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 品味语言赏析技巧读美散文考向定位1相对于小说而言,散文对语言艺术的考查更多、更广,尤其以赏析优美深刻的语句和语言特色最为常见,考查方式主要有:理解或赏析词语、句子,赏析语段和赏析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2散文的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包含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赏析散文技巧主要是指对散文在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行文技巧等技巧的鉴赏与分析,重在技巧的准确判定和效果的具体分析。技法一“六看法”分析词句含意1常见设问方式(1)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一词的含义。(2)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句子。(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六看法分析词句含意【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我们的家园陆梅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疯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疚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浙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楣窗扇梁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崇德堂”“崇厚堂”“敦睦堂”端的是儒家“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对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村落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消逝。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兆页、张志和多少文人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的文脉。“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唯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有删改)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自主答题_解析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看,是说“我”还有故乡,但故乡的房屋已经被夷为平地;从全文的意思看,家不仅指居住的房屋,还指能够让游子有精神归属的地方。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表层义,是物质意义上的家;二是深层义,是精神意义上的家。 答案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存在。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 技法二鉴赏手法、语言特色答题技巧1常见设问方式(1)请简要分析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个角度加以分析。(3)以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4)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作用。(5)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具体分析。(6)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或作用)?2鉴赏手法、语言答题角度【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桐花满地雪小禅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后来喜欢上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那时的玲是我的密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因为我发现,信纸上有皱皱的泪痕。每天上学都要路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热闹。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后来同学聚会,说起那时偷着去看电影,有个男生说:我那时暗恋一个女生,送了票给她,站在梧桐树下等着她,说好了七点见的,她一直没有来,真是叫我立尽了梧桐影。然后他转脸问我:你记得那里有好几棵泡桐吗?我差点泪湿眼眶。后来,我发现我所在的城市里,教育局院里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大到快要占半个院子,就一棵,枝繁叶茂。四月天里,我每天刻意去看它,今天还是花骨朵,明天就开了一朵,过不了几天,满树的花全开了,一朵朵的花在风中摆动着。那么一树桐花,近乎招摇。可惜花期是这样短,没有几天,就纷纷地落了,落了一地,到处是大朵的花,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满地是让人惊艳的。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可是,她一直留着。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玲很快回了短信。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选自雪小禅散文,略有删改)(1)分析表现手法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说它的好处。自主答题_解析要结合段落内容,答出具体的表现手法,再联系作者的情感态度作答。答案手法:运用了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好处:由人到物,便于抒发情感。(2)分析表达方式的运用这篇散文主要采用怎样的叙述顺序?试简要分析其好处。自主答题_解析要分析出具体的写作顺序,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一顺序所具有的实际运用上的好处。答案顺叙。作者主要是按时间先后来进行叙述的,有“起初”“后来”“多年之后”等,中间插入了部分段落或内容,如“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一段的插叙,又如“有个男生说”后面部分内容的插入。