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15页).doc_第1页
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15页).doc_第2页
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15页).doc_第3页
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15页).doc_第4页
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15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07XXXXXXXX本科生毕业论文论 文 题 目: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 以“黄师之声”广播台为例 作 者: 李润生 专 业 班 级: 广播电视编导200705班 指 导 教 师: 许五龙 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目 录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作者简介1引 言 2一、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概况3(一)广播类型3(二)广播制度3(三)广播形式3(四)播音时段3(五)栏目设置3二、校园广播的发展现状4三、校园广播发展的落后主要原因4(一)落后的传播理念5(二)节目形式单一5(三)栏目定位模糊,思路狭窄,特色不明显5(四)节目时间限制6(五)广播设备老化6(六)缺乏自我宣传和品牌维护意识6(七)互动意识不强7(八)播音员主持人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7四、校园广播的如何发展7(一)校园广播将长期存在8(二)打造品牌栏目,提升整体品牌8(三)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选拔和培训9(四)加强与听众的互动和内部的交流9(五)积极进行节目改革创新10(六)加强宣传和重视网络技术的运用10(七)引入市场、灵活经营11结束语 11注释 11参考文献 12致 谢 辞 13浅谈高校校园广播的现状与发展以“黄师之声”广播台为例作者:李润生 指导老师:许五龙【摘 要】高校的校园广播一直以来是校园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媒体,不仅丰富了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校园媒体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大冲击了校园广播的校园媒体地位,加上自身发展滞后,校园广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将从黄冈师范学院“黄师之声”广播台校园广播面临的困境出发,寻找校园广播近年来发展不景气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其次文章还从其他媒体的发展和竞争历程中分析出校园广播必将长期存在和其存在的理由和优势:最后,本文根据现在校园广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在校园广播这个正处在挑战和创新的阶段,笔者希望这篇文章对解决校园广播如何摆脱弊病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校园广播 广播台 黄师之声【作者简介】李润生(1988),男,山东淄博人,黄冈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705班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llege campus radio- to develop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voices radio station as an exampleAuthor: Li Runsheng Teacher: Xun Wulong【Abstract】College campus radio has been the important media campus propaganda work, not only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ampus, exercise and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campus media peopl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rise of new media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greatly impact the campus radio campus media status, add their own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campus radio meet unprecedented predica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campus broadcast in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looking for the plight of campus broadcast on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sluggish articles: second from other media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process analysis of the campus radio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and its existing reason and advantage: finally, based on a series of campus broadcast now exist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nd views. In campus broadcast this is in challenges and innovative stage, the author hopes this article campus broadcast to solv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to get rid of evils have certain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College campus radio radio station Voice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uthor Information】Li Runsheng (1988),male,from Shanndong Zibo,in class 200705 of Editing and Directing Specialty of Radio & TV,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引 言102年前的圣诞之夜,一个叫做费辛顿的美国人在马萨诸塞州布兰特洛克镇利用广播播出的的圣诞歌曲和马丁路德圣经拉开了全球广播时代的大幕。