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模拟光学综合.doc_第1页
16模拟光学综合.doc_第2页
16模拟光学综合.doc_第3页
16模拟光学综合.doc_第4页
16模拟光学综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各区模拟光现象一、单选:1、如图19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A B C D2、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 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光只能传播能量,不能传播信息C.漫反射可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只能发生光的折射现象,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4、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同学们发现路灯排列整齐,可以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5、同学们做了一架针孔照相机,在使用时得到了体会和收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孔成像可以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适当调节可在半透明纸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在半透明纸上不但能成倒立的像,还能成正立的像 D在半透明纸上成像情况由物到针孔的距离和半透明纸到针孔的距离决定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的光路图是 ( ) 7、“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仪射到屏幕上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静水映山 B.月球遮日 C.镜中观后 D.水中笔“折”9、在下列所示的四幅图中,成实像的是 ( )10、下列关于平面镜的应用事例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11、同学们做了一架针孔照相机,在使用时得到了体会和收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孔成像可以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适当调节可在半透明纸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在半透明纸上不但能成倒立的像,还能成正立的像 D在半透明纸上成像情况由物到针孔的距离和半透明纸到针孔的距离决定二、非选: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 _ _,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像的条件是_ _。2、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当物距为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晓彤在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是5m,现在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是3m,人到镜子的距离是 m,晓彤通过镜子看到视力表,遵循的原理是 。 4、清晨,4、当我们刚刚看见太阳时,其实它还在地平线以下,这是光的_形成的;在阳光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属于光的_现象。5、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白纸比较亮.其原因是白纸发生了_;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 m. 6、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现移动物体,使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40cm,则应使光屏_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的清晰的像(“变大”或“变小”).7、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8、小明通过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这张印有字母的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9、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小文想获得物体放大的虚像,物距范围是 ,小文像获得物体放大的实像,物距范围是 。(物距符号是“U”)三、作图:1、为了把竖直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一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用硬纸筒做针孔照相机实验,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3、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4、小东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收集了一组实验数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请你在图中帮助小东画出折射光线。根据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_。 1题 2题 3题 4题四、实验探究:1、晓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甲 乙(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在实验过程中,晓雪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晓雪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小文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前面的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次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中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 ; (3) 实验操作中,小文的同组同学从玻璃板中看到小文的手多次接触烛焰,小文却泰然自若,没感到疼痛,请你帮助小文的同组同学解释这个困惑。3、小涵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 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 实验时手不能伸到镜中,那么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呢?写出你的操作过程. (3) 如何验证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写出你的验证方法.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和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的情形,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1) 实验中用到的测量仪器: . (2) 说明实验中选择等大蜡烛的目的: ;用没点燃的蜡烛找像的过程中替代的是物还是像? (3) 实验中小明小组的同学们实验中进行了准确的测量,得到了如上表的实验数据,发现第1次数据有问题,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去掉这组数据还能得出结论吗?若能,请你写出来: .(4) 实验后,同学们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成像光路,请你根据此图解释人看到像的原因和所成像的性质.5、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6、小东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测凸透镜焦距f = cm,凸透镜的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2)如图乙,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3)在乙图中,把蜡烛放在40cm刻度线的位置,凸透镜不动,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7、在学习“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课时,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1)晓彤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上,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用光源垂直杯底射出一平行光束,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图甲 图乙(2) 小雪利用一个凸透镜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调节好实验器材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一侧距凸透镜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接到清晰 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处时,为使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一侧移动适当距离。 在此基础上,小南取下光屏,用眼睛在光屏一侧也能直接看到蜡烛倒立的像。请你简述小南能够看到该像的条件。8、某实验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2)上述问题解决后,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48 甲位置,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有_接下来他们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的实像(3)如图48乙所示,另一个小组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作实验,请你仔细观察和思考甲和乙实验装置,不难发现乙比甲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两条主要优点:_ 甲 9、同学们选择用如下器材做光学实验:两只等大的蜡烛A和B、玻璃板、带有刻度尺的光具座、焦距是15cm的凸透镜、光屏。(1)第一小组选用两只蜡烛和玻璃板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光屏一侧看,却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 。当蜡烛向远离镜面方向移动时,像将 镜面(填“靠近”或“远离”),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2)第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所示,你认为接下来应该如何调整 。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要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该如何操作 。图1图2(3)请你总结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不同之处(说出一点即可)。10、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1)在实验前摆放这些实验器材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 。(2)实验前,晓彤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二倍焦距外的适当位置,在凸透镜后方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此时晓雪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晓彤只将光屏适当前移后,发现光屏上又可以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实验说明晓雪的眼镜对光具有 作用,适合患有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人佩带。3、利用平板玻璃透明还能反射光成像的特点,透过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像也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研究像与物的关系。 刻度尺(1分)(2)在平板玻璃后移动蜡烛B,(1分)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分) (3)在成像的位置处放一张白纸(或光屏)观察白纸上能否承接到蜡烛A的像,(1分)若白纸上能否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反之成的是虚像。(1分)6、(1)10.0cm (1分) 会聚能力 (1分) (2)上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