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ppt_第1页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ppt_第2页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ppt_第3页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ppt_第4页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鉴赏诗歌中的语言成语故事 数典忘祖 左传 昭公十五年 记载 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 周景王责问晋国为什么没有贡物 籍回答说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收到过周王室的赏赐 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情 说 籍父其无后乎 数典而忘其祖 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 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 温馨提示数典忘祖 数 数着说 典 指历来的制度 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 事迹时 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比喻忘本 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 1 2008 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西山通虎穴 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 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 答案 拳 和 退 用 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 退 字别致 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 2009 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 入 字和 摩 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品味 入 摩 两个动词表现出来的河与山的气势 答案 入 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 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3 2009 北京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 留我看斜阳 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 霓裳 准拟 岳阳楼上 注 张孝祥 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 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 尚在黄陵庙下 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波神 水神 准拟 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 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通读全词 首先掌握全词的语言风格属于豪放乐观类型 再联系宋代相关的词人不难答出 答案苏轼 辛弃疾豪放派 真题探究1 考点要求2 解读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 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情感性 含蓄性 精确性 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 即从情感 意境上品味语言 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 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 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感受其明快 朦胧 沉郁 飘逸 雄奇等艺术特征 3 命题规律 1 炼字题型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 要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对 字进行赏析 本诗的 字 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 为什么 答题步骤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如词类活用 拟人 通感 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2 语言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 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 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特色 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 色彩 境界 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 如沉郁顿挫 绮丽典雅 清新质朴 简洁明快 雄奇奔放 悲慨沉郁等 以便表述恰当 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语言艺术 本诗语言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语言 就要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 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 炼字 词 的角度和语言风格的角度 考点1 炼字 艺术炼字 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 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 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1 动词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 诗中的 系 和 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 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解析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之时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创造了一个童话般意境 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全诗是说 春风骀荡 景色宜人 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 上亭 微风中 亭边的柳条 藤蔓轻盈招展 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 不让我离去 在这里住久了 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 在这分别之际 别情依依 鸣声悠悠 透出离别的伤感 要回答此题 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 所谓的 准确 就是符合 柳条藤蔓 黄莺 等事物的特点 所谓 传神 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寄寓了人的情感 答案用 系 字 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 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 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 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 啼 字 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 又似殷殷挽留 凄凄惜别 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 形容词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柳永秋暮 乱洒衰荷 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 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 奈此个 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 乱洒衰荷 句中 乱 字的妙处 解析要赏析 乱 的妙处 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 于景而言 乱洒 是诉诸人的视觉 真珠雨 是诉诸人的听觉 李商隐有 留得枯荷听雨声 之句 真珠雨 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 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妙句 而第二层意思可能被忽略 于情而言 乱的形 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 答案 乱 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 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 还显示了凭栏凝伫 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3 副词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 忽见 的 忽 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 细读却耐人寻味 为什么这样说 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 本来要凝妆登楼 观赏春色 忽见 惹起一腔幽怨 理解 忽 字的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此句 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 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答案从全诗来看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 杨柳色 是 悔 的直接原因 但细细品味 杨柳色 是外因 悔 是内因 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 忽 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 细读却极富神韵 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平时并不觉得 一旦为外物触发 不可自已的瞬间变化 4 数量词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此诗好在 千里 另一种认为 千里 改作 十里 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说 为什么 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千里 十里 都有道理 所以关键在于分析 要言之有理 自圆其说 鉴赏中遇到此类题型 还是赞成作者的用法比较稳妥 答案 1 赞成 千里 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 也写了江南的广阔 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 来听江南春 一是生理的耳目 一是心里的耳目 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 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 虚实结合 驰骋千里 才能写出 江南春 用 十里 显然与诗题 江南春 相距十万八千里 2 赞成 十里 诗的一 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 惟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 惟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 惟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 总之 十里 是言其近 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 同时 诗歌以小见大 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5 叠词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解析寒山是唐朝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 诗中描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 通篇浸透了寒意 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 让人联想起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的意出红尘 超然物外的情趣 答案 朝 岁 是单个的名词 一经叠用 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 经常见不到阳光 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 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 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 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考点2语言风格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是针对不同的诗人 不同的诗歌 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 乃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 往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 1 平淡 其语言力求朴素 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 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例如 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 实则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 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 平淡而思致 2 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 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例如 杜甫 观山水图 中的 红浸珊瑚短 青悬薜荔长 辞藻华丽 对仗工整 每句开头的 红 青 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 直率 语言毫不隐晦 毫不修饰 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 诗经 硕鼠 4 委婉 含蓄 抒情或叙事 不直接写出 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 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例如 李商隐的 夜雨寄北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 但是没有 直接写出 而是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又如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墨 活用典故 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5 