好处:总体上叙述文章脉络清晰。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形散”。(3)分析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小城的铜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自主答题_解析要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内容大意,再分析出具体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分析其效果。答案运用比喻(“记忆的河岸”“惨绿的少年”)、拟人(“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夸张(“一挥而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桐花陨落的悲凉,留存记忆的寥落,少年时代的短暂。(4)分析语言艺术特点或风格本文语言自然清新,试举例简析。自主答题_解析先要深入理解散文语言特点“清新自然”的内涵,要针对具体的每一个方面的语言特点进行概括,然后从文本中列举事例加以佐证,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答案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主要表现有:清新是清爽而新鲜,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自然是自然而然,特点是朴素、明快。具体表现是精练、准确,句式上散中见整。例如:“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达意上朴素、大方、自然,“一树”“一下子”通俗易懂;句式上长短句交错,运用自然;表达上新颖,“开遍了天空”“惊艳”出人意料;整个句子读起来让人感觉明快、清爽。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韵。例如:“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铺张了无比的快乐,一个“贼的快乐”的真实表达,毫无“刻意”为之,情感表达上意韵浓厚。语言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例如:“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满地是让人惊艳的。”抒发了桐花因生命短暂,加之外界环境的因素致凋零的伤感之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井鲍尔吉原野井是村庄的珠宝罐。井里不光藏着水,还藏着一片锅盖大的星空和动荡的月亮。井的石壁认识村庄的每一只水桶,桶撞在石头上,像用肩膀撞一个童年的伙伴,叮当,洋铁皮水桶上的坑凹是它们的年轮。那些远方的人,见到炊烟像见到村庄的胡子,而叫作村庄的地方必定有一口井,有的地方还有一条河,井的周围是人住的房子。在黑夜,房子像一群熊在看守井。没人偷井,假如井被偷走了,房子就会塌。井为村庄积攒一汪水,在十尺之下,不算多,也不少。十尺之下的井里总有这么多水,灌溉了爷爷和孙子。人饮水,水进入人体,上下流淌,血少了再上井里挑回来。村里人有一种类似的相貌,这实为井的表情。井用环形石头围拢水。水不多也不少,在清朝就这么多,现在还这么多。村里人喝掉了成千上万吨的水,水不增不减。多少人喝够了井水悄然走了,降生面貌陌生的孩子来喝井里的水。井安然,不喜不忧,在日光下只露出半个脸井只露半个脸,另半个被井帮挡着轻摇缓动。井里没有船,井水怎么会不断摇动?这说明井水是活的,在井里辗转,在月光下睡不着觉,井水有空就动一动。村民每家都有财宝罐,不大,放在隐秘的地方箱子、墙夹层,甚至猪圈里,而全村的财宝罐只有这口井。它是白银的水罐,是传说中越吃越有的神话。水井安了全村人的心。水井看不到朝暾浮于东山梁,早霞烧烂了山顶的灌木却烧不进井里。太阳和井水相遇是在正午时光,它和水相视,互道珍重。入夜,井用水筛子把星斗筛一遍,每天都筛一遍。前半夜筛大星,后半夜筛小星。天亮前筛那些模模糊糊的碎星。井水在锅盖大的地方看全了星座,人马座、白羊座,都没超过一口井的尺寸。井暗喜,月亮每月之圆,是为井口而圆。最圆的月亮只是想盖在井上,金黄的圆饼刚好当井盖,但月亮一直盖不准,天太高了。倘若盖不准,白瞎了这么白嫩的一个月亮。太阳圆、月亮圆、谷粒圆、高粱米圆,大凡自然之物都圆。河床的曲线,鸟飞的弧线,自然的轨迹都圆。人做事不圆,世道用困顿迫使他圆。圆的神秘还在井口,人从这一个圆里汲水,水桶也圆。人做事倾向于方,喜欢转折顿挫,以方为正。大自然无所谓正与不正,只有迂回流畅。自然没有对错、是非、好坏。道法自然如法一口井,大也不大,小也不小,不盈不竭,甘于卑下。大姑娘、小媳妇是井台的风景。大姑娘挑水走,人看不见水桶,只见她腰肢。女人的细腰随小白手摆动,扁担颤颤悠悠。井边是信息集散地,冒着人间烟火,有巧笑倩与美目盼,孩子们围着井奔跑。村里人没有宗教信仰,井几乎成了他们的教堂。但没人在井边忏悔,井也代表不了上帝宽恕人的罪孽。但井里有水,水洁尘去污,与小米相逢化作米汤,井水可煎药除病。井一无所有,只有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说的是井与河流,土是耕地。对树和庄稼来说,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鸟不知井里有什么,但见人一桶一桶舀出水来,以为奇迹。春天,井水漂浮桃花瓣。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情。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从井里看天,天圆而蓝。云彩只有一朵,天阴也只阴一小块,下雨只下一小片。井里好,石头层层叠叠护卫这口井,井是一个城。井是白银的水罐,井水变成人的血。井无水,村庄就无炊烟、无喧哗、无小孩与鸡犬乱窜。庄稼也要仰仗井,井水让庄稼变成粮食。人不离乡,是舍不得这口井。家能搬,井搬不了。井太沉,十驾马车拉不走一口井,井是乡土沉静的风景。(选自读者)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井滋润了村庄的自然万物,哺育了村庄的人们,安了全村人的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洗涤了人们的心灵,所以作者说“井是村庄的珠宝罐”。B井是村庄的标志,有村庄的地方必定有一口井;井是一种乡土情结,人们不愿搬迁是因为舍不得这口井,舍不得乡土沉静的风景。C井蕴含着一种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井诠释着做人的态度,不卑不亢,甘于平凡,从容淡定。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强调了井的重要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人们对井的眷恋之情。解析D项,“表达人们对井的眷恋之情”理解有误,应该是写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答案D2赏析表达技巧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6分)(1)井的石壁认识村庄的每一只水桶,桶撞在石头上,像用肩膀撞一个童年的伙伴,叮当,洋铁皮水桶上的坑凹是它们的年轮。