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doc_第1页
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doc_第2页
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doc_第3页
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doc_第4页
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温2实验与探究能力能力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 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解读启示这是针对基础实验提出的明确要求,学生们要在操作并记住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能够对基础实验中涉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迁移和综合应用。1(2013山东,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答案c解析a项中盐酸解离根尖后必需要经漂洗后才能使用龙胆紫染色剂,因为龙胆紫染色剂为碱性染料,不漂洗会干扰染色;b项中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使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甲基绿结合;c项中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盐酸浓度过高(过酸)会破坏蛋白质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项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活细胞中线粒体的染色剂,盐酸会杀死细胞,故不需要盐酸的处理。 2(2013江苏,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答案b解析色素易被滤纸吸附,故用纱布过滤,a错误;每次重复画色素滤液细线时,需等干燥后再进行,c错误;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因此研磨叶片时需用无水乙醇或丙酮,d错误。3(2013重庆,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co2,不能以是否产生co2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95%乙醇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有利于色素的溶解,d项正确。4(2013江苏,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答案a解析由于高倍镜镜头与玻片的间距很小,故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以避免镜头受损,a正确;视野是否需要调亮的依据是观察结构的清晰与否,而不是细胞的多少和大小,b错误;观察不同层次的结构时,需要调节的物距变化范围很小,因此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d错误。5(2012广东,3)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为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答案d解析甲溶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显色,说明其含有蛋白质;乙溶液遇碘液显色,说明其含有淀粉。综合甲、乙的判断与甲、乙混合液的检测结果可知,甲为淀粉酶,乙为淀粉,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产物中含有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显色。6(2012山东,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答案d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项错误;吡罗红(派洛宁)可使rna染色,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项错误;该实验观察到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已经是死细胞,无法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c项错误;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是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项正确。能力要求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 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读启示这是对验证实验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做了具体的要求,其一是依据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相关知识,分析预期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其二是依据实验的结果分析其原因或得出结论。7(2013重庆,9)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培养基 l天冬酰胺酶 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_。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分组生长状态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缺乏缺乏对照组正常缺乏正常结果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特性;表中应为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答案(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2)免疫(拮抗)酶被分解失活(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解析(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l天冬酰胺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实验组加入了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应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正常细胞,即:培养基 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该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肿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天冬酰胺,体内已有的天冬酰胺会被l天冬酰胺酶分解,而正常细胞中的天冬酰胺尽管会被酶分解,但自身能够继续产生天冬酰胺,故含量正常。(2)外源性l天冬酰胺酶会被免疫系统当作抗原进行处理,多次注射后发生免疫反应,l天冬酰胺酶被免疫系统处理失活,疗效降低;l天冬酰胺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口服的话会被消化系统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从而丧失其功能。(3)作为人体肿瘤康复治疗的药物是既不损伤机体又达到疗效,宗旨就是只专一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负面影响。8(2014浙江,3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答案(1)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思路预测结果结果的原因分析是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否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故刺激与屈腿不会同时发生是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否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测不到电位变化(2)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解析(1)实验预测结果原因分析发生屈腿反应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弧完整,可以发生屈腿反应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从刺激到作出反应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收缩电刺激可以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兴奋,引起收缩不能腓肠肌是效应器,兴奋是沿着反射弧的方向单向传递的,不可逆(2)因为实验材料是捣毁脑的脊髓,若两个实验都没有发生屈腿反应,则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若两个实验都发生了屈腿反应,则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为了进一步验证,应该加上第项损毁脊髓的对照实验。能力要求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 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解读启示该条将探究能力的考查更具体化了,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要求,该条中包含丰富的内容,除了字面直接表达的要求外,还隐含着一些要求,如根据所给材料提出所有研究的课题、设计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运用数学模型等各种方法处理实验的数据等。9(2013浙江,31)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进行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请回答:(1)实验目的是_。(2)预测实验结果(在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3)分析与讨论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_。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_。答案(1)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2)如图所示(3)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此过程需消耗氧甲状腺激素缺乏,小鼠生长发育停滞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解析(1)本题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是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故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2)甲组小鼠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组小鼠的新陈代谢正常,故甲组体温正常;乙组小鼠因切除甲状腺缺乏甲状腺激素,故乙组小鼠体温会逐渐有所下降。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幼年动物的生长发育,故具有甲状腺的甲组小鼠体长有所增加,切除甲状腺的乙组小鼠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体长不再增加。(3)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该过程需消耗氧气,故可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不变的原因是缺乏甲状腺激素,小鼠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本实验还可增加切除甲状腺后给予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也可以是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以便进一步确定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10(2012浙江,32)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答案(1)表达有害性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胚状体(3)4(4)如图解析(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此可以判断,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属于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2)取适量甲种子,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属于诱变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在该过程中,可通过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3)根据甲与丁杂交的结果可判断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因为乙为抗病矮秆,其基因型为a_bb,丙为不抗病高秆,其基因型为aab_,再根据乙与丙杂交的结果,可判断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乙与丙杂交,f1中抗病高秆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它能产生ab、ab、ab、ab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4)根据乙、丙的基因型,写出遗传图解如下:能力要求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解读启示这条是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实验方案、也可是其他方面,评价和修改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试题目标来进行。11(2008江苏,29)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43412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44303全班计数细胞个数880671835计数细胞总数1 000各时期细胞的百分比886.71.83.5(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 h,请根据“资料二”,在右面的饼状图中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取材时间根尖培养温度解离时间长短载玻片厚度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答案(1)将“5 cm”改成“23 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2)见下图(3)解析(1)根据材料与课本实验要求对比可知:剪取根尖应为23 mm;先漂洗,后染色;盖上盖玻片,其上加一片载玻片。同时要注意: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染色时间不要太长,35 min。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气泡。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分散开,细胞在盖玻片下分散呈云雾状。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2)根据表中各种时期细胞的比例,计算出细胞周期的大小,回忆并参照课本上的饼状图,绘出符合要求的图形。(3)实验中的许多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但载玻片厚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只是对观察实验现象产生一点影响。12(2008重庆,30)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潮湿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萌发前营养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