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1(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1(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1(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1(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1(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2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涩 d、酸、甜、辣、涩3在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烛焰 d、萤火虫和月亮4、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5、感觉的形成是在 a、大脑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神经末梢6、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c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7、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a、20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上8、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对这种做法解释错误 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d、地面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9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汽车的震动 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10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5千米秒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千米秒 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11、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金鱼缸附近大声讲话,鱼缸里的金鱼会被惊动,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b、“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c、 我们平时讲话是靠空气传播声音的d、太空中的恒星爆炸,会有巨大的响声12、当你初进入菜市场,你总会觉得臭味难当,但是过一会儿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难闻了,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1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14、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15、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 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b、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 入射角增加100,反射角也增加100d、 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0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0角16、我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判断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以下某个特征来判断的,它是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18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 a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 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d人们眼睛所产生的错觉19、在一根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20、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1、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 a、uf b、u=f c、fu2f2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23、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24、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 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 )25.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2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正确的是( )28.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 )29.如下图所示,将竹筷斜插在盛水的碗中,看到的竹筷的形状是(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3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32.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3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 )34.光线从玻璃斜到空气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相互垂直,关于入射角和折射角,下列几组中可能正确的是a30、60 b60、30 c30、30 d60、60 ( )35.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如果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 _ 中不能传播。2射击瞄准的口诀是“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准星对目标,三点线一条”,这是利用_的原理。3、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4、在暗房里通常只开一盏红色灯,那么看绿色衣服呈_色。5、眼球中心的黑洞叫瞳孔,它周围有一圈有顔色的 ,其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光线的量。晚上,从黑暗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瞳孔将变 。6、近视眼是看不清_处的物体,远视眼是看不清_处的物体,因此患远视眼的一些老同志,要看远处物体时,经常将老花镜摘下来。(填“远”或“近”)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透镜。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胶卷相当于 。8、收音机、手机等设备的天线所接发的信息, 在空中都是以_形式传播的。9.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10.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让旁人看不到它。11.电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李林接到一个电话,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就听出是妈妈打来的。为了使声音更清晰,他常把音量调大些,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12.如图,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m,江水深10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像(选填“实”或“虚”),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m。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5分)1、根据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在图中,ob是反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