(2)道法自然如法一口井,大也不大,小也不小,不盈不竭,甘于卑下。答:_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井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井与村庄人的密切关系,突出了井的重要作用。(2)运用类比(或“比喻”)手法,小中见大。井的不大不小、不盈不竭、默默无闻、甘于卑下的生存特点其实也就是自然的运转规律,它启示我们,做人要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答“中庸”或“顺其自然”均可)3品味语言特色赏析第段的语言特色,并举例说明。(6分)答:_答案第段的语言形象生动、质朴自然但不乏雅致。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比喻句“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井是一个城”;拟人句“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情”“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等。赋予水井以生命、活力、情感,使文章表达得形象生动。多用短句,明白质朴。如“大姑娘、小媳妇是井台的风景扁担颤颤悠悠”的描写,朴实却细致生动;又如“从井里看天,下雨只下一小片”等。化用诗句,语言雅致。有巧笑倩与美目盼”一句,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语言显得典雅。 专题强化训练(十三)散文阅读之品味语言,赏析技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流浪的名著蒋新中午的文化市场已经退去沸腾和热闹,人头攒动与淘宝捡漏的各色眼神终于渐渐收场。冷风重新凝聚,换挡提速,自由鼓荡,在人们身边进行新一轮穿梭。冷风里的阳光十分柔和,暖暖灿灿的,宛如尼采的纤细之手,移动着抚摸着地上那些还没有撤走的物品,当然还有我的感觉。那些醒目的枣红色,宛如一群被冷落被流放的红鹤,倔强在那个杂乱的地摊上,无奈而又高贵。蹲下。捡起。端看。眼睛一碰触精装书面上的烫金书名,周身像被灌了一瓶六十二度二锅头似的,顿时热乎起来原来是一群诺贝尔文学奖书籍悄无声息地集结在这冬季里! 封面:诺贝尔文学奖全集41。主编:陈映真。获奖年度:1966年。获得者:以色列作家约瑟夫阿格农,德国作家、诗人奈丽沙克丝我呆了,瞬间把自己雕塑在冷风里。书籍之“书龄”已经超越而立之年,开始在不惑之路上行走,可书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蹲在为阳光抚摸、为冷风扫射的地摊边,迅速将散放的枣红色书一本一本收集到跟前,一共十五本。从书的编码看,十五本只是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的一部分,后边有无不敢断定,前面应该还有确凿的四十部因为摆在面前的最小书目号是“41”。“那些书呢?”我抬头问那人,直言不讳。“哪些书?没有了,就这些。”黑瘦矮的摊主似乎有些不耐烦。地上那些落了一层尘土的书已被收集在无序的纸箱里。摊主准备走,把空间让给清冷的风。摊主见我还在翻看,便跺着脚催问买不买。他急着要走,因为冷,因为要吃饭,因为到了散摊的正午时光。于是询价,掏钱,打包,在柔和清冷的阳光的抚摸中,我把那摞枣红色书籍带回了家。用白菜价格买来的那排枣红色,宛如钱塘江涌出的一线潮,整齐醒目地摆在书橱中央。然而,望着捡漏得来的书籍和由它们簇成的风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文化和市场一接轨,就成为买卖文化的市场。书,自然是文化的,可是,除了古籍和稀有版本受到收藏者淘宝者的青睐外,其他都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地摊上。一堆一堆任人翻,任人找,任人看的书,在这里成为真正的落魄者和流浪者,既失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高贵价值,也失去了可以归属的身份证。它们的高贵去哪儿了呢?寻找被遗失被冷落的那些高贵书籍,常成为我周末的主题。在不同城市的文化市场和相同模样的地摊书摊上,我寻找到许多高贵的书籍。六十年代山东师范学院研究老舍、夏衍、郭沫若的书籍,在那些跳跃着细小草根的纸面上,尽管造纸的师傅想用绿色黄色淡青色来掩饰,依然如劳作者的皮肤那样粗糙,凹凸不平的汉字们倔强地排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留着自然灾害年代的苦涩和艰辛。这些不同思想的高贵者,各自在书橱的上上下下站位,摇曳着厚重如山的独有风采。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淘来的书群既有卓然自尊的高贵身份,又有正版合法的身份证和居住证。书中一枚枚不同模样不同规格的印章,还有不同方式的图书编码,都载着岁月痕迹与书一同存在,成为书无法分离的命运共同体。有的书中还有硬硬的或白或黄的借书卡,卡上还有借书人书写的潦草姓名和时间。这一切都成为书的正统履历。好玩和好奇心曾促使我按图索骥,为书籍寻找曾经的家门,结果出奇一致:你寻找的单位不存在。书大概在破产、改组或者拍卖过程中,被迫卖掉,或者让人任意拿走。我见过无数书们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的狼狈和无奈。书的高贵身份瞬间被秤钩子剥夺,从高高的书架沦为不值钱的“废品”,然后到地摊上去流浪。名著,尽管流浪过,也是流浪者中的高贵者。每次抚摸、阅读这些血统正宗、出身名门的流浪书,感觉面对的似乎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书本,而是一位位经过生命体验的长者。当手指划过,眼光走过,书籍也默默收藏起你的体温、感知和眼神,就像收藏每天的阳光那样,把发生的一切悄悄地融注在经过岁月沧桑洗礼的纸面里,成为你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出现的最好朋友与知己。每一部书,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在书摊地摊流浪的书,都会成为一座有秘密有故事的房子,无论横版竖版精装简装简体繁体。书的一个钤印,一个刻本,一个年份,一行字迹,都在文化字面的脊梁上,留下烧不掉、丢不了、碾不碎、化不去的文化记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品味语言特色)“蹲下。捡起。端看。”这三句描写了“我”发现那几本高贵的书时的动作,短促的句式表现了“我”内心的激动。B这几本名著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年且已不成套,对于书贩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难怪他显得那么不耐烦并急于出手。C文中写了书的种种遭遇,比如“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地摊上”“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隐含着作者的痛心。D本文记述了“我”发现散落的名著进而收集名著并寻找这些名著“身份”的经历,表达了对名著经久不衰的价值的崇敬之情。