1920年10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在美国诞生。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电台开播。随着技术的发展革新和广播设备的的逐渐普及,各大高校也开始接触和利用广播技术进行校园宣传工作,并逐渐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开办自己的广播节目,创建自己的校园广播电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园广播。高校校园广播作为重要的校园媒体和宣传机构,是大学校园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播最新校内外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校园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校园广播除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参与高校校园广播的学生还能从中得到锻炼,把它变成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现在活跃在社会上的优秀传媒工作者,很多都在高校校园广播的平台上历练过,并从高校校园广播的平台走出来的。高校校园广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校园的露天广播。这种广播一般是通过分布在校园各片区域的高音喇叭或音柱来进行声音传播的。另一种是调频广播。和普通的商业电台广播类似要通过收音机来收听。虽然高校广播有传播快捷、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感染力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方面的特点,而且作为校园最受欢迎的媒体建立了稳固的媒体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变化其影响力极大削弱。因为无论是露天广播还是调频广播他都属于广播的范畴,都无法逃离当今媒体的发展趋势相对于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正在渐渐没落。随着电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播的作用正渐渐减弱,高校校园广播也是如此。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开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来获取信息,加上高校校园广播节目形式日趋僵化陈旧,内容吸引力不够,以及高校校园广播播出时间限制和收听限制,高校校园广播正面临着听众大幅度流失影响力下降的困扰。那现在校园广播的现状如何,将来会不会消亡,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我就以黄冈师范学院“黄师之声”广播台为例谈谈我的看法。一、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概况(一)广播类型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又称“黄师之声”广播台,创建于1999年。属于面向校园的露天广播。其广播设备是采用电脑和调音台控制,通过大功率功放连接分布在校园各处的音柱实现对全校广播的。使用的录音软件是Adobe公司开发研制的Audition 3.0,音频播放软件是大家常用的千千静听。(二)广播制度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所有的广播节目实行制播分离,也就是说主播在播音的同时,还有一名专门的制作人员负责电脑和调音台的控制(工作相当于导播,但是制作还要负责广播台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部分节目的录音以及后期制作)节目稿则是主播根据自己节目特点自行编稿(三)广播形式广播台的播出形式是直播节目与录播节目相结合,绝大多数节目是直播节目,录播节目只占极少数,只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需要做特别节目时采用录播形式。(四)播音时段广播台广播覆盖面积广,拥有听众近万人,在校园宣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1:3013:00和下午17:3019:00,周六和周日下午18:00左右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播,平均每天播音时间约三小时。(五)栏目设置广播台的栏目分两个组-新闻组和综艺组1新闻组栏目安排在每天中午,一般有两档。第一档栏目:新闻时空,是每天中午的第一档栏目,栏目定位:国内外时事追踪报道,体坛消息及时放送,关注校园内外,紧随黄师改革发展步伐,是一档同学身边的新闻播报栏目。第二档栏目 周一至周五分别对应不同的节目星期一 : 时事要评节目定位:点击国际最新时政热点,畅谈国内最受关注话题,时事要评每天都会挑选最近最新最热的话题与您一起探讨。星期二 : 校园直通车节目定位:校园直通车有事大家说,关注和分析最新的本校校园动态星期三 : 生活面面观节目定位:关注健康,关注生活,为同学们提供生活常识资讯,生活面面观,就在您身边星期四 : 关注大学生节目定位:以大学生为中心,关注其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问题,切实帮助解答大学生疑难,充当大学生学习就业向导职责。星期五: 非常体育2+1节目定位:一周体育大事面面俱到,件件体育热点深入评说,点燃运动激情,展现体育魅力,每周五中午,一份不用读只需听的体育周报。2综艺组的栏目全部被安排在下午周一:文苑漫步节目宗旨:以分享美文为主要内容,以提炼生活感悟为主旨澄净的文字配上明澈的音乐,主持人引领着听众体验喧嚣世界之外的那份静谧与祥和,每个人心中的文学情节在这里得到了重温周二 :魅力星期二节目特色:轻松娱乐的风格,并且关乎时尚,期望能够使同学们舒畅身心,并为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周三:艺术博览 栏目宗旨:艺术博览的宗旨就是让听众了解艺术,提起对艺术的兴趣,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来提升听众的审美观。