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2016年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习题 岳麓版必修31.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20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图书管理员的意思是:图书增多,价格下降,从而显示了中国一项发明的重要性。进而推理,这项发明应该是印刷术,再从“15世纪时”的时间信息可以推出应该是活字印刷。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闭关锁国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墙内开花墙外香”指中国古代的科技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本国历史的发展却影响较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环境。3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答案】c【解析】“当时的发明”应该是宋代,而四个选项中只有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发明。4.右图是一块币值为5元的纪念银币。图中人物之所以被后世纪念,是因为他()a发明了地动仪b编制了授时历c精确推算了圆周率d编写了本草纲目【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祖率”和生卒年月可判定图中人物是祖冲之,他的主要贡献是精确推算了圆周率。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求善而不存真b缺乏理性精神c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b、c三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的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项明显错误。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b项正确。6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答案】d【解析】“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战胜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在此起推动作用的是中国的火药。7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位科学家是()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答案】d【解析】近代科学即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四人中,只有徐光启的研究方法符合这一特征。8“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下列相关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左思因赋写的好而得到汉武帝重用 b造纸术已经发明c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答案】a【解析】据“西晋太康年间”这一信息可确定a项明显有悖史实。9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和谐”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观点;“纸卷轴”反映的是造纸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10.右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奠定了基础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abcd【答案】d【解析】司南最早发明于战国,且是利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排除含的选项。11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判断它是发明于唐朝的火药。1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时期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比较普遍,故本题选c项。a项明显错误,b项和d项与材料不符。13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答案】a【解析】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他在1607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材料二利玛窦(15521610)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利玛窦编绘的地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为了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央的观念,他把子午线从世界全图中央向左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央。(如图)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社会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2)简析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答案】(1)态度:总体保守,但少数开明人士乐于接受西方文明。(2)原因保守:小农经济的局限;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盲目自大的心态;八股取士的制约。开明: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经世致用学风引导开明知识分子关注现实。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中外历史新编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箭、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至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 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1)材料一“四门自然科学”中对封建经济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哪一门?列举两例代表作。(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观点的正确性。(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4)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答案】(1)农学。齐民要术、农书(或农政全书)。(2)史实,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