中心范式下翻译作品的翻译者常常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这些翻译者常常借助于比 2 0 1 6 年第 3 期贵州民族研究 月刊 2 0 1 6 年 3 月版 1 3 0 较文学和史学等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性 这类翻 译者意图从原作思维方式当中挣脱出来 从我国 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当中挖掘出更多具有我国少数 民族思想特质的内容 也就是说 在对作品进行 翻译之前 这类翻译者就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 的文化差异理论体系 并将这一体系在翻译过程 中加以应用 在其翻译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 看到 这种文化差异理论体系贯穿在所有作品的 整个翻译过程当中 因此翻译者十分注重文化差 异 所以说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其常常都会使用具 有极端性的异化策略 特别是在翻译少数民族关 键术语时 其常常会进行具有特性的翻译以使得 其和西方文化产生明显差异 我们将这种翻译作 品叫做比较型翻译作品 这类翻译作品的代表性 人物有 罗思文 德效蓦 约翰等等 不管是对于注释型翻译作品亦或是比较型翻 译作品 文本中心范式下的翻译作品都将自己的 首要任务设置为对少数民族思想特质进行展示 二 文本相关 范式下中国少数民族典 籍特征和分类 文本相关 范式下的翻译者 其所持有的 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具有理性 一 部分翻译者过度推崇传统文化 另一部分翻译者 则惯于对其进行贬低 在文化交融方面 他们不 具有宽阔的视野 只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少数民 族文化输入对于本地文化的作用上 而没有认识 到其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 一种途径 就翻译观而言 其认为翻译的首要原 则并不是完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质和涵义进 行反映 而是应该将其中特质和涵义与西方文化 进行结合 着重于反映翻译作品对于西方文化的 重要性 其认为 翻译作品的着重点应突破对于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展现 进一步表现出 其对于现如今的实际作用 这些翻译作品的读者 分布于各个专业领域 其中有专业性较强的读者 也有普通大众 文本相关类翻译作品有着较多类型 其一 以西方文化为中心 使用西方翻译理论和方法对 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进行归化翻译的作品 这种翻 译作品的特点就在于其翻译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 的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持贬低态度 认为这些作 品中的文化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附属部分 并且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有较大的改动 比如说 由 白之翻译的 中国民族文学选集 就有着十分明 显的上述特点 其二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十分狂热而盲 足的自信 其特点表现为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有用性 对文化中某个部分进行十分夸张的放大 进而希望这种文化可以解决西方文化所存在的问 题 这类翻译作品的代表性人物有林语堂等人 其三 进行翻译的目的为配合职业需求 这 类翻译作品常常将翻译对象设定为大众读者 代 表人物有倪清等人 这类翻译作品大多数都比较 容易理解 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另外一部分作品 则完全将自己的翻译标准制定为翻译作品的可读 性 在这种情况下 这类翻译作品通常会使用西 方词汇替换特有少数民族词汇 并且省略会对西 方读者造成影响的部分 综上所述 文本相关类翻译作品对于少数民 族典籍没有一个切实的本真翻译 总是在某种程 度上对其有着一定的 改造 三 两种英译范式下的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 中的作用 一 文本中心 范式下的译本在中西文化 交流中的作用 文本中心范式翻译作品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特 质有着较为贴切的体现 不管是从客观角度进行 说明还是对中西文化进行差异化凸显 其关键之 处都在于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特质 这类翻译作品当中 翻译者十分认同我国少数民 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少数民族 文化 持有相对理性的态度 没有狂热而盲目的 推崇 也没有刻意对其进行贬低 对于中西文化 交融 其持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态度和较为宽广的 视野 就翻译观而言 这些翻译者认为在对少数 民族作品进行翻译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真实展现少 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其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 的差异性 其认为阅读这类翻译作品的人大多数 都是熟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 因 此其翻译策略为贴切地展现原文中所含文化特质 采取异化表达的方式对原文进行翻译 从这一点 可知 文本中心范式翻译作品最关键之处在于正 确地认知中西文化交流基础 也就是说两种文化 之间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 的基本动力 其也是文化场域的一个重要体现 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差异性 那么翻译作品就将失 冯辉 不同翻译范式下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 1 3 1 去其文化交流意义 正如古语所云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世界文化存在着差异性的重要性正如 物种多样性一样重要 所以说 文化之间差异性 的体现实际上是世界文化进行多元化发展的一种 必然趋势 只有在正确认知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 才可以从这种差异性当中找到文化的共同点 也 就是说寻找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基础 二 文本相关 范式下的译本在中西文 化交流中的作用 不管是全盘西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 刻意贬低 不承认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 用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肆意篡改 还是盲 目狂热地推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少数 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某一个方面进行过度夸大 希 望西方文化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找到解决办 法 抑或是在进行翻译时仅仅是出于个人职业所 需 文本相关类翻译作品对于少数民族典籍没有 一个切实的本真翻译 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有 着一定的 改造 这种范式下的翻译者对于我国 少数民族文化没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要么狂热而 盲目地推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要么就会刻意对 其进行贬低 在文化交融方面 他们不具有宽阔 的视野 只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文化输入对于本 地文化的作用上 而没有认识到其同时也是我国 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途径 然而如果站在另 一个角度对这些翻译作品进行审视 笔者发现 这些翻译作品的诞生 有效扩大了翻译视角 可 以满足更多不同身份读者的需求 有利于其进行 多渠道传播 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中西文化交 流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翻译者自身文化观的差异性将会 导致翻译作品范式存在差异性 就翻译者的文化 观和翻译观而言 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翻译者自 身所处大环境影响 进而导致其形成了有差异化 的意识形态 此外 翻译作品范式上的差异性还 和翻译者自身职业和兴趣有着密切关联 就文本 中心范式翻译作品来讲 不管是注释型翻译作品 还是差异性翻译作品 这两种翻译作品在文化观 方面都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品有着十分 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翻译者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 较为理性的态度 既不存在盲目的推崇 也没有 刻意的贬低 其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性有着较 为客观的态度和较为宽阔的视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