让生活在浮躁中的人们感觉来自心灵内处,宁静的思考的声音。沉淀对生活的感悟。周四:外语语节目,日语组和英语组同属外语组,轮流每个星期四的下午播音。日语节目日之韵,英语节目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ress(国际文化快递)周五:心情旅行者栏目构思:心情旅行者,顾名思义,介绍一个城市的风格,介绍一个地方的风情,阐释生活的哲理,阐释人生的哲理.周六:音乐随身听栏目定位:提取新鲜的音乐元素,用音乐感动听众!周日:幸福嘉年华栏目宗旨:在周末结束的时候为全校同学总结盘点一周的娱乐综艺新闻、事件,丰富大家的视线,为大家的耳朵带来一些新鲜感觉。 除此之外,每天下午最后一档栏目是一档点歌栏目温馨速递栏目定位:为在校的师生提供点歌服务二、校园广播的发展现状校园广播自诞生以来都经历过一个类似抛物线的轨迹,从最开始的不熟悉到大家好奇的关注,再到一个几乎疯狂的火热,再到后来慢慢的冷淡。除了少数专业和硬件条件过硬的学校进行解放思想的创新改革和资金投入后有了更好的发展之外,大多数的校园广播,特别是普通的二本院校都停留在一个相对比较冷淡的尴尬的境地。以黄冈师范学院“黄师之声”广播台为例校园广播最初的几年,经过全体台员的共同努力,校园广播是校园最受欢迎的校园媒体,不仅如此,广播台还经常举行一些大型的文艺活动,如“黄师之声”大型广播文艺晚会,鄂东高校广播联盟大会,校园广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此外,还开通过广播台博客:与听众互动交流来体现广播台的互动性和人文关怀。在2004年6月的湖北高校广播联盟和2004年11月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对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的考核中,均被评为“合格高校广播台”。但是现在的校园广播的影响力远不如前,其校园广播的节目也越来越无法吸引到听众的注意了。除了来自信息时代的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技术变革使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便捷的信息来源渠道和更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造成对校园广播这一形式造成的强大冲击以外,校园广播自身发展的落后是主要原因。三、校园广播发展的落后主要原因(一)落后的传播理念现在众多高校都有新闻传播类专业,但是校园媒体与课本上的先进的传播理论联系甚少,很多理论只存在于纸上谈兵,校园媒体新传播理论的应用上面很有限,校园广播更是如此。再加上校园广播本身长期被放置在大学校园的象牙塔中,与外界媒体轰轰烈烈的改革发展大潮严重脱节,未能收到外界媒体变革的影响,即使是现在媒体已经广为应用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也不能引入校园广播的发展之中。黄冈师范学院广播台的节目安排很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除了几档节目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过改版之外,所有的节目安排几乎是一成不变。中午全部是新闻组节目,下午全部是综艺组节目。所有节目的版头,片花,播音方式全是沿用很早之前的形式,不说审美疲劳也是毫无新意。节目稿件的编排是有主播自由编排,现在主播的编稿习惯网上照搬,本校的学生稿件用到的很少(本校校园新闻除外),主播的原创稿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就难免出现我们播出的内容对本校学生的吸引力有限,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不同节目的节目稿件内容撞车。(二)节目形式单一黄师广播台的节目形式就比较匮乏,几年前的节目形式大多为播报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念稿子。不仅听众觉得生硬呆板,主播播起来也觉得无聊,近年来节目由原来的播报式向交流谈话是式过度,由原来清一色的播报到现在几乎清一色的聊天谈话式,节目形式单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大量这种聊天式的节目形式让听众对节目没有了区分度,不同的节目只不过是换了不同的人在聊,而且众多的同形式节目,如果把握不好聊天的度会使整个节目感觉啰嗦,拖沓,没有重点,不知所云。(三)栏目定位模糊,思路狭窄,特色不明显每档节目都有自己的节目定位,主播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养的内容,针对什么样的听众,校园广播节目更是如此。但是校园广播有一个问题,就是节目策划的节目定位和实际的播出会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出现了定位的偏差和模糊。比如校广播台的“时事要评”,节目定位是点击国际最新时政热点,畅谈国内最受关注话题。现在的节目里几乎看不到国际时政热点,反而大多是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再比如说“心情旅行者”栏目构思是介绍一个城市的风格,介绍一个地方的风情,阐释生活的哲理,阐释人生的哲理。栏目宗旨是 学会成长,学会思考,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微笑。给您一个舒缓情绪,交流内心情感的空间。现在则是主要讲什么季节推荐到哪旅游,怎么旅游的问题。再就是对于节目的把握欠缺,思路狭窄。“生活面面观”很长的时间思路一直局限在美容,化妆,服饰等同一类型的选题上,编稿的思路比较狭窄。单纯从节目名称看,节目涉及的方面也应该远远大于现在的选题。比如生活小窍门,宿舍生活大家说,生活安全问题,校园社团生活,饮食,消费购物等等。再说特色不明显,一档广播节目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其实这就有点类似于一种差异化竞争,一档节目和其他的节目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自然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当这种差异慢慢的成为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法模仿抑或很难模仿的东西时,别人就会说节目有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可以吸引听众更持续的关注。相比之下校园广播的特色发展就要欠缺很多,校园广播中的很多节目如果不仔细听主播说出自己节目的名称就很容易混为一谈。黄师广播台的中午新闻时空之后的一档节目之前统称叫做特别关注有一个总的版头,后来节目按照周一到周五分成时事要评,校园直通车生活面面观关注大学生非常体育2+1。现在除了校园直通车是记者采访录音+主播评论模式和非常体育2+1是两位主播+一位评论嘉宾模式外,剩下的三档节目形式基本相同,甚至版头都是相同的沿用特别关注的总版头,听完版头后必须经主播介绍防止是哪一档具体节目,背景音乐后来也用的相同的音乐,这样以来节目的播出形式,版头,背景音乐都一样,哪怕在节目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对听众而也不会觉得有特色。