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第二学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第二学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第二学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第二学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第二学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将相和教学设计湛江市第三小学 陆梅英(电话:07593339217)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与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猜谜语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文武双全,猜一个字(斌)(PPT出示);那同学们能从第五单元的课文题目中找出这个“斌”字的谜面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页第五单元的课文题目中找(将相和)(板书课题)2、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生:将是武官相是文官,文武和在一起就是“斌”字)。3、师:你真聪明!昨天叫你们回去预习了,谁知道这里的“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板书 (二)课文分析4、师:看来你昨天预习得很认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5、师:通过预习大家能否说一说,文章讲了几个故事?分别是哪三个(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板书6、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三个故事串起来说一说这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想为难蔺相如,最后廉颇为了国家的利益,负荆请罪,二人和好。7、师:题目是将相和,“和”是什么意思?(和好)8、师:既然有“和好”那肯定之前就有“不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找一找,谁能从课文中哪一段看出他们不和?(第十六自然段)PPT出示学生齐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9、师:你从廉颇说的这段话中读懂(知道)了什么?(我读出了廉颇很厉害,很看不起蔺相如,很不服气,很生气,很不满意,居功自傲。)10、师: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看资料(廉颇介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PPT出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在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作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国军队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板书)闻名于诸侯各国。)11、是啊,想当年,廉颇在沙场上所向披靡,横扫千军,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如今,他觉得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就一步登天,登上了上卿。如果你是廉颇,你能服气吗?12、师: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读出廉颇的不服气。13、师: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而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就官拜上卿,很不服气。一切皆因蔺相如而起,就让我们先走进“完璧归赵”这个故事(PPT出示)。请同学们自由快速读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能够成功的完璧归赵是不是仅仅靠这张嘴呢?(不是)14、师:那他还靠什么?(机智和勇敢)(不懂回答时,略过)15、师:一切皆因这张嘴而起,我们就来看一看,他这张嘴在秦王面前都说了些什么话?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生:“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PPT出示)16、这块璧有毛病吗?(没有)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了骗秦王,想从秦王手中要回和氏璧)17、蔺相如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怎样说,秦王才相信他呢?(不动声色)(不慌张,就好像这块玉是真的有小毛病一样)18、请女同学不动声色地读一下这句话。读“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19、师:是啊,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就轻而易举地从秦王手中要回了和氏璧,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什么(聪明才智)所以说,蔺相如不仅有巧舌如簧的嘴,还有聪明机智的大脑。20、我们再来看他说的第二句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PPT出示21、师:蔺相如说这句话时是怎样说的?(理直气壮)22、师:“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23、师:请大家想想蔺相如的“理”在哪里?(蔺相如把和氏璧送来了,但是秦王却不想给十五座城。)24、师:你真会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是阅读课文的好方法。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男生读)。老师手指句子男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25、师:虽然蔺相如面对的是最强大国家的秦王,但他毫无惧色,他不仅理直气壮的说了,还在说之前和说之后做了动作,做了什么动作? 26、同学们,蔺相如真的会撞柱子吗?(不会)27、那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从秦王怕蔺相如撞碎和氏璧,我们可以看出秦王非常喜欢和氏璧,那蔺相如有没有也看出秦王非常喜欢和氏璧呢?)(有)蔺相如抓住了秦王喜欢和氏璧,不会让他撞坏的,为了吓唬他,所以他才这样说,这样做。28、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是啊!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但是他根本不想拿城换璧,蔺相如已看在眼里。于是蔺相如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坚决地,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手指句子学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 29、师:你们真了不起,个个都是理直气壮的蔺相如啊!同学们,在蔺相如的安排下,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进宫见了秦王才会大大方方地说,说了什么?(“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PPT出示)30、师:同学们,蔺相如胆子真大啊!典礼当天,当着众人的面,还大大方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这可是欺君之罪啊!难道他就不怕秦王杀他吗?为什么?(不担心,因为蔺相如抓住了亲王的弱点:秦王是一国之君,肯定不想在大臣面前丢脸,被天下的人耻笑。)31、师: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这样说。这就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一起读出蔺相如不担心秦王杀他的心思:“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32、师:同学们,蔺相如能知己知彼,抓住秦王的弱点,圆满地完成了完好无损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任务,他机不机智,勇不勇敢啊?(机智勇敢)板书33、但在他决定要带和氏璧入秦国时心里有把握吗(有)?从课文哪里看出?(赵王找蔺相如商量怎样解决难题时,他说了什么话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PPT出示34、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他有把握?(一定)35、师:你真会读书!能抓住句子中的某个词来理解文章,这又是阅读的一个好方法。36、师: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蔺相如对于完成赵王交给他的任务非常有把握,我们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胸有成竹),让我们一起胸有成竹地读读这句话吧!(“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37、师:“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中。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他才敢带璧入秦,最终成功完璧归赵。(在小小的军帐之内做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这个“完”字是什么意思?(完好无损)38、师:蔺相如仅仅完好无损的带回了和氏璧吗?他还完好无损的带回了什么? (还完好无损的带回了他自己,赵国的面子。)这项拿璧换城的生意谈成了吗? 39、师:是啊!蔺相如不但自己全身而退,并且还维护了赵国的面子,赵国的尊严。真是(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PPT出示(一个人的辩论比九个鼎还重,三寸长的舌头比百万军队还强大。)40、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上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他能做上大夫,是不是只单单靠他的一张嘴?还靠他的(机智勇敢)41、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 PPT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个故事,找一找这次蔺相如又对秦王说了什么话?“请您为赵王击缶。”PPT出示42、师:蔺相如为什么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生:因为赵王已经为秦王鼓瑟了。生:他们都是王,地位相等。秦王让赵王鼓瑟就是侮辱他。所以蔺相如要为赵王挣回面子。43、师:那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的呢?“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PPT出示44、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虽然他所面对的是强大的秦王,但他畏惧了吗?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不畏强暴)板书45、师:是啊,他无所畏惧地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学生齐读)48、师:在渑池会上,蔺相如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计。由此看出,蔺相如靠得不仅仅是一张嘴,他也在用智慧和生命在维护赵国的尊严。49、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什么(上卿)?50、师: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当上了上卿,确实很了不起。但在他去秦国之前,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屏幕。(蔺相如介绍: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PPT出示,(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首领缪贤的门客。)51、师:蔺相如在去秦国之前只是一个寄食于缪贤家的门客,而廉颇却是一个英勇善战闻名于各诸侯的大将军,他们能比吗?(不能比)52、师:是啊!但是经过了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可谓平步青云,难怪让久经沙场,靠着赫赫战功才被封为上卿的廉颇(很不服气)(板书)。 于是他们两人(失和)(板书),但最后怎样了?(又和好了)53、师:他们为什么和好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和好的过程中,蔺相如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而廉颇又是怎样做的?让我们走进第三个小故事寻找答案。PPT出示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还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54、师:是啊,蔺相如回避廉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不与他针锋相对。从这里我们又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不计较个人得失,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人)(板书:顾全大局)55、说得好。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耳里,他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他怎样做?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PPT出示56、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于是他们和好了(板书)57、师:从这负荆请罪中可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板书58、师:是啊,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PPT出示)59、师: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都有一颗怎样的心?(爱国)板书60、课文学习到这,你们明白了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了吗?什么联系?(第一个故事是起因,第二个故事是发展,第三个故事是结果)61、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PPT出示)。蔺相如和廉颇都有一个可以包容一切的胸怀,他们和好之后,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赵国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所以说,“将相和,平天下”PPT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