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爱莲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怀;加强朗读训练,背诵并默写课文。2.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品味语言美,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态度与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教学方法朗读、提问、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 收集写莲的诗句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2、 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请同学们交流交流。3、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二、解题,介绍作者。1.“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2.了解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州县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后人将他的著作编为周元公集。这篇“说”,是他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南康知军)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率属下在府署(军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周敦颐()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五、总结。1.总结文言词汇积累情况。2.试背诵课文。六、作业。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甚蕃( ) 淤泥( ) 濯清涟而不妖( )( ) 亵玩焉( ) 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陶后鲜有闻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益”字与“香远益清”的“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获益匪浅 b延年益寿 c日益发达 d良师益友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 b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c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的讽世散文。 d爱莲说这篇短文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二课时一、复习。诵读课文。二、诵读课文,说句式语言特点。教师要求学生说句式语言特点。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出落有致。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三、品读课文,说课文运用手法。(一)说借物喻人手法。1、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2、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赞美莲的? 让学生明确品质、形态、仪表等方面。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揭示了莲纯洁、高尚、正直、刚强、清濂、庄重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3、教师启发:联系下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两句,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在描写莲,赞美莲吗?当然不是,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这七个分句句句写花,又句句写人,这种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参考说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二)说对比烘托手法。 1、教师提示: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 学生读课文中有关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说用意: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3、教师小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四、背读课文,说背诵文言技巧。 让二至三名优秀学生当堂背诵,然后结合本篇课文,说说背诵文言文的技巧。方法点拨:根据语气语调背;根据表达方式背;根据音韵节律背;根据邻头字句背等等。五、拓展延伸。1、如何看待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评价作者的思想: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孤芳自赏,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再找出作者没有写到的莲的其他品质吗? 从“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学生归纳为莲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莲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叶总浮在水面上”总结出莲的“乐观向上,顽强拚搏”精神;从“粘性很强的胶水粘不到莲叶上”联想到现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拒腐蚀,永不沾”。 3、你喜欢哪一种植物?说说理由。六、作业。阅读理解。1、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2、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3、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 )。4、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 )、( )衬托( ),作用是( )。5、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是什么?6、“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京津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新闻类)真题模拟解析试题
- 2025年南京市建邺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真题模拟模拟及解析
- 呼市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衡水美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河南郑州中考试卷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9345 - 2020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高级在轨系统空间数据链路协议》
- 2025年中国无溶剂硅树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国考安徽计算机专业科目易错点
- 2025国考大连市侦查办案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附答案
- 流延膜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 医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放射诊疗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平安网格测试题库及答案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烫伤急救课件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广东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