(四)节目时间限制校园广播和社会上的商业广播还有一点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播音时间的限制,商业广播全天24小时都可以广播,但是校园广播的播音时间是有严格限制的,只能在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的一个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播音,因为如果在其他时段,则会影响到同学们的正常上课。即使在正常时段播音也会遇到一些尴尬,如中午放学时间,校园同时是人流高峰,本应该是校园广播的黄金时间,但是巨大的人流伴随而来的是嘈杂的噪音,校园广播的信息被大打折扣,再加上校园面积很大,音柱之间的距离也比较大,经常会出现回声,也给校园广播的收听带来麻烦。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在校园广播的最开始还要播送各社团的通知和海报,这些“例行公事”播完,要正式开始播音时,大多数同学已经回到宿舍或者进入餐厅就餐,校园里的人就所剩不多。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午休时间,再继续播音就成了“扰民”。很多主播都反映有某一期节目做得很好,结果回去一问几乎没几个人听到,所以主播的积极性也会下降。(五)广播设备老化 现在各大高校的校园广播的设备大多都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因为这些设备少的都已经使用了将近十年,多的都已经有十年以上。设备老化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暂且不说话筒,连接线,耳机,调音台这些使用律高,磨损比较大的小设备,光电脑这一项,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几年前的电脑现在继续用是完全不能满足需求的。露天广播的音柱长时间在外风吹雨淋,时间一长出故障也很正常。黄师广播台就因为设备老化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播音,甚至有时候会停播一周专门进行设备维修。(六)缺乏自我宣传和品牌维护意识校园广播本身就是校园媒体,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每天都会听到,根本就不存在不知道的情况,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校园广播作为校园媒体的自我宣传。其实校园广播更需要宣传而不是仅仅知道其存在而已,因为校园媒体需要的是有人关注你和你的节目以及你传播的信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有校园广播,也知道几档广播节目,但是与此同时对具体节目的名称,主播是谁,具体什么时间播放等信息的知晓率却少得可怜。当然刨去节目本身的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自我宣传不够。自我宣传不够其实是校园广播缺乏品牌意识的一种体现,怎样塑造校园广播一个健康、阳光、向上的校园媒体形象这是校园广播需要做而且现在很欠缺的。(七)互动意识不强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关心的是自己传播的信息或者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的高低,只有收听率、收视率高,媒体的信息传播才算有效,媒体才会有其影响力。校园广播在搜集收听率方面没办法获得商业媒体那样的精确的数据,只能靠听众的反馈和校园广播工作者主动地调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听众的互动。只有通过互动,校园广播才能知道听众对节目的评价和看法,只有互动我们才能知道听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引导校园广播节目贴近我们的校园生活,让校园广播和校园广播的听众交流起来。现在校园广播的互动意识不强,与听众的互动措施很少,且效果不佳。(八)播音员主持人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校园广播节目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有校园广播中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专业素质决定的,随着校园中大学生可选择的信息媒体越来越多,他们对校园广播本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这也是校园广播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校园广播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每年从新生中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然后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培训才正式上播的,可以说每个人都很优秀。但是在新播的选拔中往往只注重声音素质和普通话基础的考察,而我们需要的播音员主持人却还要具备节目策划,节目稿件编辑,后期制作等能力。所以新播上播,延续以往没有问题,继续提高节目质量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新播一旦上播,校园广播内部再也没有继续的业务提高培训,播音员主持人想要在业务上有大的提升只能靠慢慢积累经验,进步速度较慢。四、校园广播的如何发展(一)校园广播将长期存在既然校园广播目前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且发展缓慢,那在未来会不会因为其他媒体的竞争,或自身无法满足校园需求而慢慢消亡呢?从媒体发展来看,“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每媒体都有自身的优势,都有传播的特点,都有其不可替代性。新旧媒体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依靠的关系,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就像电视的诞生并没有带来电影的消亡一样。与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相比,作为广播中重要一员的校园广播的同样尤其传播优势:1传播迅速及时。对于一些突发新闻,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较少,制作过程和传输手段相对简单,广播可以非常便捷快速地将消息及时传播开来,在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广播往往更胜一筹,常常抢占先机。