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doc_第1页
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doc_第2页
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doc_第3页
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doc_第4页
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甲醇产业链情况调查一、浙江的经济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多年来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最新数据 显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1亿元,第 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3%、12.4%和12.3%。人均GDP为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仍居国内各省第二 位),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从各产业对GDP增 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5.0%;第三 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7%。随着整体经济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各行业也逐渐回到均衡发展态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 业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为本省经济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除房地产业有所回落外,各行业都保持较快发展。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长 33.4%;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35.7%,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44个,比上年增加206个,合同外资200.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0亿美元。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81.1亿美元,实际外资41.4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29.1亿美元;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630家,投资总额40.2亿美元。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为26.2亿美元,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二、浙江的地域划分浙江省行政区划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杭州市(副省级)辖8个市辖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 江干区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代管3个县级市: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辖2个县:桐庐县淳安县宁波市(副省级)辖6个市辖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 北仑区鄞州区代管3个县级市: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辖2个县:宁海县象山县温州市辖3个市辖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 代管2个县级市:瑞安市乐清市(乐,yu)辖6个县:永嘉县洞头县平阳县 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嘉兴市辖2个市辖区: 南湖区秀洲区 代管3个县级市: 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辖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湖州市辖2个市辖区:吴兴区南浔区/辖3个县: 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绍兴市辖1个市辖区:越城区代管3个县级市: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辖2个县: 绍兴县新昌县金华市辖2个市辖区:婺城区金东区代管4个县级市: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 永康市辖3个县: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衢州市辖2个市辖区:柯城区衢江区代管1个县级市:江山市辖3个县: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舟山市辖2个市辖区:定海区普陀区/辖2个县:岱山县嵊泗县台州市(台,ti)辖3个市辖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代管2个县级市:临海市温岭市辖4个县:玉环县仙居县三门县 天台县(台,ti)丽水市(丽,l)辖1个市辖区: 莲都区代管1个县级市: 龙泉市辖6个县、1个自治县: 缙云县青田县云和县 遂昌县松阳县庆元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杭州:省会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电子商务之都,生活品质之城宁波:工业城市,港城,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温州:民营企业之都 绍兴:古城,亚洲最大的面料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所在。 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中国极限之都 台州: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中国塑料王国义乌: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全国第十个新“经济特区”三、浙江的交通沪杭、浙赣铁路相接纵贯省境,与杭甬、甬台温构成交通主干线,铁路通车里程900公里。浙西南的运输大动脉、全长251公里的金温铁路,已于1997年8月全线铺通。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至今仍是浙赣线之咽喉。钱江二桥和钱江三桥已建成通车。全省有6条国道和66条省级干线公路,全省所有乡镇已通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沪杭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铁路既有线:(1)干线:沪杭、浙赣线;(2)支线:萧甬、宣杭、金千、金温。高 铁:(1)350级: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已开工),杭甬客专(已开工),杭长客专(已开工); (2)200-250级:浙赣线,甬台温,金温扩能(已开工)。四横四纵(浙江境内):老沪昆线(沪杭+浙赣);新沪昆线(沪杭高铁+杭长客专);杭深线(杭甬客专+甬台温+温福)车 站:杭州站(222趟)、金华西站(151趟)、杭州南站(128趟)、义乌站(127趟)、宁波东站(104趟)、温州(两个站共96趟)、嘉兴(两个站共179趟)等;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为主要始发站,杭州、金华为主要中转站。注:这里的嘉兴是指嘉兴站和嘉兴南站两个站,有些城市高铁和普铁是公用车站的如:杭州站,为了公平公平起见,故以两个站停车数的和计算。2010年将是浙江省省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省发改委初步计划投资数480亿,实际投资有望达到500亿,占全国投资的7.5%,全省将形成宁杭、杭甬、沪杭、杭长、金温扩能改造、九景衢铁路、杭黄铁路、钱江铁路新桥、杭州东站枢纽、宁波铁路枢纽等“七线一桥两枢纽”共计10个项目同时在建的格局。高速公路已建成沪杭、杭宁、上三、乍嘉苏、杭浦、杭甬、申嘉湖杭、杭长、申苏浙皖、沈海、甬金、甬台温、诸永、台金、金丽温、杭金衢、杭徽、杭新景、龙丽、丽龙、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国道104国道:(北京-南京-福州),在浙江省境内途经长兴、湖州、德清、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临海、黄岩、路桥、乐清、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等县市。其中,杭州枣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设高速公路。318国道:318国道始建于1993年,历时三年建成于1996,318国道起点为上海,途径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沿途有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等著名景色。320国道:(上海-云南 瑞丽),在浙江省境内途经嘉善、嘉兴、桐乡、杭州、富阳、桐庐、建德、寿昌(接330国道)、衢州、常山等县市。其中,杭州到寿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级公路。329国道:(杭州-舟山 沈家门),途经、绍兴、上虞、慈溪、宁波、北仑、定海、普陀等县市,其中,杭州-宁波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宁波白峰枣舟山鸭蛋山轮渡24小时昼夜通航。30国道:(寿昌-温州),途经兰溪、金华、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等县市,这条国道与金千、金温铁路并行,其中寿昌-金华段已建成高等级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以建成通车。水运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京杭大运河的杭州-苏州、杭州-无锡区段每天尚存一班夕发朝至的游船对开。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客运增幅较为平缓,货运增幅较高,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上半年完成旅客运量11.72亿人次,同比增长2.6%,增幅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完成货运量9.02亿吨,同比增长7.2%,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88亿吨,同比增长5.7%,增幅回落10.9个百分点。四、浙江的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11个重点产业 汽车。重点发展轿车、豪华大客车、微型车、运动型多功能车、皮卡车等五大系列整车产品和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以及配套的动力、制动、转向、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产品。 船舶。