自然 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 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 古朗月行 中的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 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不加雕饰 生动自然 6 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 表面看似平淡自然 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例如 王维的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 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 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 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 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 雄奇 气势雄伟 立意奇特 例如 李贺 梦天 中的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 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 奔放 指直率而有气势 例如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的词句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 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 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 悲慨 即悲壮慷慨 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 含思悲壮 出语高昂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才不得志于时 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 心中郁结 愤慨不平 例如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 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苍凉悲壮 慷慨激昂 10 洗练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 省净 流畅 圆润洒脱 意韵无尽的境界 例如 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 与 入 相携 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 并以 孤 为动力 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 加之 冰心 玉壶 的绝妙比喻 作者孤介傲岸 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 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 不可分割 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 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杜甫 登高 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需要指出的是 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附 部分诗人的语言风格江山代有才人出 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 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 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 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 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 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 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 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 杜牧明丽加清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 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 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又清丽 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 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 养浩警僻又深广 现场批阅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汴河亭 许浑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 迷楼还似景阳楼 注 隋炀帝为东游广陵 扬州 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 其东段叫汴河 汴河之滨筑有行宫 即 汴河亭 迷楼 隋炀帝筑 景阳楼 南朝陈后主筑 颈联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 请指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现场答案 动 浮 动 字写出了鼓声震动了星辰 极言鼓声气势 浮 字写出了日月好像浮在河中的情形 两字写出了隋炀帝东游时场面的宏大 评分分析 该答案可得3分 第一 两个字找得准 第二 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得较好 但对两个字的表达技巧 夸张 没有答出 正确答案 动 和 浮 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 1分 两字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分 动 字把震天的鼓声使行云凝滞并使星辰摇动的赫赫声势描绘了出来 1分 浮 字把旌旗闪动时日月在波浪中浮动的画面再现于读者眼前 1分 增分提示 语言鉴赏题除要答出该词语表达的意思 指明在写景抒情方面的作用外 一定不要忘记词语 句子 表达技巧的运用 如词语在语法方面的特点 叠词 变词性 变词序 特别结构等 在修辞手法使用方面的特点 拟人 夸张 借代等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 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 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 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 烽火起云间 请赏析诗的结句 烽火起云间 的妙处 现场答案 融情于景 以景传情 含蓄地表达出征人垂泪的原因 暗示又一场战争要来临 表现了征人的无奈之情 评分分析 该答案可得2分 答题思路正确 既注意该句表达的内容 情感 又注意形式表达的技巧 但对该句内容理解不到位 正确答案 垂泪之时 烽烟忽起 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的残酷 以景结情 含蓄蕴藉 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4分 每点2分 增分提示 赏析语句之妙 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 两方面作答 要准确到位 内容上要准确地指出它要表达的内容 情感特点 形式上不仅要准确指出它运用的表达技巧 而且要说明这种技巧带来的表达效果 如本题 烽火又起 说明战事在即 征人又将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激战 而此时征人正伤感怀乡 悲情叠加 愈加显得他们处境的艰难 战争的可憎 读者设身处地 怎能不心生同情 诗末句写景 从结构技巧上看叫 以景结情 其效果是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如此分析 确保满分 训练与总结考点针对练考点11 阅读下面一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吹皱一池春水 为历代评论家所推崇 请简析句中 皱 字的妙处 答案 皱 既指微风轻拂 池上漾起一层涟漪 又指词中的主人公因孤独寂寞 感情上也有了一层涟漪 一语双关 自然贴切 耐人寻味 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栀子花诗 明 沈周雪魄冰花凉气清 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 暗送娇香入画庭 诗的后二句尤为奇妙 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一 牵 一 送 夏月微风的情态可掬 言 影 言 香 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态 如一钩新月 暗香浮动 视觉与嗅觉相结合 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考点2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四首选一 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 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 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 还有更主要的特色诙谐幽默 试以这首诗为例 简析之 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 极平淡的一件事 不说人登山之难 而说山与人争高 要写山高 却先说山低 要写山上 先写山下 要写登山难 先写望山易 先是人看山 后是山与人赛 最后是登山 山胜人 脚高山更高 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 叫人读后忍俊不禁 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 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4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简析 江风引雨入舟凉 中 凉 字的妙处 答案 凉 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 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备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考点滚动练5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孳 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 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 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龚鼎孳 1615 1673 字孝升 崇祯七年进士 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 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1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关于诗眼 有人认为是 惊 有人认为是 客 有人认为是 寒 你认为呢 为什么 2 诗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 1 寒 用梅的疏影 玉笛 高楼等意象 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 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眼前的月亮着一 寒 字 正是他心境的写照 写出了百愁萦绕 无可奈何的凄凉 2 寄身天涯 孤独地陪伴着黄昏 实际上是诗人以梅花自比 流露出浪迹天涯的凄苦之情 6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 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揭傒斯疏星冻霜空 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 时闻一叶落 1 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 首句的 冻 字可否用 映 点 著 等替换 试作简要分析 2 前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1 时令当在凉秋 如用 映 点 著 等替换 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 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 诗人首句着一 冻 字 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 2 前两句的疏星 霜空 流月 构成了一幅寥廓清冷的寒夜图 写出了夜的深沉 7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1 有人说 一个 香 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 佳 在何处 2 依据第一句的描写 联想一下诗中描绘了的怎样的春光图 答案 1 香 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 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 店内飘溢的酒香 吴姬身上的幽香 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 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 诗人描绘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图 春风暖人 飞扬的柳絮飘满小店 香气醉人 诗人即将离开金陵 独自坐在江南水村的一家小酒店里饮酒为别 考点综合练8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宋 唐庚山静似太古 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 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 拈笔又忘筌 1 请概括诗歌描写的形象 2 本诗的 诗眼 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 1 描写了一位怡然自得的饮者形象 春意阑珊 残花数枝 鸟儿鸣唱 饮者频频把盏 洒脱旷达 超然脱俗 2 世味 从首联中的 山静 日长 等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寂寞 颈联中 门常掩 一词又透露出一种孤独之情 而 梦中频得句 的兴高采烈 则是一种心灵上的痛苦挣扎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回答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晏几道天边金掌 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 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注 金掌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 上有铜人 掌托承露盘 此处代指汴京 兰佩紫 即佩紫兰 紫兰 一种香草 1 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说说 人情似故乡 中的 似 和 欲将沉醉换悲凉 中 换 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答案 1 描写了汴京深秋时节的景象 白露为霜 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 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词人借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