2校园之内,收听方便。广播是借助于听觉来接受信息的媒体,它的技术特性就决定了人们只需调动听觉就可以收听广播节目,所以一般情况下听众是处在移动状态下来收听广播,随意性很强,尤其是校园广播,校园内收听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人们就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听节目,这使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行动自由。3可参与性强。目前在广播节目中通常运用发手机短信、打热线电话、发电子邮件、写信、网络留言等方式,加强听众与节目主持人之间的沟通,听众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节目中来,甚至可以走进直播室与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而广播与电视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广播只有声音而没有图像出现,因此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上,受众更愿意参与广播的互动。4大学生心理需求。作为大学生必然希望有这样一个大学生专门的媒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大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校园广播是一个绝对不会被放弃的发出自己声音的传播平台。(二)打造品牌栏目,提升整体品牌什么是品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一般的观点认为。品脾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标志设计或将上述综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与服务,并且使之同其竞争的商品服务区别开来。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品牌一词已经不仅仅应用于商品,任何一个机构(单位)乃至个人,都开始重视构建自己的品牌,以区别于竞争对手。可见品牌意识已经逐渐深入各行各业。校园广播作为校园的重要宣传媒体,在各大校园媒体和校外广播越来越多的冲击校园的今天,同样也面对一定的市场竞争,正像企业品牌塑造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接受其服务一样,校园广播也要注重进行品牌建设,以更好地凝聚自身力量,服务广大师生。校园广播要想提升其整体的品牌形象就必须先提高其广播节目的品牌形象,因为受众接触校园广播主要是通过他的广播节目。具体的做法就是打造品牌栏目。校园广播中有很多广播节目,要打造哪一档栏目呢。原则无非有三点:一是黄金时段的广播节目。(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时间)黄金时段是人流量最大收听效果最好的时段,这个时段的节目好坏对整个校园广播的品牌形象尤为重要;二是目前校园广播收听率较高,比较受欢迎的节目。目前就很有人气的节目要更加扶持争取做到好上加好;三是不能超过总节目的50%。我们并不是把所有栏目打造成品牌栏目,这不现实也不可能,要把品牌栏目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是让各档节目的主播门有一个上进和竞争意识。怎么打造就是接下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价值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校园广播无论是节目定位还是节目制作播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的需求为本,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听众,深度挖掘,增强广播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高值信息、优质节目打造校园媒介品牌,提升广播发展空间。传播学理论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智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从喜好形象的、浅层的传播转向于深度的、思辨的、全方位的追求。高校广播的听众是受过高等教育,具备高层次文化知识和较高欣赏品味的高校师生。要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广播的职能和优势,就必须避免对外界媒体的照搬。积极主动加强与听众的联系,充分利用传受互动的各种平台,深入听众,与听众交流,倾听听众意见掌握听众心声,把传受互动意识贯穿到校园广播节目中。栏目设置上,增加对话式、现场类、听众回馈类节目,强化选材的贴近性和听众的参与性,注重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努力使节目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注重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因为这些人物和事迹是听众所熟悉或参与的,具有较强感染力和号召力,通过来信来稿、谈感想、谈体会、互动交流等形式,加深广播对听众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升华。校园新闻栏目要及时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动态,选择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报道,挖掘新闻个性,找准新闻角度,准确表达主旨。(三)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选拔和培训校园广播本身都有一套自己的播音员主持人的选拔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选拔机制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现在校园广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不仅仅是字正腔圆的传声筒式的播音员,而是有知识,有思想的,传达学生心声的主持人。以往选拨机制中只注重声音条件和普通话基础的选拔无疑把一些基础不太好但是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排除在外,而使校园广播主播队伍趋于死板的模式化。所以在选拔机制创新方面一定要加大主播的节目策划能力、节目稿件编辑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测试。