重点发展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大型船舶以及船用主(辅)机、动力装置、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做强特种船舶和远洋渔船,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和中高档游艇,提升发展船舶修理业。 钢铁。规划建设宁波临港钢铁基地,加快杭钢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优特钢及深加工,做强做精不锈钢产业,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石化。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延伸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聚酯、聚氨酯、特种纤维、聚碳酸酯、有机化工原料等七大产业链,提升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学原材料、基础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五类产品。 装备制造。重点突破重大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现代仪器仪表、新型纺织机械、高性能轻工机械、新能源关键设备、轨道交通及民用飞机配套设备、工程机械、环保设备、机械基础件和特色产品等十大领域。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专用集成电路和关键器件,第三、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及宽带无线等通信网络产品,高端服务器等 计算机产品,新型显示与光电子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半导体照明,以及云计算、“三网”融合、应用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 有色金属。巩固提升铜铝加工制造业,着力发展铜铝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拓展钛合金、镁合金等新品种加工材,规范发展再生金属业,调整提升有色金属冶炼业。 轻工。提升食品、家电、造纸、皮革、塑料制品、照明电器、家具、日用化工等行业的竞争优势,发展印刷、包装、文体用品和工艺美术产业,推进亚洲包装中心建设。 纺织。加快调整化纤产品结构,提升纱线及纺织面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推动印染业发展与清洁生产相融合,创建丝绸行业新优势,以设计和品牌推进服装服饰及家纺产品升级。 建材。推动水泥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支持发展特种优质浮法玻璃、优质高档建筑卫生陶瓷、新型装饰陶瓷和新型节水卫浴五金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拓展玻璃和玻璃纤维深加工,鼓励发展高性能化学建材、新型墙材、高档装饰装修木制品等新型建材产品。 医药。大力促进原料药产业转型发展,做强医药制剂,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快新型医疗器械及关键制药设备等领域的突破。 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 现代商贸。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构筑通畅高效的现代生产性商贸服务体系、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行业监管机制。 金融服务。加强金融体制、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并举的“大金融”服务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建成金融改革先行区、金融发展繁荣区、金融生态优质区和金融运行安全区。 现代物流。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快递服务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拓展物流增值服务,推广供应链管理,调整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信息服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强省。 科技服务。以研究与开发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技术中介及推广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为重点发展领域,加快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发展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一批科技服务业主体。 商务服务。规范提升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验检测等行业,扶持发展法律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信用评估、认证认可、品牌营销、广告会展等行业,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培育知名品牌和规模企业。 旅游。拓宽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率先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文化服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兴业态,加强原创作品研发,开拓文化市场,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跨国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大省。 房地产。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合理引导和发展商品房市场,发展房地产规划设计、经营、装饰、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倡导“绿色建筑”,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社区服务。加快形成配套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创新社区服务形式与内容,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和非营利性服务,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 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承接离岸外包业务,推进在岸外包业务发展,加快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开拓外包业务市场,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块状经济 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1.杭州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2.萧山化纤纺织产业集群 3.余杭家纺产业集群4.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5.慈溪家电产业集群6.乐清工业电气产业集群 7.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8.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 9.嵊州领带产业集群10.海宁皮革产业集群 11.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 12.金华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集群 13.永康五金产业集群 14.义乌饰品产业集群 15.台州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16.黄岩模具产业集群 17.温岭泵业产业集群 18.长兴蓄电池产业集群 19.衢州氟硅产业集群 20.舟山船舶修造产业集群 21.缙云机床产业集群 22.富阳造纸产业集群 23.建德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24.余姚节能照明及新光源产业集群 25.温州鞋业产业集群 26.永嘉泵阀产业集群 27.南浔木地板产业集群 28.安吉椅业产业集群 29.德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30.桐乡濮院和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 31.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32.嘉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33.诸暨大唐袜业产业集群 34.新昌轴承产业集群 35.东阳磁性电子材料产业集群36.兰溪棉纺织产业集群 37.江山木业加工产业集群 38.舟山海洋生物与海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39.路桥金属资源再生产业集群40.临海休闲用品产业集群 41.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集群42.遂昌金属制品产业集群 注:列入该专栏的是我省第一、二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今后将根据各地发展情况进行增补认定,并实行动态管理。 五、浙江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服务模式逐步优化。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物流企业群体加速成长,物流集聚区逐步形成。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2009年全省物流企业达到1.1万家,比上年增加1000家左右。其中拥有A级以上物流企业118家,占全国的16%,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六、浙江甲醇供应2010年,浙江进口甲醇49.6万吨,本地生产13.5万吨,外省调入来自:1、周边省份(江苏、上海、安徽、山东)调入45万吨,来自西北地区大约18万吨;华中地区10万吨,华南地区10万吨。七、浙江甲醇企业绍兴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八:甲醇下游企业甲醛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浙江温州佳禾助剂有限公司富阳市东亚化工厂嘉善荣马化工有限公司杭州市争光塑料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爱立德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豪博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国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国盛遂昌志濂丽水丽人木业二甲醚浙江中油华电有限公司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MTBE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DMF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