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4、“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第一个用新闻一词的人)5、为什么新兴传媒产生于唐代: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 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唐代产生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唐人孙樵“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6、朝报:是唐代朝廷发布的公告,它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12、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屡禁不止。是进奏官在编发合法官报的同时,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另外抄录,编写非法新闻对外传播,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17、明代邸报的特点:明代邸报的主要内容还有诏书、章 奏之类的宫廷动态,但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的发展。开始采用活字印刷;仍以手抄为主;由于需要抄的邸报数量较多,京城有人专门以抄报为业,称“抄报行”。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邸报稿件,公开出售,人称京报。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1、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入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当时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产生中国的近代报刊。中文报刊: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采用木版雕印,一直出版到1821年。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告贴是最早的广告;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很像察世俗,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22、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1、林则徐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他的译报编辑活动是国人自办报刊的先声。3、王韬提出:一、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二、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四、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王韬的这些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5、林则徐、洪仁玕江、王韬、郑观应,对为什么要办报和如何办报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他们的报刊观点冲破了历史上民不议政的传统的封建观念,表现出要求政治改革、言论出版自由和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近代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国人早期自办的报刊:6、近代国人最早进行办报活动的:林则徐。将重要的信息和言论译成中文,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这种翻译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相当于现在的参考消息。但不公开发行。11、王韬: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 文体,以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极大。16、梁启超: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3月主持时务报笔政,并参与了湘报的筹办和撰稿工作,戊戌政变后逃记亡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又在檀香山创办了新中国报,辛亥革命后回国。又创办了庸言等报刊。梁启超从1895年办万国公报开始,到1922年解放与改造停刊脱离报界,一共27年,在这27年中,他亲自创办或主编的报刊有11种,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新闻”一词诞生于唐代。2、唐代成为新闻诞生的原因?(唐代新闻媒体的发展原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3、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2、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是1807年从伦敦布道会马礼逊。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 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蚀;最早的广告告贴;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7、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1、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玕提出个治国的纲领资政新篇,其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设新闻馆;准卖新闻篇;兴新闻官;只须实写。2、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的论文日报提出“通民隐”、“达民情”的主张。3、林则徐,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办的澳门新闻纸,它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4、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5、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广州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述报。6、循环日报:1874年、香港、王韬创办并任主笔,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2002)11、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27: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丛报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陈少白主编,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湖北军政颁布的中华民国鄂轴临时约法;浙江军政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黄远生(黄远生的新闻活动):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年7月止,共9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11、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毛泽东称赞它:“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向导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答: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共出201期。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5、中国青年:1923年8月,团中央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经常发行1多份,最多时2万份,1927年10月停刊。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最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15、热血日报:(1925.6.4-1927)是中共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专门出版的,是中共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共出刊24号。是一张4张4版的政治性报纸。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主编瞿秋白。(2003)28、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于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这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呼号XOH,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1、“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1928年在南京建立。1932年11月该台的发射功率由500瓦增加为75千瓦,呼号改为XGOA.1932年南京的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均有改革。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933年秋,仅中央根据地就有各种大小报纸34种,出现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萌芽。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红星报、青年实话、斗争报及红色中华社。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办的一个新闻机构,1931年11月成立于江西瑞金。红中社的新闻广播呼号是CSR.1931年11月7日这一天,就被定为“新华通讯社”诞生的纪念日。1937年1月, “红中社”改名 “新华社”后,仍旧使用这一呼号。它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出版报纸是红色中华社的主要任务。15、邹韬奋: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6刊1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56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它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17、范长江: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起,开始向平津报纸投写新闻稿件,1934年底,首次用 “长江”笔名在北平晨报署名发稿,并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这是他从事新闻生涯的起点。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9年加入共产党,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抗日战争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解放周刊、新中华报、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共产党人、边区群众报。2、新中华报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抗战开始时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3、毛泽东为其撰写发刊词的报刊有八路军军政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工人。4、解放日报: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成了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的纪念日。该台创办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2001)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救亡日报后改为建国日报。2、文萃周刊:1945年在上海创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系毕业论文目录案例
- 毕业论文收货
- 15年汽修专业毕业论文
- 露天矿山项目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
- 202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教育与培训护理临床护理实践模拟题(含答案)
- 医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函授临床专业毕业论文
- 养老护理员初级考试题+参考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没新意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钢化玻璃标准
- 天星择日的基本原理
- 球阀自动泄压计算
- 期权从业考试题含答案84分
- 佐罗塔耶夫《儿童组曲NO.1》的演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