校园广播的培训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存的培训制度仅限于新播对于当下广播节目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吐字发声等播音基础的培训,而对于其他播音员亦或者其他业务项目则没有相关的培训。在今后的培训中应该多与社会媒体工作者进行交流,请专业电台的主播或者大学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讲座和业务培训。培训也要扩大到节目形式创新、广播节目策划、广播节目包装、校园广播如何更好的贴近校园等内容。(四)加强与听众的互动和内部的交流校园广播作为校园媒体,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是对校园广播本身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听众对校园广播的要求。校园广播与听众互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短信、电话、电子邮箱、网络留言、参与调查、来信、来搞等等。但是这些互动方式被利用起来的却很少,原因无非是这种与的听众互动并不受重视且搞得很少,即使有也是间歇性的,互动渠道并不畅通;即使有听众的来电来信也很少回复。长此以往这种与听众的互动形式就名存实亡了。校园广播要想提高收听率,提高节目质量就必须听取听众的意见和评价,这种互动就必须建立,并让它发挥作用。在广播节目中增加互动节目,并留下其他互动方式,凡是听众的留言和意见都要在节目中有所体现并表示感谢,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建议还要积极改进,只有让听众们觉得我们重视听众的感受愿意与听众互动,校园广播与听众之间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内部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很多校园主播只关注自己的节目,缺乏内部交流的意识。在校园广播的队伍中,向老播音员学习的地方,向其他节目组借鉴的地方有很多,所以要加强校园广播内部的交流。新老主播的交流沟通播音方面的技巧和做节目的经验,不同节目组之间的交流做节目的宗旨和理念,互相交流各取所需,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五)积极进行节目改革创新1.节目板块化。露天的校园广播,听众是走在校园里的学生,要嘛是从校园里出去,要嘛是是从校园外回来,在校园里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要想使听众能听一段完整的广播那就必须把节目板块化,而且每个版块控制在10分钟左右,每个版块要有一个10秒钟以内的独立版头以便于区分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内容。这样做不仅能让大多数校园听众不管走到哪都能听到一段完整的广播,还能让广播节目的层次更加清晰。2.部分节目制播播一体化。现在黄师广播台实行的是制播分离,在做新闻播报类节目时很方便,但是做其他节目比如形式比较灵活的综艺节目,制播分离一但配合不默契就会出问题。所以部分需要制播一体化的节目可以实行制播一体 来提高节目质量。 3.提高录播节目比例。直播节目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录播节目的节目质量相对稳定,经过精心的策划剪辑后播出效果也要好很多,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录播节目的比例。4.节目形式多样化。广播节目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校园广播的节目形式还较单一,需要多进行节目多样化的尝试。如:访谈节目,广播剧联播,广播现场连线等等。5.新概念节目网上试播。对于广播节目不光主播自己会有些新想法,有时听众也会给一些好的建议,但是很多有新想法的节目之所以没被开通,是因为新节目改的太多,形式太新害怕听众接受不了,容易出问题。这个困难可以靠网络来解决,新节目录播完成后挂到互联网看看同学们对新节目的看法,如果好再正式开通,这就降低了播出的风险。(六)加强宣传和重视网络技术的运用校园广播作为媒体也需要自我宣传,除了在自己的节目里宣传之外,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报宣传,特别是网络宣传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网络以其传播便捷化、载体多样化、内容互动性以及时空的无限性和虚拟性等特点,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校园广播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原有传统广播的基础上,制作相关网站(页),将节目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上传。由于网络广播弥补了传统校园广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网络广播可以结合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传播载体,使得节目多时空、多渠道广播成为可能,大大增强了听众信息选择的自由度和主动性,使广播节目直达目标受众群,加强了传播效果。校园网络广播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博客等多种方式与听众进行密切快捷的沟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单向流动性特征,给予听众前所未有的传播主体性和双向互动性,极大调动师生参与节目的热情。同时,广播与网络相结合,为各高校广播节目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行性平台,真正搭建起高校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兄弟高校间的联合和与社会传媒的优势互补,促进各高校文化的融合与进步,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七)引入市场、灵活经营校园广播投资少导致设备差,进而导致内容单一。但校园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宣传,和谐校园的建漫,受众群体的广泛需求等优势却极为明显。这一对比显示出校园广播迫切需要发展的现实。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必须尝试将校园广播纳人市场化发展轨道。事实上,已有部分高校校园广播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让我们看到校园广播发展的希望。当然,引人市场化,加强校园广播的社会化程度,更应“时刻留意保留其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性,并肩负起正确舆论导向的义务”。 因而,作为充分体现媒介政治和文化届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