解析“急于出手”错,书贩只是显得不耐烦,因为“他急着要走,因为冷,因为要吃饭,因为到了散摊的正午时光”。答案B2文章开头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已经退去沸腾和热闹”“冷风重新凝聚,换挡提速,自由鼓荡”“冷风里的阳光十分柔和,暖暖灿灿的”,据此可以分析环境特征:热闹过后归于安静,有冷风暖阳。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从环境本身的角度看,这是作者有意为下文名著的出现营造背景,并以市场此时的冷清暗示名著的处境;从人物的角度看,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烘托出发现名著时作者内心的激动,凸显名著的魅力。答案环境特点:热闹退去,凉风清冷,阳光柔和。作用:为名著的出现营造背景,同时暗示名著的凄凉处境。烘托名著出现时作者内心的激动,凸显名著的魅力。3理解词语含义文中写道:“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倔强书格”的理解。(6分)答:_解析文中提到“倔强书格”,“倔强”是指名著对自身品质的坚持,即使材料粗糙,即使沦落到旧市场,成为“废品”被人贩卖,都坚持自身的高贵。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作者发现的“六十年代山东师范学院研究老舍、夏衍、郭沫若的书籍”,虽然纸张粗糙,但仍“摇曳着厚重如山的独有风采”;而那些流浪过的书,正如饱受磨难、经过生命体验的长者,成为读者最好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内涵丰富而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答案不因所处环境的不利而改变自己的高贵。经历的磨难越多,越彰显出更高的价值。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水在滴苏沧桑中午十一点半,徐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底。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声徐师傅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书纸。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它们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元书纸的前世的身体里,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笋的青涩,流动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中渐渐成形。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的寂静扩大了。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傅,用手端起了饭碗。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这双手,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数九寒天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结冰的纸浆水里进进出出,冷到骨头里的冷。冷了,就往电饭煲热水里蘸一下,暖和一下再做。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几百上千次。捞纸得用巧劲,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每一张纸,重量误差不超过几克,要有手法、经验和耐心、细心。一缕阳光在吱呀一声里改变了形状,捞纸房的门被推开了,徐师傅回来了。刚才缠绕回响着的两种水声迅速遁迹,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声音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滤水声、竹架子的咿呀声、一个老男人偶尔的咳嗽声。“摇头晃脑”的下午开始了。“摇头晃脑”是每个上年纪的捞纸师傅的习惯。捞纸就是天工开物记载的“荡料入帘”。徐师傅手持纸帘浸入水浆,纸帘随手腕晃动,使浆液匀开,慢慢向前倾斜,晃出多余的水浆,那层浆膜就是一张纸。随着倾斜、上提、放纸、揭帘这些动作的起承转合,他低头、转头至右边又转到左边,然后点头、抬头,一气呵成。纸帘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头点得很快,像在用劲,又像在对自己说“对,对,对”。午后的捞纸房,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是唯一的声音。他喜欢安静,连收音机都不愿意听。他并不关心纸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灵魂,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纸去往何处,纸上会被写下或画下什么,哪怕是一个沉重的嘱托、一张生死状、一个孩子的梦想,或是一个罪人的忏悔“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关系到他们平淡无奇却无比重要的日常,更关系到心里安与不安。偶尔,他也会想,接替他操起这张竹帘的会是谁。他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inetA期护理查房
- 塔吊安全员考及答案1
- 安全员资格考试模拟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医疗影像存储与管理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骨巨细胞瘤护理查房
- 燃气安全知识考试题要点
- 合同管理模板怎么制作的(3篇)
- 2025年金融科技AI伦理审查与监管框架构建研究报告
- 合作协议书正式格式2025
- 2025年昆明单招考试题及答案
-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
- 教育研究方法完整PPT
- 评论碎片化阅读(编辑综合)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
- GB/T 24983-2010船用环保阻燃地毯
- GB/T 18029.14-2012轮椅车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
- GB/T 14339-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 橡胶沥青路面在江苏公路上的应用研究
- GA/T 1439-2017法庭科学复印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护理实习手册》【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