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1页
季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2页
季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3页
季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4页
季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c )(3分)a困厄() 琐屑(su) 休憩(q) 妖娆(ro)b撇开(pi) 黯然(n) 倔强(ju) 笙箫(xio)c濡湿(r) 序跋(b) 秾丽(nn) 迤逦(l)d阴晦(hu) 魔爪(zho) 阴霾(mi) 潸然(sh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横糟摧残 举止泰然 排山之势 黯然失色b煞有介事 衰胜无常 谈吐高雅 芳草萋萋c红装素裹 瞬息万变 毫无异意 孤陋寡闻d大名鼎鼎 若无其事 磕磕绊绊 悲欢离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洋洋大观世博园,一览全球万象新。b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各司其职。c林黛玉多愁善感,看到落花流水不禁潸然泪下。d他竟然不知道美国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真是太孤陋寡闻了!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_b_、_c_、_a_的青春回忆。(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3)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a无悔 b充实 c持久5(2015,郴州)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而黄河也只有到壶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a b c d6走进名著。(4分)(1)“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这首诗的作者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2分)(2)请从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分别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_c_,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_e_中有篇文章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a鲁滨孙漂流记 b童年 c格列佛游记d海底两万里 e朝花夕拾7综合性学习。(7分)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1)右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3分)我选_甲_幅,它告诉我们: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或: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2)阅读下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4分)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阅读内容认同率玄幻武侠35.1%时尚娱乐32.5%文学经典15.0%时事先锋17.4%分析右表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中学生热衷于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等类作品的阅读(1分),而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低(1分),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意近即可,2分)要改变这种现状,你的建议是:提示:围绕“提高经典作品阅读的兴趣”来提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二、阅读理解(40分)(一)(2015,营口)(5分)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8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2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后”不得分,计2分)9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3分)“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二)(13分)【甲】山川之关,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似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12【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2分)1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三)(2015,孝感)(15分)优人一等的心朱成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彼时彼境,古人何以能写出如此走心的句子?因为他们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今时今境,优人一等的心,是什么样子?我家门前有一个剧院,常常会有一些“二人转”的演出。那欢快的曲调儿常常在傍晚时分响起,整个上半夜的时光就都跟着颠跟着颤了。那里的门票分三个等级,最低也要三十元一张。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来看“二人转”的人们,剧院里常常是人满为患。邻居张大爷是个“二人转”迷,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儿,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没有闲钱让他去剧院里过瘾。这位爷自有他的高招,傍晚时分背着自家的藤椅,往剧院门口的大喇叭旁一放,美美地躺进去,跷起腿,眯缝着眼,摇着扇子,在暖暖的风里摇头晃脑地听起来,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开成了花,那叫一个美啊!剧院的人精明得很,并没有驱逐他,因为他那无比享受的样子,也算是给剧院做了免费的活广告。两下成全,相安无事,乐得其所。时间长了,张大爷便成了剧院的门前一景。那轻轻摇着的扇子,定是在他的心间扇出了最惬意的风。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剧作家沙叶新曾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少十斤”,不细心的人不明就里,仔细看,原来是他将自己的名字劈成两半。沙叶新自己开玩笑说:“将沙叶新砍去一半,也不过少十斤,可见沙叶新无足轻重,一共才二十斤。”谁不想在世人心里“千斤”“万斤”?他却主动瘦身。胃癌手术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照例幽默不断:“因为癌症,我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这是一颗多么豁达而轻松的灵魂。把自己看得很轻,人才会松快。沙叶新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向来都是不媚时、不曲迎、不阿世。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有人评价沙叶新,说他是“不为权力写作的老戏骨”,他也确实是个秉承文人风骨的人,不做权力的吹鼓手,坚持自我思考、独立书写,绝不出卖灵魂。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妻子喜欢捡垃圾,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回来,她那挺贵重的皮包里便都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我觉得丢人。更让我不能理解和讨厌的是,孩子竟然也学她捡垃圾,楼下谁家丢的衣物也都捡回来。妻子把破烂的缝补了,脏的洗了。导致阳台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像个垃圾场。我觉得妻子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小家子气,短了贵族气质,为此不止一次地和她争吵。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每次卖了旧物都会带孩子去看一个没钱读书的孩子,这是妻子和女儿一起在帮助的孤儿。我无比惭愧,妻子这样是带坏孩子吗?她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一点一点更靠近阳光。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毕淑敏说,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优人一等的心,不是你有多富贵,不是你有多霸气,而是照比那些庸常,多了一份优雅;照比那些喧躁,多了一份从容;照比那些冷漠,多了一份慈悲。(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14本文中,作者认为“优人一等的心”就是优雅的心、从容的心、慈悲的心。(3分)15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张大爷蹭听“二人转”) b沙叶新瘦身取笔名或,沙叶新劈字取笔名或,沙叶新笑谈“无畏(胃)” 妻女捡垃圾助孤儿16结合上下文,按要求答题。(4分)(1)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坚固”本义是牢固结实,这里是指心灵坚守固有的人生态度或价值观不动摇。(要写出本义和语境义,共2分)(2)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赏析句子)运用谐音,一语双关,表现了沙叶新的豁达、幽默。(2分,扣住“一语双关”1分,答出性格1分)17有读者提出“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显得重复啰嗦,建议删去两处。你认为该不该删?请简述理由。(3分)不该删。表达上,在叙事之后对所叙事情予以评论,是叙议结合。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上,反复强调突出主题,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赞赏之情(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8本文开头三段引用的三处诗文,都出自初中教材。请从中任选一处,结合你所了解的作者事例,简要谈谈为什么说这位作者“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3分)答案略(共3分。写对所选诗句的作者1分,写出作者事例并指出其优人一等的心2分)(四)(2015,益阳)(7分)让阅读回归为享受熊建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选自2015年3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9作者号召我们要“给阅读做好加减法”,请概括“加减法”的具体内容。(2分)增加深阅读的比例,(1分)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1分)20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深阅读不受待见,浅阅读更胜一筹的观点。(2分)21文中提到“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多读无用之书”的认识。(3分)“无用之书”是指不过分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能使人受益终身的书。(1分)示例一:青少年正是读书的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